埃爾默·倫納德的十條寫作規則

【白板報按】埃爾默·倫納德(Elmore Leonard)是美國通俗小說家,索爾·貝婁、斯蒂芬·金都很推崇他。他的懸疑小說,大部分改成了電影和電視劇。奧斯卡最佳影片The Sting(騙中騙)的製片人Tony Bill,認為所有指導編劇的書都沒什麼用處,唯獨對Elmore Leonard寫的一本小冊子《埃爾默·倫納德的十條寫作規則》推崇備至,認為這是一本不是寫給劇作家的劇作指南。這本冊子很短,配上插圖再加上一大半留白,還不足90頁,有的一頁只印了兩個單詞。但不得不說,這是我看過的最有趣的寫作風格指導書。下面試譯之,作者舉的例子除了斯坦貝克和海明威之外,都不著名,可以忽略之。

埃爾默·倫納德的十條寫作規則

埃爾默·倫納德十條寫作規則

插圖:Joe Ciardiello

譯者:王佩

有一些規則是在我寫書的路上撿到的,它們幫助我保持隱身,幫助我去展示(show),而不是去講(tell)故事裡發生了什麼。如果你擁有語言和形象方面的才具,而且你的調調讓自己愉悅,隱身不是你所追求的,你可以跳過這些規則。讓人,你可以瀏覽一下。

簡潔版

  1. 永不打開一本關於天氣的書

  2. 避免序言

  3. 寫對話時,永不使用除「說」(said)以外的動詞

  4. 永不使用副詞去修飾「說」(said)

  5. 控制使用驚歎號

  6. 永不使用「突然」(suddenly)或「頓時亂成一團」(all hell broke loose)

  7. 節儉地使用方言俚語

  8. 避免對人物進行詳細描寫

  9. 不要過分描述一地、一事的細節

  10. 讀者傾向於跳過去的部分,試著不要去寫

埃爾默·倫納德的十條寫作規則

詳解版

規則1:永不打開一本關於天氣的書

埃爾默·倫納德的十條寫作規則

如果僅僅為了營造氣氛,而不是描寫人物對天氣的反應,你不需要把天氣寫得那麼長。讀者會跳著翻頁去找人物。也有例外。如果你恰巧是Barry Lopez,在《北極夢》(Arctic Dreams)一書中描寫冰雪辦法比愛基斯摩人還要多,你就盡情報告天氣吧。

規則2:避免序言

埃爾默·倫納德的十條寫作規則

它們很招人煩,尤其是前面還有前言、介紹。

在非虛構作品中,序言很常見。一部小說的序言,就是背景故事,你可以隨心所欲放在任何地方。在約翰·斯坦貝克的《甜蜜星期四》(Sweet Thursday)中,也有序言,但是它在那裡很合適,因為書中的人物表達了跟我的規則一樣的觀點。他說:

「我喜歡書中有好多對話,但我不希望有人告訴我,這個傢伙說話時是什麼樣子。我希望根據他談話的內容自己指出來……根據這傢伙所說,指出他所想。我喜歡一些描述,但不要太多。」

斯坦貝克的人物繼續說:

「有時候,我希望一本書裡能夠放進去一些喋喋不休的話,以變得鬆弛……玩弄一些漂亮的辭藻,或者用語言唱一些歌。但我希望這些能單獨放在一邊,我可以不必須去讀。我不希望喋喋不休跟故事混在一起。」

規則3:寫對話時,永不使用除「說」(said)以外的動詞

埃爾默·倫納德的十條寫作規則

對話的內容屬於人物,動詞是作者橫插一槓子。但是,「說」比「咕噥」、「氣喘吁吁地說」、「小心翼翼地說」、「撒謊道」更少一些唐突。我曾經注意到Mary McCarthy結束一句對話時用了she asseverated(「她鄭重聲明」),我不得不停下閱讀翻詞典。

規則4:永不使用副詞去修飾「說」(said)

埃爾默·倫納德的十條寫作規則

……他嚴肅地告誡。像這樣(或像那樣)使用副詞犯了死罪。作者現在熱切地暴露自己,使用了一個分散和打斷交流節奏的詞。我在一本小說中,通過一個人物之口說,她寫的歷史浪漫小說,充滿了「姦淫和副詞」。

規則5:控制使用驚歎號

埃爾默·倫納德的十條寫作規則

允許你每寫10萬字使用2到3次。如果你有Tom Wolfe使用驚歎號的才能,你可以隨意使用。

規則6:永不使用「突然」(suddenly)或「頓時亂成一團」(all hell broke loose)

埃爾默·倫納德的十條寫作規則

這條規則無需解釋。我注意到,喜歡使用「突然」的作者,在使用驚歎號時也不加節制。

規則7:節儉地使用方言俚語

埃爾默·倫納德的十條寫作規則

一旦你在對話中使用方言的擬音拼寫,你就剎不住。注意Annie Proulx在她的短篇小說集Close Range中是怎樣捕捉懷俄明方言的韻味的。

規則8:避免對人物進行詳細描寫

埃爾默·倫納德的十條寫作規則

斯坦貝克表達過。在海明威的短篇小說《白象一樣的群山》(Hills Like White Elephants)中,「帶著一個姑娘的美國人」長什麼樣子?「她摘下帽子放在桌上」。這是裡面唯一的一句外表描寫。但是,我們能夠通過他們對話的語氣看到並瞭解這對男女,儘管沒有看到一個副詞。

規則9:不要過分描述一地、一事的細節

埃爾默·倫納德的十條寫作規則

除非你有Margaret Atwood之才,或像Jim Harrison能用語言畫出風景。但即使你擅長此道,你不想讓這些描寫使得動作、故事的流動處於靜止狀態。

最後--

規則10:讀者傾向於跳過去的部分,試著不要去寫

埃爾默·倫納德的十條寫作規則

1983年,當我和本月圖書俱樂部的編輯一起午餐時,這條規則跳進我的腦海。想想你讀小說時跳過去的部分:密集的段落充斥著太多的詞語。

作者在做什麼?他在寫呀寫,喋喋不休,也許正在描寫天氣,也許走進了人物的腦袋裡,而讀者要麼已經知道人物在想什麼,要麼根本不在意。我大都,你不會跳過那些對話。

我最重要的規則,將上述十條一言以蔽之:

如果聽上去像寫作,我就重寫。

或者,如果正確的用法被堵在路上,就讓它去。

我不能允許我們從作文課上所學的那些東西,去打斷敘述的聲音與節奏。

我嘗試隱身,而不是用顯而易見的寫作,來分散讀者對於故事的注意力。

(約瑟夫·康拉德說過一句話,大意是,詞語阻擋了你想說的話。)

如果我在寫一個場景,總是用特定人物的視角去寫,這一視角最能把場景帶活。我專注於人物的聲音,告訴你他們是誰,他們對所發生的事物的所見所感。而我是不可見的。

斯坦貝克在《甜蜜星期四》中,在每一章都加了一個提示性的小標題。「上帝愛誰就讓誰瘋狂」這是某一章的標題。「糟糕的星期三」這是另一章。第3章的標題是「喋喋不休之一」,第18章是「喋喋不休之二」,作為對讀者的警告,斯坦貝克似乎在說:

「在這兒,你將看到我用文筆乘著想象力的翅膀起飛,但是這不會擋住故事的路。如果你想,就跳過去。」

《甜蜜星期四》1954年出版,那一樣我也開始出書,我至今忘不了它的序言。

我讀了那些喋喋不休的章節嗎?

一字不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