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60後的「世界盃」!他純手工做蹴鞠 14年賣40多萬個


世界盃激戰正酣,不少年輕人熬夜看球為之瘋狂。而在山東淄博,作為 60後的於劍也對足球愛不釋手。不同的是,他痴迷於中國古代足球蹴鞠。十多年來,於劍堅持純手工製作蹴鞠。為了學習經營,他38歲那年還跟著年輕人一起考研。如今,他們做的蹴鞠賣到了全國乃至海外。

“蹴”就是用腳踢;“鞠”是皮質的球;蹴鞠即用腳踢球。2004年,國際足聯宣佈:世界足球起源於淄博臨淄。從此,淄博臨淄便以足球起源地的身份走向世界。受家庭影響,1968年出生在臨淄的於劍從小對蹴鞠充滿了興趣。04年之後,他組建了團隊,開始了與蹴鞠的不解之緣。

熟知專利和商標重要性的於劍,早在十幾年前便註冊了商標。在製作上,從裁片到縫製再到塞棉、結圓,蹴鞠的製作生產工藝既簡單也複雜。“線的拉扯回合需要力氣,縫製更需要技巧。對蹴鞠的重量、圓度等都有明確標準,蹴鞠是個力氣活、細緻活、精品活,”於劍介紹說。


生產製作蹴鞠的既有年輕愛好者,也有當地農村的中老年人。“老年人還可以拿回家縫製,每天每人能生產兩個左右。既能學到技能,也能拿到一定的報酬”。總經理於劍在繁忙工作之餘也會走進車間,與工人們一起製作。

創業兩年後,於劍發現自己對市場營銷、經營管理等並不甚瞭解。這也曾讓他苦惱,如何“帶球突破”開拓市場成了他當時一直思考的問題。2006年,38歲的他開始準備考研,直到2008年順利考入山東大學,主攻工商管理專業,3年全部脫產學習。“我覺得凡事不能糊弄,做企業如此,做人更應如此。”

三年前,於劍在淘寶上開了一家店“蹴鞠王”,線下手工製作,線上線下同時銷售。布光、調試設備……對攝影技術駕輕就熟的於劍在公司還搭建了一間攝影棚,自己動手拍攝蹴鞠並更新到網店。


如今,於劍團隊的手工蹴鞠每年能銷售3萬個左右。除此之外,他們一直與當地足球博物館保持著密切合作。“準備要在公司打造科研中心,雙方還將一起生產世界上最好的足球。”於劍說道。

天道酬勤,公司生產的蹴鞠榮獲山東省標誌性旅遊產品、山東旅遊設計大賽金獎等。於劍說,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一方面加強對蹴鞠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另一方面,結合現代元素,研究出更多的蹴鞠獨特玩法,讓更多人感受蹴鞠文化和運動之美,在世界舞臺上繼續綻放異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