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治理食品小作坊 強力保障大民生

底數摸清 規範先行 示範引領 管服並重

7月3日,河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鄭州新密召開的河南省食品小作坊治理工作現場會上提出,在前期紮實開展食品小作坊綜合治理的基礎上,將持續強力推進食品小作坊安全治理,並從7月份開始開展全面集中整治,依法查處各類違法違規行為。11月底前,全省將完成食品小作坊的清查和登記發證工作,消除無證生產經營問題,堅決取締不符合條件的小作坊。

小作坊是特色也是隱患

長期以來,作為傳統供應渠道之一的食品小作坊,在保障周邊群眾食品供應、體現當地飲食文化、發展地方經濟、解決群眾就業等方面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河南省食藥監局副巡視員王建防介紹,截至目前,全省共摸排小作坊10815戶,完成登記1987戶,正在辦理784戶。由於小、散、亂、差的現狀和從業人員大多知識水平不高,生產設施和設備簡陋等現實條件制約,食品小作坊成為食品生產監管領域的軟肋和短板。同時,地區差異、城鄉差異等決定了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食品小作坊仍將存在,以滿足不同地區、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可以說,小作坊食品安全治理好了能夠成為當地食品安全的一張靚麗名片,否則將可能成為影響當地食品安全的重大威脅。此次河南向全省食品小作坊亮劍,正是以“零容忍”姿態保障食品安全。

初步治理取得階段性成果

在不斷探索下,河南食品小作坊治理階段成果明顯。自今年3月1日《河南省食品小作坊、小經營店和小攤點管理條例》實施以來,河南省按照“規範登記一批、改造提升一批、淘汰退出一批”的總體思路,多措並舉,紮實開展食品小作坊綜合治理工作,取得了明顯的階段性成果。

一是加強工作機制建設,省、市、縣三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初步形成了協作聯動、信息交流、聯合執法、案件移送的聯動工作機制與上下齊動、真抓實幹、全力推進的工作格局。二是初步建立綜合治理的制度規範,河南省食藥監局先後印發《河南省食品小作坊登記管理辦法》《河南省“三小”食品安全專項治理行動方案》,研究起草了《河南省食品小作坊通用衛生規範》《河南省食品小作坊禁止生產目錄》。鄭州、鶴壁等市局制定了食品小作坊生產加工通用規範、自查要求、檢查程序、風險分級等管理辦法,保障了小作坊治理有章可循。三是啟動規範登記和全面排查,全省各市、縣按照省局關於開展食品小作坊登記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不斷加強小作坊登記的規範化、信息化,組織力量逐街、逐村、逐戶進行拉網式排查,基本摸清了全省食品小作坊的底子,逐戶建立監管信息檔案並設立服務窗口,及時受理登記申請和發放證書。四是探索創立一批示範樣板,一些市局在技術規範上進行探索,鄭州市出臺豆製品、植物油、堅果炒貨等7類《食品小作坊技術規範》,制定了小作坊必備的6項制度。許昌市制定了《許昌市豆腐、生溼麵條、饅頭、芝麻油、蛋糕小作坊操作指導規範(試行)》等5項小作坊操作指導規範。一些市局打造了一批食品小作坊“示範點”“樣板間”,並組織從業者現場觀摩,使其學有樣板、幹有目標,引導規範提升。截至目前,全省各地共指導規範創建示範樣板197家。許昌、鶴壁等市積極探索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模式。五是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專項整治、專項清查和專項抽檢等執法監督,集中查辦一批群眾舉報的線索和違法案件。安陽市逐戶明確監管責任人,建立監管檔案,公開日常監督檢查相關信息,主動接受社會監督。濟源市加大抽檢力度,全年列入小作坊和專項整治抽檢計劃220批次,保證對每家小作坊每年開展1—2次抽檢。濮陽市重拳出擊,取締一批不具備食品安全基本條件的小作坊,降低了食品安全風險。

樣板改造實現雙贏

管服並重,示範帶動,食品小作坊治理實現政府社會雙贏。此次會議組織參會人員對鄭州新密市打造的袁莊鄉鴻源食品廠、袁莊鄉麻家手工饅頭店、西大街雲霞豆製品加工點、城關鎮李家卷煎加工點、新華路虎記賽瑞齋牛肉示範樣板小作坊進行了參觀考察。新密市食品小作坊示範樣板基本做到“地面、牆壁鋪設瓷磚,部分生產器具採用不鏽鋼材質,防蚊防蠅設施齊全,人流物流通道分設,工藝佈局順暢,功能區間齊全”。鄭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長李建霞介紹,鄭州全市現有小作坊1570多家,產品涉及豆製品、糕點等18個類別200多個品種。通過立標準,促規範,夯實了小作坊監管的質量基礎;通過建組織,做樣板,塑造了鄭州小作坊行業的全新形象,帶動了小作坊管控能力的全面提升。

小作坊示範樣板改造也得到了小作坊業主的理解支持與配合,推動了當地特色食品文化的弘揚和特色食品經濟的發展。新密市市長張紅偉介紹,通過一坊一策、因戶施策、“一票通”、二維碼鏈接小作坊信息、加工現場照片向社會公示等綜合措施,督促業主落實主體責任,提高了食品安全管控能力,規範了生產現場,部分小作坊建立起可追溯體系,提升了經濟效益。張紅偉說,“一票通制度”壓縮了無證“黑作坊”的市場空間,使合法企業的產品銷量和利潤平均增長了80%—200%。新密市大隗鎮虎寶牌牛肉細工坊第四代傳承人、現年86歲的虎逢春原來不很理解,現在談起來也是感慨萬千:“改造後整個環境乾淨明亮了,看著這乾乾淨淨的,我也很高興。”新密市袁莊鄉麻家手工饅頭店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說,通過改造,饅頭銷量增加了一倍。

小作坊產品抽檢全覆蓋

突出重點,深化治理,全面推動河南食品小作坊規範提升。王建防在會上強調,要突出重點,深入推進治理工作,按照《河南省“三小”食品安全專項治理行動方案》明確的時間節點,全面施治,規範提升,把治理工作的每一項任務和要求落到實處。

一是技術規範要先行。要分類制定技術規範,生產環境條件要有明確要求,各地的監管要求應寫清楚、列明白,建立以利於小作坊從業者對照整改和監管人員對照檢查。二是管理制度要健全,要突出小作坊的特點,建立以保證安全為前提,以規範提升為目標,以管用實用為目的的食品小作坊管理制度、“公示”制度。推行“一票通”制度,鼓勵有條件的小作坊在銷售票據上印製“二維碼”,讓消費者一掃知情。三是典型示範要注重。注重發揮小作坊示範單位的樣板作用,打造一批硬件設施乾淨整潔、軟件管理井然有序、生產過程管控規範、食品安全有效保障、生產經營誠信守法的標杆單位並精心組織好現場觀摩教學,通過典型帶動、現身說法,特別是要把改造提升後實實在在的好處說明白,形成一點帶一片的良好帶動效應。要爭取政府支持,吸引各方投資,培育建設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區。四是登記發證要簡便。通過加強培訓、提前介入、登門服務等指導方式,引導小作坊業主主動改造提升、規範生產。通過簡化材料、優化程序、網上申辦、壓縮時限,加快登記發證,方便群眾辦證。切實落實“放管服”要求,為申領登記證提供便利條件,認真審核申請信息,對符合要求的食品小作坊及時發放登記證,並建立一戶一檔的監管檔案。堅決杜絕在登記發證環節違規增設條件,索要不必要的證明等,已有的要徹底糾正。五是集中整治要發力。要求各地認真組織落實《河南省“三小”食品安全專項治理行動方案》,從7月份開始開展全面集中整治,依法查處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堅決取締無證生產經營行為。11月底前,各地必須完成轄區內食品小作坊的清查和登記發證工作,消除無證生產經營問題,不符合條件的堅決取締。六是日常監管要加強。嚴格落實登記發證後兩個月內開展首次現場檢查並將檢查情況納入日常監管檔案。落實常態化監管要求,周密制定小作坊監督檢查計劃,對本地區食品小作坊實施監督檢查全覆蓋。推行分級分類監管,劃分風險等級,確定監管頻次。落實網格化監管責任,圍繞主體資格、索證索票、衛生防護、工藝流程、“一非兩超”和製假售假等六條主線實施監督檢查,切實保障小作坊食品質量安全。食品小作坊產品的監督抽檢要列入市、縣監督抽檢計劃,保障抽檢經費,每年都要實現對本地區食品小作坊產品抽檢的全覆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