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日報》再次大篇幅刊發臨夏市「以德扶貧」新聞報導

7月6日,《甘肅日報》刊發大篇幅文章《以德扶貧 激發脫貧內生動力——臨夏市推進精神扶貧工作側記》,記者深入臨夏市基層,以小切口報道了臨夏市加強思想幫教,實施“以德扶貧”,拔掉百姓失德致貧窮根的具體舉措,在我市幹部群眾中引發了強烈反響。

《甘肅日報》再次大篇幅刊發臨夏市“以德扶貧”新聞報道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脫貧攻堅擺到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打響了一場脫貧攻堅戰,迎來了歷史性的跨越和鉅變。臨夏市是2011年被列為六盤山國家連片特困地區貧困縣,面對2.51萬人口脫貧這一新的課題,臨夏市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紮根基層,腳踏實地,真抓實幹,凝聚全市5000多名黨員幹部力量和全社會各方面的智慧,打響了歷時4年多的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攻堅戰。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窮志不能短,扶貧先要扶志。 “扶貧先扶精氣神”,把貧困群眾心焐熱、腦更新、勁鼓起,才能讓自身努力與外界助力同頻共振,提升脫貧的內生動力。

針對在扶貧過程中發現的個別貧困群眾僅僅依靠政府“輸血”,自生髮展動力不足而致貧返貧的現象,臨夏市提出並推動了“以德扶貧”理念,物質扶貧與精神扶貧雙管齊下,因戶施策、因人施法,引導貧困戶轉變“等靠要”思想觀念,通過自身勞動增加收入,主動承擔家庭和社會責任,實現立德脫貧,扶起了群眾的志和智,也拔出了失德致貧的窮根。4年來臨夏市累計減貧2.37萬人,貧困面降至1.64%,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較2013年增長1.5倍,農民生活變得更幸福。

臨夏市以德扶貧的舉措也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來自中央、省、州的各級媒體記者,在臨夏市實地踩點、採風採訪,用一篇篇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作品宣傳了臨夏市精神扶貧工作取得的豐碩成果,成為助力全市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強大精神力量。

再來一起閱讀這篇報道

【一線】以德扶貧 激發脫貧內生動力——臨夏市推進精神扶貧工作側記

近幾年,隨著脫貧攻堅工作的深入推進,大部分貧困人口穩步增收,摘掉貧困帽子,日子越過越紅火。但在個別農村,部分貧困家庭存在嚴重“等、靠、要”思想的現象。

相對於物質上的貧窮來說,這些貧困戶身上的“精神貧窮”更難治癒;相對於“看得見摸得著”的物質扶貧來說,道德和志氣成了精準扶貧工作中最難幫扶的“角落”。

臨夏市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中,針對當地部分貧困戶思想落後、不思進取、好吃懶做等現象,堅持物質與精神雙管齊下,創造性實施“以德扶貧”新路徑,因戶施策、因人施策,通過扶德、扶志、扶智激發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趟出一條精準扶貧新路子。

扶貧“扶德”

樹立貧困群眾脫貧致富信心

臨夏市折橋鎮後古村村民趙蘭芳是一位年逾八旬的“空巢老人”。說“空巢”並不是老人膝下無後,而是子女都不管。一個兒子就在村裡住,三個女兒雖說嫁到了外地,但離臨夏也不遠。子女們生活都過得去,老太太卻成了村裡最難脫貧的一個人。

眼看著村裡一個個貧困戶通過各項扶貧措施陸續“摘帽”了,負責幫扶村民趙蘭芳的市司法局幹部馬瓊霞心裡比誰都著急。

馬瓊霞剛上門的時候,老太太一口咬定沒有子女。隨著與這位親切的女幹部逐漸熟悉,老人才開始傾訴——三個女兒已經很久沒回家看老人了,兒子只顧自己的小日子,對她不聞不問。

“看起來家庭不和睦到了無法調解的地步,可聽來聽去,矛盾起因無非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情。”馬瓊霞說。

搞清楚老人的“心結”後,馬瓊霞和同事一邊照顧老人的生活起居,一邊對兒子進行法治教育,甚至專門打電話把老人的三個女兒從外地叫到村委會,進行說服教育。

看到幫扶幹部一年多時間比他們還關心自己的母親,陳志榮和三個女兒終於認識到了錯誤。光是勸說還不夠,幫扶幹部甚至把贍養老人的各項法律規定都“搬了出來”。這一來,兒子終於願意主動擔負老人每月的生活費,三個女兒也商量好輪流回孃家照顧母親,這個一年前還七零八落的家庭,現在終於回到了該有的模樣。

針對子女不孝、不尚勤儉、好吃懶做、不遵守鄉規民約等原因致貧返貧的貧困戶,臨夏市採取樹德立德與精準扶持相結合的辦法,把道德建設和法制教育融入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全過程。除了積極調處農村易發多發的鄰里不和、村組矛盾等各類矛盾糾紛外,對於農村常見的賭博、酗酒等惡習,幫扶幹部還會依法採取更嚴厲的措施。

市裡還舉辦“以德扶貧”文藝演出,評選“最美家庭”“好兒媳”,建立道德“紅”“黑”榜機制等活動,讓身邊人講身邊事,讓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引導貧困群眾轉變“等、靠、要”的思想,淨化了農村風氣,形成“以德扶貧”正能量。

扶貧“扶志”

堅定貧困群眾脫貧致富決心

在脫貧攻堅進程中,有一部分貧困群眾因為生活突遇變故,喪失了脫貧致富的決心。

對此,臨夏市注重做透做深貧困戶的思想工作,激發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動力,幫助群眾立下“脫貧志”。他們建立由鎮村幹部、駐村工作隊和社會賢達結成“一對一”和“多對一”的幫扶機制,瞄準靶向、對症下藥、上門勸導、曉之以理,讓原本沒有生活信心的貧困戶重新點燃了生活的希望。

7年前,臨夏市枹罕鎮馬彥莊村村民馬春花的丈夫去世了。獨自一人拉扯著幼女的她,原本想指望剛成年的兒子撐起這個家。沒想到,兒子也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十天半個月見不著面。說是在打工,可一年到頭也沒能給家裡拿來一分錢。

“你已經大了,該挑起家裡的重擔了。有啥困難,我們大家一起幫你。”在鎮、村黨組織負責人、駐村工作隊員等多次入戶談心勸導下,她的兒子如今學會了駕駛技術。幫扶幹部還給馬春花聯繫解決了5萬元扶貧貸款,幫她開起了便民超市,一家人的日子大變樣了。

在當好貧困群眾“引路人”的同時,臨夏市各級幫扶幹部和貧困群眾還建立“親情”聯繫制度。在枹罕鎮,鎮村幹部、社會有識之士與孤兒家庭、單親家庭互留電話、互通信息,及時瞭解掌握貧困戶生產生活,幫助他們解決困難。目前已聯繫單親兒童和孤兒77名,捐助資金達5萬餘元。

在幫扶過程中,臨夏市各幫扶幹部還從群眾子女上學、看病就醫、春耕備耕等細微處入手,傾聽群眾訴求,回應群眾關切,用本村發家致富的養殖大戶、致富能人、回鄉創業鮮活事例引導群眾打開心結,鼓勵他們堅定勞動就能致富的信心。

扶貧“扶智”

築牢貧困群眾脫貧致富恆心

貧困戶改了惡習,有了志氣,錢就會自己跑來嗎?

在臨夏市的一些農村,由於地處城鄉接合部,人多地少,並不具備發展產業的條件。於是,幫想脫貧的群眾掌握一門謀生的手藝就顯得格外重要。

臨夏市針對農村人口務工實際,開設月嫂、保安、家政、電工電焊、牛肉拉麵等短期技能培訓班,開展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讓外出務工的農民實現由苦力型向技能型的轉變。

南龍鎮張王家村村民王來玉曾經一直被村裡人笑稱為“懶漢”。大家怎麼都不會想到,現在這個年輕人不但找到了工作,蓋起了房子,還娶到了外村的媳婦。

“沒技術,到哪都是下苦力,累不說,還賺不到錢。”王來玉說,前些年,自己與年近70歲的父母一起守著家裡的3畝玉米,寧肯閒得曬太陽,也不想走出去闖一闖。幾年下來,家裡破落不堪,自己也成了村裡家喻戶曉的“窮光棍兒”。

後來,村裡組織群眾參加市裡的職業技能培訓,聽說學習半個月不但免學費,每天還能領100元錢,就湊熱鬧報了名。

培訓班上,不願乾重活的王來玉選了看起來最輕鬆的電焊工。拿到資格證書後,他試著去建在村裡的汽車報廢廠應聘,沒想到一下子就被錄用了。王來玉每天在廠裡打工能賺80元錢,每年8個多月的工期,有2萬多元的收入。

有了工作,人也勤快了,思想也變了,王來玉不僅貸了扶貧貸款在自家地裡種起了樹苗,還想著解決自己的“終身大事”了。在親戚的介紹下,外村的一位姑娘相中了他,終於在去年嫁進王家。

如今,他家的堂屋裡家電齊全,傢俱擦得亮閃閃,媳婦在家照顧老人,王來玉出去打工更安心了。今年,小兩口盤算著攢點錢還完賬,再把院子拾掇一下。

不僅是王來玉,張王家村裡剩下的6戶思想落後、沒致富能力的貧困戶,已經有5戶通過參加職業技能培訓脫了貧。

臨夏市通過實踐證明,在脫貧致富全民奔小康的路上,扶貧和扶德同樣重要。正如當地黨委負責人所言,扶貧扶德正是讓脫貧攻堅成果保持下去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