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師大社新書書訊|2018年6月

廣西師大出版社

2018年6月新書書訊

广西师大社新书书讯|2018年6月

《黃河十四走》

楊先讓 楊陽 著

民間藝術是一個龐大的造型世界,實實在在與廣大平民共存了數千年,並自始至終沿著自己的規律去進行創造,發展成一深厚而豐富的藝術體系。正是這些典籍不載、正史不論的民間藝術,在很大範圍內支撐著一個民族的元氣和凝聚力。

自1986年至1989年,楊先讓作為中央美術學院民間美術系的組建者之一,率領考察隊14次深入黃河流域,考察當地的民間藝術種類、藝術風格、民間藝人、節慶習俗等,足跡遍及青海、甘肅、寧夏、陝西、山西、河南、河北、山東8省(區)。在走訪中,考察隊積累了近千張圖片資料,並整理出二十多萬字的文本,彙集成《黃河十四走》一書。書中不僅詳述了諸如安塞腰鼓、漢畫像石、木版年畫、剪紙、農民畫、石刻、泥(面)塑等民間技藝,還分析了其藝術風格、反映的民俗風貌、折射的文化內涵等,並記錄下當時優秀的民間藝人(如劉蘭英剪紙、蘇蘭花剪紙、潘京樂皮影等),為黃河流域的民間藝術留下了珍貴的圖文資料。

《黃河十四走》以真切的文字和鮮活生動的圖片,記錄下散落在黃河流域的民間藝術,讓古老的民藝得以傳唱至今……

广西师大社新书书讯|2018年6月

《漫遊者》

朱天心 著

流傳二十年的華語文學經典,大陸簡體版首次出版。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們》、《古都》和《漫遊者》,是上世紀末關於臺灣書寫的小說三部曲(王德威語)。

朱天心父後悼祭之書,女兒懷念逝去的父親,書寫者悼祭遠去的文明。父親的靈魂,會在哪裡呢?小說家化身遠遊的老靈魂,踏尋地中海沿岸希臘神話的古蹟、紐西蘭的螢火蟲洞,日本電影裡小叮噹的銀河鐵道……奇異的地理行旅、島嶼童年記憶交織著夢境跳躍閃回,綿延生者對逝者的愛和懷念。“我且走到了天涯海角,絲毫感覺不出父親可能的去蹤,但,他真的不想念我們嗎?”

唐諾作序,關於死亡的知識型書寫,打破虛構與非虛構邊界,開創當代華語小說賦篇。“《漫遊者》是朱天心最好的一部作品。” 朱天心的死亡書寫包裹瑰麗的文學想象、哲學思辨與博聞知識,從數千年前寫在紙莎草紙或陶片上的古埃及詩歌、《奧德賽》的靈魂絮語,到愛倫坡的華麗章句、宮澤賢治的同名童話,以想象演練死亡,以書寫創造死亡。

广西师大社新书书讯|2018年6月

《風雅宋:看得見的大宋文明》

吳鉤 著

本書是講述宋朝“風雅”生活的一本趣味圖書。作者從宋畫這一新穎角度入手,結合文獻記載和前人研究成果,揭示了宋朝“風雅”生活的若干側面,將宋人起居飲食、焚香點茶、趕集貿易、賞春遊園、上朝議事的生活圖景活靈活現地展現在讀者面前,展現了宋朝特有的社會風貌和時代精神。

書中分為六輯,第一輯講述宋人的日常生活;第二輯講述宋朝文人的雅玩與雅趣;第三輯描述宋朝的社會百態;第四輯介紹宋朝的城市公共設施;第五輯側重於呈現宋朝的商業繁華;第六輯則考證了宋朝政治生活中的禮儀問題。在史料運用方便,作者通過檢索數百幅宋畫,還原了宋朝人物的生活景象,同時還以少量宋朝壁畫、磚刻、出土文物、文書實物作為補充,以及少數唐畫、明畫、清畫作為參照,以做到相互映證、比對。

广西师大社新书书讯|2018年6月

《芬蘭人的噩夢:另類芬蘭社交指南》

[芬]卡羅利娜·科爾霍寧 著

李浚帆 譯

芬蘭有個笑話是這樣講的,“一個內向的芬蘭人和你說話的時候看著自己的鞋子,一個外向的芬蘭人和你說話的時候看著你的鞋子。”

我們的主人公——馬蒂,一個典型的芬蘭人,低調內斂,喜歡安靜,重視私人空間。

馬蒂盡力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尊重他人的空間,待人接物彬彬有禮,不用無聊的閒扯煩擾別人。可是,你或許也猜到了,有時候事與願違。

如果這本書能讓你會心一笑,那說明你心裡可能也有一個小馬蒂。

广西师大社新书书讯|2018年6月

《洛陽在最後的時光裡》

唐克揚 著

人們在大地上規劃和修建起偉大的城市和建築。城市中的分隔、邊界和那些希望上通天界的高塔佛寺,世俗的努力無一不代表著人類精神上的願望與希冀。城市的生活空間,真實地展示出一個時代中人們不同的精神世界,以及他們對於時間、空間和永恆的理解。

在《洛陽的最後時光》中,這座數度毀於兵災戰火的城市被還原和重生,街巷相通,人聲鼎沸,北魏洛陽這座中國古代最輝煌的都市之一的最後時光栩栩如生地呈現在紙上。

洛城的興衰牽繫著中國人一段失落的過去。

广西师大社新书书讯|2018年6月

《業餘者說》

王人博 著

本書以問答錄的形式,呈現了王人博教授近年來在從事學術和教學之餘的閱讀和思考。所謂的業餘者,既表明了作者的自謙,也是作者志趣的體現:業餘並非專業的缺乏,而是專業之外的另一種抵達知識的可能,甚至是對專業的超越。

本書共分為五個部分:“聆聽魯迅”“表達的技藝”“表達的語境”“政制與國性”“江湖:一種理解中國的方法”,藉助竹內好的眼光談自己讀魯迅的心得,在東方主義的視野下談張藝謀的電影,從語境意識出發強調在思考中國時的內在立場。

广西师大社新书书讯|2018年6月

《影子之城:梁思成與1939/1941年的廣漢》

蕭易 著

梁思成 劉致平 攝

1941 年夏天,受戴季陶先生委託,梁思成與劉致平一起,應邀到廣漢參與重修縣誌,承擔了拍攝、測繪古建築的任務,留下了廣漢縣(今四川省廣漢市)的全套影像資料——城牆、會館、文廟、武廟、公館、書院、寺廟、道觀、宗祠等,幾乎囊括了城市的所有典型建築。最令人震撼的是梁思成拍攝的從廣漢西門外去成都的大道上,前後五座魚貫相連、極為壯觀的牌樓,牌坊上裝飾精美的故事浮雕清晰可見。

這些珍貴的照片一度不知所蹤。《影子之城:梁思成與1939/1941年的廣漢》首次較完整地公開了這批古建築照片,再現中國古建築之美。

百年之前,城牆、衙門、文廟、關岳廟、城隍廟、牌坊、奎星閣,曾是每座城市的標準配置:恢宏的城牆環繞城池,蜿蜒的護城河保護城裡的百姓;高大的牌坊上寫滿故事,是莊嚴的地理座標,也是精神的華表;文廟祭祀孔子,奎星閣供奉魁星,古老的城市這才流淌著源遠流長的文脈;城隍廟儼然陰間的衙門,年邁的奶奶常常繪聲繪色地講起城隍爺拿人的故事,忠奸善惡在人們的敬畏中代代相傳。

廣漢一隅,何嘗不是中國的縮影? 通過《影子之城》,探討中國城市佈局,解讀不同類別的建築在城市中的功能和主次關係,也勾勒出中國人與建築的關係。

广西师大社新书书讯|2018年6月

《安迪·沃霍爾的公路旅行》

[美]黛博拉·戴維斯 著

尹寶蓮 譯

1963年9月24日,安迪·沃霍爾踏上了他的第一次跨美公路旅行。目的地洛杉磯,那裡即將舉行他的貓王和伊麗莎白·泰勒肖像畫展。

作為安迪的資深粉絲黛博拉·戴維斯,在研究安迪的生平和重要時刻的過程中,意識到這次旅行,雖然在大多數的沃霍爾傳記中以腳註形式出現,實際上卻是他人生中的關鍵時刻,旅行之後,安迪徹底變成了一個酷炫的、如斯芬克斯般的人物,再一次重新定義了他的自我形象和人生軌跡;同時,這次旅行也是一個窗口,透過它可以看到美國20世紀60年代正在經歷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2012年9月24日,為了真正瞭解這段重要時刻中的安迪,戴維斯來到安迪當年位於萊剋星頓大道的別墅,從這裡出發,沿著安迪當年的路線開啟了自駕之旅。

本書以這次旅行為切入點,不斷穿插回溯安迪·沃霍爾成長中的重要片段、家人朋友的相處,以及藝術思路突破的各個階段等,既是安迪·沃霍爾的精彩傳記,也是關於波普藝術世界的一本有趣讀物。

广西师大社新书书讯|2018年6月

《光年》

[美] 詹姆斯·索特 著

孔亞雷 譯

美國當代小說大師關於愛、婚姻與自由的經典之作,中文版小說首度引進,小說家、翻譯家孔亞雷傾情譯介。

1975年,《光年》首版,奠定索特“作家中的作家”地位。2007年,《光年》絕版多年後由“企鵝現代經典文庫”重版。2011年,《巴黎評論》授予索特“哈達達獎”並推出專題文學月,裘帕·拉希莉、傑夫·戴爾等一眾名家撰文評述其創作。2013年,暌違三十年推出新長篇,引起“詹姆斯·索特風潮”,這位“美國當代文學被遺忘的英雄”(《衛報》),始從文學界進入大眾視野。

广西师大社新书书讯|2018年6月

《風·落·之·光:ECM唱片的視覺語言》

[挪威]拉斯·繆勒 著

張璐詩 譯

1969年成立的德國獨立唱片廠牌ECM,在爵士樂與當代古典音樂領域建立了純粹的音樂帝國,其極具辨識度的封套設計也成為ECM審美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剋制、簡約,神秘而富有詩意。50年來,ECM一直與商業保持距離,卻在唱片界始終奪目,對全世界的音樂家和樂迷充滿吸引力。

一直對ECM的唱片設計十分著迷。也許是陌生的光線讓我想起一些過去的記憶瞬間,也許是淡漠的風景呼應了我內心的孤獨,也許是畫面中還有未說出的哀傷。據說這些,就是詩意。——田藝苗

青年爵士樂手們期盼能獲得 ECM 賞識的熱切程度,好比一位作家希望能在《紐約時報》上發表文章一樣。——《時代》雜誌

广西师大社新书书讯|2018年6月

《季風青少年哲學課》

劉擎 等 著

广西师大社新书书讯|2018年6月

《葉嘉瑩:愛上古詩詞的九堂課》

葉嘉瑩 著

本書為中國古典詩詞研究專家葉嘉瑩先生關於“中國古典詩詞賞析及吟誦”系列講座的紀錄稿,囊括古典詩詞的重要類型和重要作品,主要包括“說詩憶往、《詩經》四言體、《楚辭》與楚歌體、樂府詩、五言絕句、五言律詩、五言古詩和五言排律、令詞、長調”等九個內容。脈絡清晰,內容充實,文字典雅動人,講述深入淺出,對古典詩詞的賞析和詮釋見解獨到,更有對詩歌吟誦的親切講解,是一部極佳的、關於中國古典詩歌史的通識讀本。

广西师大社新书书讯|2018年6月

《空中稻田》

衛 鴉 著

本書收錄了《紙船》《小鎮理髮師》《嗩吶不哭》《天籟》《空中稻田》等10篇短篇小說。作者在書中構建了一個湘中小鎮,又在這個小鎮上塑造了一群人物(包括水手、理髮師、嗩吶手、石匠、竹匠、淘金者、守橋人等)。他們從事著不同的行業,操持著不同的手藝。通過他們的故事,表達了作者對鎮上人、事、物的懷念和溫情,對人性柔善的悲憫與深情;同時,傳達出一種對美好生活、美好人性的嚮往之情。

广西师大社新书书讯|2018年6月

《故人在紙一方》

徐海蛟 著

這是一本寫歷史人物的散文集子,分古、今二輯。作者以歷史為筋骨,以文學為血脈,從汗漫史冊中揀擇了二十四位傳奇人物,從秦相李斯到詩仙李白,從競雄女俠秋瑾到湘西之子沈從文,演繹了他們或絢爛、或寧靜,悲欣交集的一生。

作者的目光和關懷穿過諸多宏大事件,最後落在那些細小的情節上。正如他在自序中所表達的,他企圖用筆將時光背面的結重新解開,讓鮮活的面孔和心跳重回人間。

广西师大社新书书讯|2018年6月

《科學哲學的後現代轉向: “回到康德”何以可能》

安維復 著

科學哲學的後現代思想錯綜複雜,有必要加以梳理澄清。較之同類著述,本著或許有如下幾個特點:第一,文獻較為詳實,這主要源自作者正在主持的國家重大項目“西方科學思想經典文獻編目研究”;第二,研究綱領較為明晰簡練,本著採用文獻檢索、思想源流、研究綱領、學界評論和理論重估等五個維度審視了“歷史轉向”“實踐轉向”“社會轉向”“STS轉向”“修辭學轉向”和“文化轉向”等六個重要思想趨勢;第三,本著的基本結論是,在科學哲學後現代思想中最值得關注、也最有思想價值的是“回到康德”,回到科學與哲學的統一,回到真理與價值的統一。

广西师大社新书书讯|2018年6月

《法治理想國:柏拉圖研讀實錄》

付子堂 主編

作為柏拉圖晚年的最後一部著述,《法律篇》向來被視作柏拉圖從天上城邦走向地上城邦、從理論到實踐、從思想到制度的主要轉變之作,奠定了後世追尋和探討法治奧義的框架基石。

而本書是西南政法大學法學理論學科組織歷屆博士研究生研究柏拉圖《法律篇》的成果之一。導師和學生從經典文本出發,並儘可能結合既有的古希臘歷史研究成果以及對柏拉圖的著疏成果,來進行對《法律篇》的“耕讀”或“犁典”。

广西师大社新书书讯|2018年6月

《坂茂和他的建築》

[日]坂茂建築事務所 著

日本建築師坂茂是2014年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還被美國《時代雜誌》譽為“21世紀100創意先驅之一”。他最廣為人知的設計,是大膽採用紙管材料,不損壞受災地區一草一木,利用廢物的同時為災區迅速地重建社區。作為日本生態建築界的領導者,坂茂融合了東西方的建築風格,把節能和循環再利用的設計理念提升到一個全新的領域。《坂茂和他的建築》一書便向讀者介紹了坂茂從業三十多年以來設計的優秀作品,並通過詳細的平面圖、概念圖和照片加以展示,使讀者能夠全方位地瞭解建築師坂茂的設計理念。

广西师大社新书书讯|2018年6月

《共享辦公空間設計》

徐珀壎 著

共享辦公作為一種新型辦公模式,目前已逐漸成為各大都市的一種新的生活方式。除了節省空間、預算、物資和管理成本等優點外,共享辦公空間還可以將同類型業務的公司集合在一起,他們可以共享辦公器材和用品,甚至還可以共享休息區、健身區等等;“共享”的辦公環境也給了員工們更多交流的機會,共同激發出創作的熱情。

“共享辦公”概念的出現也讓一些中小型初創公司的經濟壓力得到了緩解。可以預見在短期內,共享辦公室將持續增加,給固有的辦公模式帶來衝擊。本書通過40個設計案例來展現共享辦公空間的設計特點和流行趨勢,讓廣大設計師和設計愛好者對 “共享辦公”這一新概念有一個全面的瞭解。

广西师大社新书书讯|2018年6月

《桂林美食文化趣談》

王清榮 主編

本書為《桂林美食文化叢書》系列之一,由六個欄目組成,是一本散文集,作者群中有老師、教授、作家、工人、學生等,文章以古今桂林美食及其文化為描述對象,用可讀性強的趣談形式,將美食典故、趣事,以及作者們對美食文化意蘊的思考娓娓道來,以寫實與象徵交融的筆法,引導讀者在享受美食的同時,瞭解其背後的山水風光和歷史文化。旨在彰顯桂林地方美食文化之獨特魅力,映襯桂林人開放包容的生活情趣,為讀者提供豐富的飲食文化大餐。

广西师大社新书书讯|2018年6月

《慢時光,牽牛而過》

宋長征 著

本書是一位鄉村理髮師的鄉土回望,以一縷鄉愁為線索,以一葉草、一粒粟、一扇窗、一把鋤為著眼點,深切地表現出對農耕文明的懷念,從中亦體現出對鄉村文明、文化的傳承。

广西师大社新书书讯|2018年6月

《學校教育100課》

陳自鵬 著

《學校教育100課》收錄了作者近六年來撰寫的100篇教育專題文章和教育演講稿。收錄在冊的文章題材廣泛,涉及教育研究、教改觀察、教學探討、教研思索、學校管理、師道養成、學生成材、學校發展等多個方面,是作者幾十年理論學習、教育實踐、教育研究的結晶。本書為廣大一線教育工作者提供了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寶貴的實踐經驗。

广西师大社新书书讯|2018年6月

《懷仁集王羲之書聖教序》(行書)

《褚遂良書雁塔聖教序》(楷書)對照字帖

謝光輝 編

《對照字帖》是作者謝光輝將《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行書)與《諸遂良書雁塔聖教序》(楷書)兩本字貼一一對照在一起編的一本全新的字貼。此書將二本字帖作對比編排出版,旨在能一睹王體行書和褚體楷書寫同一文字內容的風采,以作者多年的書法專業教學經驗,認為此舉更有利於學習行書和楷書,包括觀察行、楷的用筆和結體造型的異同,在對比中理清行、楷的特點以及相反相成的因素,為鑑賞、臨習、創作和研究提供更多的思路和參考。

行書、楷書作為書法中的兩大字體,學習者眾,而《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行書)與《諸遂良書雁塔聖教序》(楷書)作為其中的經典,自是學習者臨摹的重點。

广西师大社新书书讯|2018年6月

《臭臭蓉的小世界幽默成長日記》

王磊 著

鍾婧嫻 繪

作品詼諧幽默,讓讀者在哈哈大笑中獲得啟發。書裡不僅有孩子們的快樂生活,還有他們和家長、老師、同學之間好玩的故事,映射當代兒童的生活與心理活動,鼓勵張揚孩子的天性,展現童心、童趣,倡導親子之間相互理解、相互溝通,讓孩子擁有健康、和諧、快樂、真正充滿童趣的童年。

广西师大社新书书讯|2018年6月

《孩子真的生病了嗎?——父母應該知道的心理學知識》

[法]弗朗索瓦茲·多爾多 著

彭仁鬱 譯

《孩子真的生病了嗎?——父母應該知道的心理學知識》是廣西師大出版社魔法象閱讀學園推出的作品之一。

由於兒童語言表達能力不足,其所表現出的不適、情緒起伏往往被人們忽略,而輕率地將其視為生理病因。多爾多在本書中通過明晰的語言和生動的案例,幫助人們瞭解兒童心理發展的運作,以及其對兒童身體的成長和功能造成的影響,協助家長幫助他們的“小病人”。

广西师大社新书书讯|2018年6月

《外婆》

[美]亞瑟·多羅斯 著

[美]埃莉莎·克萊文 繪

陳紅傑 譯

本書講述了愛探險的外婆帶著“我”到處遊玩的故事。“我”和外婆都喜歡到處遊玩,我們想象自己飛了起來,在城市的高空俯瞰公園、樓房、街道。書裡描繪的不僅是一張有關紐約市中心曼哈頓的地圖,也是一張繪有外婆人生歷程的地圖。每一個座標因為有了外婆的痕跡而變得意義非凡。幼小的孩子藉著這樣的痕跡開始了自己的歷險,而每一步歷險都帶著祖輩的記憶。

讓我們和書中的外婆一起,讓智慧與天真相結合,現實與魔力相結合,將生命轉向初始,重新出發!出發,是我們一直在做的事情。我們愛出發,愛世代生活的這個世界。

广西师大社新书书讯|2018年6月

互動時間

六月這麼多新書,

你最想pick哪一本?

广西师大社新书书讯|2018年6月

-END-

這是我們為你準備的第1101次推送

广西师大社新书书讯|2018年6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