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的红利期过去了

买房的红利期过去了

文/柒小姐

今天偷个懒,发一篇好友二小姐的文章。

她最近分析了楼市,很受用,我来分享给你们。

先整体说一下,楼市短期里看政策,目前调控还是拧紧水龙头。

广义货币增速下降到8%附近,说明货币是偏紧缩的,也是为了防止钱流入楼市,从货币源头开始收缩。

前两天,新一届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成立并召开会议。

买房的红利期过去了

会议主旨——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整个周期是三年,或者更久。

这么来看,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去杠杆的决心、防风险的力度不会变。

讲真,我们的楼市,一直不是市场化的,不是供需决定价格,房价的短期走势还是看政策。

目前政策加持下,一线城市不涨,二线城市限价,三四线去库存的也走了大半。

一线城市房价基本横盘甚至下跌,自从上一波调控后,北京有些楼盘,房价已跌了将近20%。

这还没完,六月末监管再次出手整顿房地产乱象。

剩下的大部分城市,还在继续严调控。

西安、海南、长沙等都在限购。

棚改审批全面收缩,住建部对十二城的约谈。

虽然国开行后面连忙说是谣言,但所谓今天是谣言,明天可能又会实锤,这种事出现不止一两次了。

总之,目前外部是人民币和美元较量,内部是主动去杠杆防风险,调控跟上了节奏,炒房的门槛也升高。

炒房要么被拒之门外,要么买了也被“关门打狗”,捂在手里不能套现。

目前开发商也在转型,我隐隐感觉倒楼市已经进入了慢周期。

单边上涨的时代过去了。

对于我们来说,投资的红利期已过。

上周五,万科召开股东大会,董事会主席郁亮说:

十年后万科还是房地产公司的话,那真的很惨。我现在在琢磨,我们各地的公司把“地产”这几个字都拿掉。

万科未来是美好生活的服务商,未来想到万科,想到的应该是美好生活,不是几栋房子。

这么看来,万科是要“抛弃房地产”。

其实不只是万科,还有碧桂园、绿城地产、恒大、融创等。

碧桂园甚至放弃了三四线的阵地,叫停了“全覆盖”战略——三四五线城市所有的县城、甚至镇区的项目。

绿城也要求员工加快销售,采取“早销,多销、快销”策略,尽量加速出货。

原本2019年供货的房源,提到了今年开盘销售。

其他开发商也在压缩工期,想尽量把房卖出去。

另外,前不久的许家印,砸67.46亿港元入股贾跃亭的新能源汽车。

从这些开发商回笼资金,高调或低调转型,暗示了一件事情:卖房这个生意走下坡路了。

赚钱和大环境有关,更多看的是周期。

不管是货币层面,城市化进程,还是供需上,楼市慢周期已来。

前几天北京通州区的一售楼中心,十几个业主身穿印"退房"的T恤,集体围堵售楼处要求退房。

退房的理由是这个——买的房子跌价了。

假如换成是你,4万多的房子买到手,价格却腰斩到2.2万,恐怕也是慌的一比了。

房价如果涨了,刚需会愤怒。但如果跌了,恐怕更多人会骂街。

最近股市跌成狗,股民是不是也可以要求退股?

这种闹剧也侧面说明了,炒房的红利期已经结束了。

投资要顺应周期,不管是房价永远涨,还是房价崩盘的论调,目前来看都有点扯。

很多人也发现,房价短期内已经很难反弹了。

不管资产如何波动,我们要做的还是眼光长远,学会顺势而为,才能赚到长期收益。

比如上一波买入了腾讯股票的人,前十年买入北上深房子的人。

其实这种投资意识,和眼下钱多钱少无关。

我们自己的人生,也是一场投资。

选择进入什么行业,做什么样的工作,获取什么样的回报,这些都算。

选择交什么样的朋友,结识什么样的伴侣,也是投资。

投资和生活不止是眼前,还取决你的投入,你的姿态和开始的每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