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

“春困”吃什么

气候日渐转暖,很多人会感到困倦、疲乏、没精打采、昏昏欲睡,还有人出现失眠、头晕、工作精力不集中等现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春困”。据各地媒体报道,近年来受“春困”所扰的人群正悄悄扩大,而且在“白领”中尤其明显。“春困”其实是亚健康的一种信号,提示身体出现了肺阴虚、肺燥热、湿痰、肝阳上亢、肾阴虚等不良“信号”。

按中医理论,冬天应该养藏,如没做好,没给春天打好基础,万物生发的春季,人的阳气相对不足而导致精神不佳,困意频至。所谓“冬不藏精,春必病温”。然而现在人总是处于生活节奏很紧张状态,不可能按季节调整作息时间表,所以春困症候群越来越明显。

传统医学认为,解决春困的关键是要补充阳气。多吃些健脾的食物,如大枣和山药。南瓜、土豆、白薯、芋头,都是补脾的。少吃羊肉等温性食物,不吃辛辣、煎炸烤食品、狗肉、酒类、火锅等热性食物。韭菜偏温,补阳,阳气虚的人,容易犯困犯懒的,不想动的人,可多吃些韭菜。

春天最合适吃什么?

(1)红枣等养脾甜食:我国古代名医孙思邈说过:“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意思是说,春季宜少吃酸的,多吃甜的。

春季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

(2)蜂蜜:中医认为,蜂蜜味甘,入脾胃二经,能补中益气、润肠通便。

春季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

(3)春芽:春日食春芽。孔子说“不时,不食”,意思是,不是这个季节的(东西)就不吃。

(4)韭菜:春天气候冷暖不一,需要保养阳气。而韭菜最宜人体阳气。

春季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

(5)春笋:被誉为“素食第一品”的春笋作为美味佳肴,自古以来备受人们喜爱。文人墨客和美食家对它赞叹不已,有“尝鲜无不道春笋”之说。

春季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

(6)樱桃:素有“春果第一枝”的美誉,目前在我国各地都有栽培。樱桃果实肉厚,味美多汁,色泽鲜艳,营养丰富,其铁的含量尤为突出,超过柑橘、梨和苹果20倍以上,居水果首位。

春季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

(7)菠菜:菠菜是一年四季都有的蔬菜,但以春季为佳“春菠”根红叶绿,鲜嫩异常,最为可口。春季上市的菠菜,对解毒、防春燥颇有益处。

春季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

(8)葱、姜、蒜:不仅是调味佳品,还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可增进食欲、助春阳,还具有杀菌防病的功效。春季是葱和蒜在一年中营养最丰富,也是最嫩、最香、最好吃的时候,此时食之可预防春季最常见的呼吸道感染。北方人春天爱吃的小葱炒鸡蛋或小葱蘸酱,都是很有营养和顺应节气的最佳吃法。

春季如何养肝?

1、保持开朗多微笑

尽量保持精神愉快,尤其要避免怒气。科学研究发现,快乐可以增加肝血流量,活化肝细胞。而怒气不仅伤肝,也是古代养生家最忌讳的一种情绪:“怒气一发,则气逆而不顺。”动不动就想发脾气的人,在中医里被归类为“肝火上升”,意指肝管辖范围的自律神经出了问题,一般会用龙胆泻肝汤来平熄肝火。

通过发泄和转移,也可使怒气消除,保持精神愉快。新的科学研究显示,如果经常回味一些好玩的、有趣的事,也会增加脑内啡呔的分泌,使你身心愉悦。

2、适当注意饮食

春天肝气旺盛,相对影响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因此饮食上仍以清淡为主。绿色蔬菜是最好的春季食物。蔬菜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恰巧可以补充冬季的摄取不足。譬如,春天产的菠菜嫩极味美,亦有养血功效,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春天不需要特别进补,因为气温上升,温补药反而会加重身体内热。体质较差的人,一般可选用莲子、芡实、薏仁、花生、核桃、燕窝、猪肝等平性食物。具多糖类成分的银耳也有防发炎功效,亦可促进肝脏蛋白质合成。通常气喘过敏是中医所说的“气虚”现象导致,可用黄芪、人参(白参)、茯苓炖鸡汤饮用,容易上火的人可以改用参须或西洋参。

3、注意保暖

尽管天气回暖,保暖还是很重要。春天因气候变化大,加上阳光普照,常让人忽略初春的善变与寒冷。因此衣着最好慢慢减少,不要一下子换上夏季的短袖短裤,寒邪伤肺,容易导致鼻塞、咳嗽、感冒等,尤其中老年人不要急于减穿衣服。

4、适度锻炼

冬季人体新陈代谢变慢,阳气下降,春暖花开之时,正好可以重新补充身体的阳气。起早运动,舒筋活络也是养护肝脏的方法之一。

练习气功,则可以缓和神经肌肉,平衡自律神经系统。试试看最简单的呼吸调节法:静静坐下或站定,全神关注在呼吸调节中,慢慢地,一点一点用鼻子吸气、吐气,并重复数次。简单的深呼吸可以排除体内积热,让身体重新获得能量。

5、体验春季新感受

旅游是一个方法,找三五好友郊游踏青,让歇息已久的精神感官,在自然环境中重新复苏。在美国乡村,习惯在春天采集新鲜的柠檬,泡成一大壶蜂蜜柠檬汁,作为净化身体的饮品。柠檬中的类黄酮可以帮助身体减缓过敏反应,防止病毒入侵。也可以买一把甜香的水仙花、风信子回家,将春天的信息带入室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