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情商”的真谛,藏在黄晓明的生活细节里

每逢有人盘点娱乐圈的高情商人士,黄晓明必然会在其中,不过,他的情商到底是怎么个高法,却很少有人能够详细解说。好在,他参加了真人秀节目《中餐厅》,他在节目中的表现,给出了很多有说服力的细节,让人总算明白,黄晓明版的“高情商说明书”包括了哪些内容。

当然,先要科普一下《中餐厅》,这个节目是芒果台做的一个体验式真人秀,节目内容,就是让一群明星,在异地他乡开中餐馆,偶然也会有其他名人亮相。刚刚开播的第一季,是让明星在泰国的小岛上开餐馆,主要人物是赵薇、黄晓明、周冬雨、张亮、靳梦佳,也有名人客串,第四集中,赵薇和黄晓明在北京电影学院的班主任崔新琴出场,第五集,泰国偶像Mike、Boat、Hongyok前来捧场。

“高情商”的真谛,藏在黄晓明的生活细节里

▲五位明星开设的餐馆,就叫“中餐馆”,是小岛上唯一一家中餐馆。

黄晓明都表现了哪些情商细节呢?在《中餐馆》里,能看到的有这些:

待人接物细腻谦和。和人说话的时候,认真注视对方的眼睛,为顾客点菜的时候,身体45度前倾,顾客离去的时候,一直送到大门外,目送对方离去。当地警察上门要求和黄晓明合影,黄晓明让警察站在中间,有来自大陆的游客表示喜欢黄晓明,黄晓明很自然地拉大家合影,并且又一次让别人站在中间。

“高情商”的真谛,藏在黄晓明的生活细节里

▲即便是跟赵薇这样的多年老友,在化妆间这样一个地方说话,他也专注地看着对方。

“高情商”的真谛,藏在黄晓明的生活细节里

▲已经在很多人那里听说,黄晓明送人离开的时候,总会目送对方走出很远。在节目里,他也是一次一次目送顾客离开的。

“高情商”的真谛,藏在黄晓明的生活细节里

▲跟泰国警察合影,他让警察站在中间,他之所以站在旁边,是因为警察是来找他合影的。

“高情商”的真谛,藏在黄晓明的生活细节里

▲游客对赵薇表示倾慕,他主动拉大家合影,让游客占在中间。

对陌生人友善。节目里的黄晓明,对陌生人非常友善,他会主动跟路上遇到的同胞打招呼,有客人到餐馆吃饭,他询问对方的口味,能不能吃辣,超辣还是一般辣,饭后还主动征求反馈意见。外国人来吃饭,他很耐心地教对方用筷子。

“高情商”的真谛,藏在黄晓明的生活细节里

▲问顾客的口味,饭后还反复问他们有什么意见。

“高情商”的真谛,藏在黄晓明的生活细节里

▲教老外顾客用筷子。

对比自己弱的人友善。曾有人说,有些人不是情商低,只是不愿意跟你展示高情商而已,但分人对待的情商,真的是情商吗。黄晓明不是这样,他对资历比自己浅,年纪比自己小的人,同样非常友善。他对周冬雨很温和,靳梦佳割到手,他赶紧找创可贴给她包扎伤口。

礼多人不怪。明星们入住民宿,准备开饭馆,展示各自带来的物品,黄晓明打开箱子,陆续拿出中国结、投影仪、老干妈、扇子、趣味吸管、中式桌布、牙签、中式小屏风,后来,他还神秘地变出一个棉花糖机。

这些小礼品,在后来的经营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只要有新顾客上门,黄晓明会就送出小礼物,还不断跟他们介绍说,这是来自中国的礼物,能带来幸运,希望他们喜欢中国。小礼物价格并不高,却是很好的人际关系粘合剂。

“高情商”的真谛,藏在黄晓明的生活细节里

▲给老外们赠送中国结,告诉他们“这意味着好运”。

积极承担责任和义务。这点非常重要。刚到小岛,还在往目的地走,黄晓明已经在向导游打听急救电话和火警电话,于是,我们通过他知道了急救电话是191,火警是1193,以及专门为游客设立的综合性救助电话1155。

“高情商”的真谛,藏在黄晓明的生活细节里

▲跟当地导游询问急救电话。

餐馆筹备期,他各种节省,连防蚊液也要伙着用,餐馆开起来之后,他到处拉客,看到有人经过就开始介绍餐馆,在节目里,我们看到他每次拉客都成功,实际上,在拍摄时,十次拉客有九次是被拒的。这需要极大的耐心和体力。

“高情商”的真谛,藏在黄晓明的生活细节里

▲一次揽客。

“高情商”的真谛,藏在黄晓明的生活细节里

▲又一次揽客。

“高情商”的真谛,藏在黄晓明的生活细节里

▲又又又一次揽客。

“高情商”的真谛,藏在黄晓明的生活细节里

▲又又又又又一次揽客。

在开业和每天营业结束的时候,他都很自然地担当起会议组织者的角色,开业时发表动员江湖,总结会上总结经验得失。对于我们这种和朋友出去玩,只想缩在角落静一会的人来说,这种自觉当领头羊的人,真是大树一般的存在。

“高情商”的真谛,藏在黄晓明的生活细节里

▲主持总结会,指出经营中的各种问题。

维护友谊。即便是老关系老朋友,也需要维护。黄晓明和赵薇是北京电影学院96级本科班的同学,二十多年的交情,关系非同寻常,但即便这样,黄晓明也并没有完全松懈,还在时时处处注意赵薇的感受。

他每天一大早赞美赵薇好看,帮赵薇搬东西,赵薇脾气比较急,他在讨论事情的时候,就比较注意讲话艺术,总是托着赵薇,成为她和众人的关系缓冲垫。为了让赵薇小小开心一下,还用自己带来的中国礼品换了两条项链作为礼物。

“高情商”的真谛,藏在黄晓明的生活细节里

“高情商”的真谛,藏在黄晓明的生活细节里

▲在海边给赵薇拍照。这两张必须都放上来,实在太逗了。

大方,不计小节。餐馆的菜,标价都很便宜,开业首日,他主张打七折,还特意提醒大家,他答应给一对外国客人打折,他们要来了的话,一定不要忘记。后来的经营过程中,也基本是能抹掉零头就抹掉。

“高情商”的真谛,藏在黄晓明的生活细节里

▲开业筹备会结束,整个小岛上都回荡着他的声音:“明天给大家打折好吗?”

好玩。脸上常带笑容,说话适度夸张,打赌输了,主动做俯卧撑。Mike和他的朋友来餐馆玩,临时搭起演出班子,黄晓明也大大方方唱歌给大家听,各种放电,各种逗乐。

“高情商”的真谛,藏在黄晓明的生活细节里

▲和大家打赌输了,跑到一边去做俯卧撑。

“高情商”的真谛,藏在黄晓明的生活细节里

▲跟Mike合作,唱歌给大家听。这段居然引起争议,说他喜欢表现自己。这种论调其实挺常见的,出去玩,那些喜欢娱乐大家,讲段子,在没有人表演节目的时候主动上台的人,常常会招来这种评价。但大家都干坐着,是不是就舒服了呢?

都觉得这很容易,不都是小事吗,不都是有脚本的吗?不都是演出来的吗?其实没那么容易,真人秀虽然有脚本,其实也就简单设计了下故事线,提示了下场景,具体的对话和动作,还是要参加的人自己来做的。

在镜头前,也没那么容易装,尤其是这种真人秀,长时间的跟拍,不那么紧张的拍摄气氛,很容易让人丧失警惕,放弃伪装,哪怕是久经沙场的明星也不例外,总有被镜头拖垮,过分松弛,卸下面具的时刻。《花儿与少年》里那些人际关系刀兵相见的时刻,就是这么来的。真人秀拍摄者,千辛万苦,为的就是这种时刻。

就像纪录片《纽约灾星》,主人公是个杀人狂,内心非常强大,视他人如草芥,顺利度过一次又一次有罪指控,但在经历纪录片导演漫长的跟拍、采访之后,终于松了劲,在卫生间暴露了自己的想法,瞬间全盘皆输。

“高情商”的真谛,藏在黄晓明的生活细节里

“高情商”的真谛,藏在黄晓明的生活细节里

▲《纽约灾星》里的罗伯特·杜斯特,最后是被拍摄纪录片的剧组给拖垮了,说出了真相。看来,不论干什么,最后比赛的都是体力心力啊!

黄晓明几乎从没有这种裸奔时刻。从公开的部分看,和黄晓明有过交集的,最后都成了他的朋友。北京电影学院96级本科班的同学,公司的老板和同事,在电影和电视剧中有过合作的导演演员,综艺节目里一起做游戏的小伙伴,以及生意伙伴,分明都是竞争关系,却都成了他的朋友。这很难,非常难。

搜索黄晓明的新闻,和他联系在一起的副词和动词里,没有“撕”、“怒斥、怒批、怒揭”、“不屑”这些戏剧性的字眼,当然,一些明星长期和这些词语捆绑在一起,有媒体刻意塑造的成分,也有当事人脾性的原因,在公开场合“怒斥”上两次,至少十年都会被人用这些词语进行修饰。

如果这都是演出来的,那也太不可思议了,如果能旷日持久地演这么久,那也就是真的了。

作家柏邦妮写过黄晓明,她所观察到的细节,和我们在《中餐厅》里观察到的,处处吻合。身为大明星,接受采访时,他和人说话的时候,总是专注地盯着对方,谈话中间,非常注意对方的情绪和细节——例如电话的响动,告别之后,他一直目送对方走到很远。

在谈话中,他也谈到自己更愿意看见别人的长处与优点,因为,“见好”,是一种能力,“我觉得能见好的人,是感性的人,是艺术家。能见坏的人,是理智的人,是企业家。又能见好,又能见坏的人,兼具感性和理性,是领袖,是政治家。”

他热衷于给亲朋好友送礼物,被称为“送礼狂人”,他记着他们的喜好、生日,甚至记得上次送了什么礼物,以便和这次送的礼物有所区别,便于搭配。

后来听说,他的司机过生日,他包出10万块的大红包,因为这位司机在他身边超过十年,在他受伤时不离左右。有员工在北京买房,他帮着付首付。

所有这些,都会被当做他高情商的证据,时常被人提到。但,高情商是什么?答案有许多种,要让人觉得舒服,要能共情,要懂得分寸。

但我想,所谓高情商,核心的一点是,要让别人对自己的情绪有稳定的预期。让人知道,自己有个前后一致的样子,不戏剧化,不情绪跌宕,不会突然翻脸。高情商,其实是一份情绪契约。

道理其实都懂,但懂得那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一生。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脾性。中国社会多年跌宕,激烈竞争持续不断,戏剧化人格是基因般的人格,情绪稳定的人非常稀有。

阿基米德有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生为人,在这世界上,左右不过一个身子,那个支点,无非是半点心,一份情绪契约。

黄晓明跟我们签下的,就是这么一份契约,这是他“高情商”的最大秘诀。

作者微信号:hansongluo85(韩松落见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