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這樣,之前控制血糖的努力就都白費了!咋避免?

都知道得了糖尿病很要緊的是要把血糖控制下來,“管注嘴、邁開腿”,定期吃藥和檢查……這些都對,但是如果在門診或者病房,沒有醫生護士專門給您講血糖不能低於多少,您對這個數也沒概念,那就務必要小心了。

一旦這樣,之前控制血糖的努力就都白費了!咋避免?

這條區分高低血糖的線比課桌上的三八線還要可怕,過了三八線大不了被鉛筆扎一下,可是過了這條線,等待你的就可能是這些情況了:

一旦這樣,之前控制血糖的努力就都白費了!咋避免?

更有甚者,是這樣的情況:

一旦這樣,之前控制血糖的努力就都白費了!咋避免?

低血糖發生時,可能出現一些明顯症狀:飢餓、心慌、手抖、出虛汗、四肢無力等,嚴重時甚至會神志不清、昏迷。如果反覆出現低血糖或低血糖非常嚴重,死亡風險會成倍增加。所以,對糖尿病診療經驗豐富的專家,腦子裡無時無刻不會有這麼一根弦,一旦發生嚴重低血糖,造成的後果,可能讓您多年“經營”的好血糖的成果化為烏有。所以,

比高血糖更可怕的是低血糖

這就是我們要說的血糖的“底線”,過了這條線就是——低血糖。您記得它的數值是多少嗎?

對於普通人群來說,低血糖的診斷標準是靜脈血糖<2.8mmol/L。

特別提醒:上面我們說到,發生低血糖的時候身體“可能”出現飢餓、心慌等症狀,可是要注意是“可能”哦,有的糖友出現低血糖的時候,就不是這些症狀,有兩種情況:

1.而有的糖友表現出煩躁、發脾氣等行為異常的表現,我們還曾經見到有的糖友出現低血糖的時候罵人飆髒話,所以,如果表現出跟平時不同尋常的行為改變,又距離上一餐時間比較長了,要懷疑低血糖。

2.還有的糖友反覆發生低血糖後,身體的預警機制出現障礙,不會再出現不舒服的症狀來提示你了,這更要小心,具體怎麼處理,請接著看。

萬一發生了低血糖,或者您有上面的症狀懷疑低血糖怎麼辦呢?

一旦有了心慌、乏力、飢餓的感覺,要馬上監測血糖,確定是否出現了低血糖。如果沒有條件測血糖,也要按照低血糖處理,寧可血糖高一點,也不能讓它低過紅線。處理方法如下:

一旦這樣,之前控制血糖的努力就都白費了!咋避免?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

1、意識清醒的糖友

一旦這樣,之前控制血糖的努力就都白費了!咋避免?

立即吃15~20g的碳水化合物 (大概相當於2~4片葡萄糖片或一杯脫脂奶、半杯果汁、3塊硬糖、蜂蜜一湯勺、粗麵餅乾5~6 塊、饅頭0.5~1兩)。

吃完等每15分鐘測一次血糖:

  1. 如果仍低於3.9mmol/L,繼續補充以上食物一份。

  2. 如果血糖大於3.9mmol/L,但是距離下一次進餐時間還有1小時以上時,可再適當吃些米飯或饅頭等含有澱粉或蛋白質的食物,以防止低血糖的再次發作。

總結來說,就是吃15,等15

2、意識不清的糖友

血糖恢復後的5件要事

血糖恢復正常後,可以稍微鬆口氣,但不是萬事大吉了,還有幾個事情您一定要做:

1.分析這次低血糖的原因,並及時與醫生溝通,看看是需要調整藥物還是不要把控糖目標定得那麼低。

2.至少24~48小時內繼續監測血糖情況,確保安全。

3. 嚴重低血糖,大夫還要評估是否引起了心腦血管的損害。

4.以後出門時,最好隨身攜帶好急救卡(註明糖尿病情況、家人聯繫方式、低血糖處理方法等)和糖塊。一旦出現意外,可以及時讓身邊的人弄清楚狀況,以便施救。

5.要了解引起低血糖都有哪些可能原因。

可以誘發低血糖的原因

1. 胰島素或降糖藥過量:胰島素或促進胰島素分泌的降糖藥應從小劑量開始使用,逐漸增加劑量,謹慎地調整劑量。如果發生過低血糖,一定要及時記錄,在就診時和醫生溝通,以便醫生及時調整用藥方案。

2.未按時吃飯,或吃得過少:最好做到定時定量進餐,如果進餐量減少則相應減少降糖藥物劑量,有可能誤餐時應該提前做好準備。

3.運動量增加:超常規的運動前應增加額外的碳水化合物攝入。

4.飲酒尤其是空腹飲酒:可直接導致低血糖,應避免酗酒和空腹飲酒。

人體是一部精密的機器,會對任何輸入(吃飯、吃藥等)和輸出(運動等)做反饋,所以不要自行改變藥量,飯量和運動量的調整也要儘量溫和。

話說回來,對於血糖,我們只有一個目標——高不成,低不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