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考生成功率遠遠大於應屆?附考研二戰的一些建議

除了應屆生選擇考研的越來越多外,據數據統計,每年二戰考研的人數也在大幅度增加。而根據二戰考生和應屆生的考研成功率來看,明顯有較大差距,據不完全統計,二戰成功率高達70%,而應屆生卻只有20%。

二戰考生成功率遠遠大於應屆?附考研二戰的一些建議

那麼,為什麼二戰考研成功率遠遠大於應屆生呢?下面小編從幾個方面來分析原因:

01,有的放矢,輕車熟路

有的放矢:二戰相較於一戰的小夥伴,更容易找到自己的目標,不會再擇校上面浪費太多的寶貴時間。(每年都有大量的應屆生,到考研報名才確定自己的考研目標)

輕車熟路:二戰的小夥伴有了一年的考研經驗,更瞭解整個考研流程。在複習過程中得心應手,他們更懂得哪些是重點,更瞭解考試題型,更熟悉考試流程,他們已經可以熟能生巧。

02,日積月累,量變到質變

二戰的小夥伴,相對應屆生準備的時間更長。雖然學習效率也許不如一些學霸,但知識的積累也遠比大多數應屆生豐富,知識的各方面儲備也遠比應屆生廣泛,量變總能引起質變。正如我喜歡的那句話,人生的每一步路都算數,總有一天,她會盛開如繁花驚豔你的生命。

03,有失敗的經驗,針對性複習

很多考研的小夥伴,失敗後往往會總結自己的失敗原因。從考研失敗中走出來後,可以根據一年的複習對於一些自己的薄弱點進行針對性的練習。而應屆的小夥伴,由於沒有相關的經驗,往往找不到自己的薄弱所在,容易犯一些複習錯誤。

04,因為沒有退路,所以更堅定!

應屆的小夥伴,可以任性,可以抱著打醬油的心態。“考不上可以工作,可以二戰嘛”。有這種想法的應屆小夥伴我想應該不在少數!而二戰的小夥伴,則就沒這麼幸運了,考上往往成了很多二戰小夥伴心理上的唯一出路。很多二戰的小夥伴即使考不上目標院校也會選擇進行調劑。

以下為學長對於二戰的一些看法和建議。

首先,我覺著必須擺正自己的心態,端正自己的態度。

第一,不要覺得是二戰就感覺心理壓力很大,不要成天想著自己要是再考不上怎麼辦,與其成天想這些有的沒的,還不如踏踏實實複習。說真的,二戰其實跟初戰一樣,絲毫沒有差別,何況我們還是老鳥,具有無可比擬的經驗優勢。但是不排除存在

心裡脆弱的同學,感覺壓力很大,沒有心思複習,這時候就要及時調整心態。我也見過好幾個同學在中途心態崩潰,最後幾個月直接放棄的。

第二,找出初戰失利的原因。

是學習方法不好,還是不夠勤奮?是西綜拖後腿了,還是英語不過關?這些都要好好分析一下,不然照著之前那樣再走一年,最後不過就是再白花一年時間。

第三,既然選擇二戰,就要心無旁騖,持之以恆。

不要想著要不要一邊工作一邊考研,千萬別這麼做,沒那麼多時間和精力。也不要三天打漁兩天曬網,不要給自己找諸多不學習的藉口,偶爾的勞逸結合無可厚非,但不能一直放鬆。

複習的時間過得還是挺快的,一天接一天,一月接一月,一晃就沒了。我有個同學,我每天看他都上圖書館,每天他都堅持扇貝打卡(打了快一年半了)。我當時覺得他今年怎麼著都能考上吧,但是結果卻令人大跌眼鏡。

後來問他舍友,才知道他每天晚上很晚睡覺,早上一起來就開始玩遊戲,這種狀態到圖書館了還能有效率地學習嗎?所以最緊要還是要收心,三點一線的生活固然枯燥乏味,但也不過半年多時間,熬一熬就過去了。

第四、其次,個人不建議回家備考。

家裡很多東西要分心,不能專注,而且有一個考研的氛圍非常重要,你想象一下,當你去圖書館複習的時候,座無虛席,同學們都在埋頭苦學,你心中的學習熱情有沒有被點燃?你的疲倦睏乏是不是被一掃而光?你想偷懶的心理是不是消失得無影無蹤?

不過如果家裡人監督很嚴格的話回去備考也沒什麼問題。我有個朋友回家備考,他父親對他要求非常嚴格,每天都會檢查他的功課,也不允許他出去玩。在這種高壓環境下複習,保證每天 12 個小時學習時間還是很容易的。複習還是要有一定壓力的,有壓力就會有動力,我一直都是這麼認為的。最後我那個朋友考了 404,感覺他父親的嚴格監督還是非常有效的。

並且我覺得跟同學們交流複習心的和經驗,也是很有必要的,閉門造車總是有些欠妥。所以我覺得考研最好找一個研友,不管學習怎麼樣,最主要是要認真!跟一個非常認真的研友一起復習,不知不覺自己也會非常認真,人與人之間的影響還是非常巨大的,兩個人可以互相監督,也可以一起探討問題!

我在考研的時候找了一個研友一起復習,她一直都是學霸,複習進度總是領先我一大截,而且基礎也比我紮實得多,因此我遇見不懂的地方就會請教她,而且有一段時間我很鬆懈也很茫然,她就一直監督鼓勵我,使我最後能夠重新振作起來。

然後,再來談談住的問題。

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也必須要解決好。可以的話最好選擇住在學校裡面,在宿舍樓貼個小廣告,或者問問師兄師姐有沒有空床鋪,不過只針對小宿舍。假設一個房間住 8 個人或者 12 個人,還不如去外面租房,人多容易分心。去外面租房的話,儘量找周邊的,畢竟每天都要去圖書館和自習室看書,租太遠還是有些不方便的。如果經濟許可的話,一個人住倒是非常好的,什麼都可以按照自己的生活規律來。但是如果要合租的話,最好兩個或三個,而且最好保證每個人都要有個房間。

每個人作息不一樣,不要因為關係好覺得擠擠在一個房間就可以了。我告訴你們,千萬不要這麼做!有些人心態欠佳,而且是二戰,越到後面心情起伏越大,你總不想因為一些小事把朋友關係搞僵吧?

拿我自己舉例吧,我考研的時候是跟兩個關係極不錯的朋友住一起的,一共有兩間房,A 一間,B 和我一間。起初覺得沒什麼,畢竟剛開始還是挺輕鬆的,後來到了 11 月份,開始衝刺的時候,問題就來了。

我自己是比較正常的作息,B 喜歡在晚上看書或者玩電腦,我自己睡眠質量不好,有些神經過敏,但凡有點亮光或者聲音我就睡不著。所以那時候我覺著很受干擾,好長一段時間我的作息都亂了,晚上躺床上睡不著,早上去圖書館特別犯困,學習效率極低。

後來我就直接跟 B 說了我的困擾,所幸他也很體諒我,也儘量調整了自己的作息時間。但是說實話,還是挺受影響的,感覺總不能按照自己的步調來走。所以我非常強調住的問題,真的非常重要,我希望大家好好打算一下自己的住宿問題!

最後,來簡單談一下學習方法、學習計劃。

我一直認為每個人都要有自己的學習方法,盲目地模仿別人是非常不可取的,每個人情況都不一樣,跟著自己的步調走是最好的。但是如果學習方法有問題,那就要儘早改變方法,就像前面說的一樣,假設一戰失利的原因是方法有問題,那二戰就得另闢蹊徑,要懂得變通,不要一條道走到底。

然後呢,制定一個學習計劃是很有必要的,長期的和每日的,但是要量力而行,比如說你每天只能看 40 頁書,你計劃每天看 100 頁,長此以往,你就會有深深的挫敗感,學習積極性就會大大降低。規定每個階段要做的事情,規定每天分配在各個功課的時間,規定每天要做的功課,要看的章節,這樣複習就會有目的性,不會亂套,而且有了目標自然也會有動力。不過也不要盲目照著之前所制定的計劃走,因為有時候計劃趕不上變化,要隨時調整。

拿我自己舉例,我那時候安排西綜的計劃是這樣的:

7~10 月份,第一輪複習,看一遍書和一遍賀男神的講義,因為如果光看書的話,我抓不住重點;

11~12 月份,第二輪複習,再看一遍書和賀男神的講義;

12~1 月份,第三輪複習,再看一遍賀男神的講義,並且做歷年真題。

但是後來複習到 10 月份的時候,發現時間不夠。只看了生理病理內科外科,生化來不及看,而且內科有些系統課本都來不及看,只看了一遍講義,並且記住的也沒有多少,之後再二輪複習的時候我就把重點轉移到講義上。因為如果我還這麼看書的話,時間遠遠不夠,有可能二輪複習結束的時候也就差不多要考研了,而且我覺得重複記憶很重要。所以接下來三個月我就以講義為重點,課本為補充。講義作為應試教輔資料來說,我覺得還是不錯的。不過如果有時間或者基礎不錯的話,我覺得看課本是很有必要的。

經歷這一年,真心感覺讀書不易,不管是初試還是複試,總會有些不順心的地方。一起二戰的同學們經常開玩笑說,不要求分數多高,能有書讀就已經很不錯了。

所以我衷心希望已經決心二戰的同學們能夠抓緊時間學習,心無旁騖地學習;能夠順順利利地考個好成績,考上研究生。

曾國藩有句話,叫做一勤天下無難事,我一直都以此作為自己的座右銘,也想把這句話送給各位「二戰」的同學們,希望自己的這番經驗或多或少能給大家一些幫助。

文章來源中國教育網,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大連文都醬會實時為小夥伴兒們關注考研資訊、報考指南、考研政治複習資料、考研數學複習資料、考研英語複習資料等信息,並且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大家身邊,和大家一起征戰2019考研。關注文都考研公眾號【dalianwendu2013】,瞭解更多考研相關內容。2019考研路上,你有文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