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全国百强县排行榜出炉

全国百强县,一直以来都是衡量各地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就在刚刚,权威机构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发布了“2018县域经济100强榜单”,这是该领域最为权威的排行榜之一,也是各地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重要参考榜单。

2018中国百强县-县域经济100强全部名单

排名

县(市旗)

所在省区

1

昆山市

江苏省

2

江阴市

江苏省

3

张家港市

江苏省

4

常熟市

江苏省

5

晋江市

福建省

6

慈溪市

浙江省

7

长沙县

湖南省

8

宜兴市

江苏省

9

义乌市

浙江省

10

太仓市

江苏省

11

龙口市

山东省

12

荣成市

山东省

13

诸暨市

浙江省

14

浏阳市

湖南省

15

胶州市

山东省

16

宁乡市

湖南省

17

余姚市

浙江省

18

海门市

江苏省

19

福清市

福建省

20

丹阳市

江苏省

21

乐清市

浙江省

22

海宁市

浙江省

23

温岭市

浙江省

24

如皋市

江苏省

25

启东市

江苏省

26

准格尔旗

内蒙古

27

瑞安市

浙江省

28

广饶县

山东省

29

迁安市

河北省

30

靖江市

江苏省

31

泰兴市

江苏省

32

溧阳市

江苏省

33

南安市

福建省

34

新泰市

山东省

35

莱西市

山东省

36

平度市

山东省

37

桐乡市

浙江省

38

南昌县

江西省

39

滕州市

山东省

40

邳州市

江苏省

41

石狮市

福建省

42

莱州市

山东省

43

海安县

江苏省

44

招远市

山东省

45

诸城市

山东省

46

寿光市

山东省

47

仁怀市

贵州省

48

邹城市

山东省

49

新郑市

河南省

50

如东县

江苏省

51

东台市

江苏省

52

荥阳市

河南省

53

平湖市

浙江省

54

肥城市

山东省

55

肥西县

安徽省

56

扬中市

江苏省

57

三河市

河北省

58

伊金霍洛旗

内蒙古

59

巩义市

河南省

60

兴化市

江苏省

61

神木市

陕西省

62

新密市

河南省

63

乳山市

山东省

64

仪征市

江苏省

65

嘉善县

浙江省

66

永康市

浙江省

67

东阳市

浙江省

68

长兴县

浙江省

69

玉环市

浙江省

70

嵊州市

浙江省

71

沛县

江苏省

72

临海市

浙江省

73

青州市

山东省

74

句容市

江苏省

75

宁海县

浙江省

76

闽侯县

福建省

77

惠东县

广东省

78

蓬莱市

山东省

79

瓦房店市

辽宁省

80

宜都市

湖北省

81

醴陵市

湖南省

82

高邮市

江苏省

83

登封市

河南省

84

大冶市

湖北省

85

仙桃市

湖北省

86

苍南县

浙江省

87

禹州市

河南省

88

高密市

山东省

89

西昌市

四川省

90

邹平县

山东省

91

新沂市

江苏省

92

库尔勒市

新疆

93

射阳县

江苏省

94

海盐县

浙江省

95

潜江市

湖北省

96

海城市

辽宁省

97

新昌县

浙江省

98

昌吉市

新疆

99

鄂托克旗

内蒙古

100

德清县

浙江省

2018中国百强县发展展望:

(一)发展趋势研判

1、政府角色由管理者向运营者转变

生产与商业模式快速革新,市场调控作用进一步提升,政府定位由管理者向运营者转变。

2、招商模式由被动候补向生态补全转变

招商模式由被动吸引向生态补全转变,产业的竞争与贡献不再由单一企业为主,而是体现在整个产业系统的效率。

3、协作模式由产业转移向协同集群转变

产业协作模式由产业转移向协同集群升级。中心城市与周边县域间关系不再是“产业转移”和“产业承接”的雁行转移,或“同质竞争”关系;新的协同生产、协同服务的产业协同集群已经形成。

4、产业结构由传统产业向绿色生态产业转变

县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着工业化快速发展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局面,面对新的挑战应加速传统产业向绿色生态产业方向转变,延伸县域经济发展范围,打破自然环境的束缚,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二)发展对策建议

1、注重新兴技术和新技术革命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

每一轮产业革命都离不开新兴技术,以新技术革命为契机实现创新驱动,加快适应并融入“科技+”发展趋势,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产业和业态优化升级。注重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使得老产业能够促成新产品、培育新市场、提升新价值,避免新兴产业引入期的增长效应尚未显现时传统产业出现大幅衰退。

2、重视顶层设计,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

县域应秉持规划先行的理念,高度重视规划和行动方案的系统性、基础性、全局性和前瞻性。结合区域实际,制定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定位和发展目标。通过编制规划找准定位、发现问题、凝聚共识、谋划未来,使规划成为指导县域未来有序发展的重要依据,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建立“一张蓝图绘到底”的长效机制。

3、将数据作为县域发展的核心支撑要素

大数据时代,经验决策向数据决策转变,权力治理向数据治理转变,数据将成为构建县域科学治理和领先优势的关键因素。组建独立的政府数据管理机构,梳理区域生产要素,优化县域各管理部门的定位、职责与权力界限,同时提供数据的开放和服务。构建统一、共享的县域经济数据分析服务平台,借助平台级的数字化能力,形成县域发展的数字竞争力。

4、打造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构建产业链生态体系

聚焦区域内重点发展的先进制造业和优势产业,加快推进制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引培聚合能力强的龙头企业,积极补全生态体系,形成信息、数据、人才、技术和资本的集聚,构建以商业转化为目标的服务型平台,最终形成创新动力强、资源基础好、集群载体优和政策保障全等产业集群竞争优势。

5、建设有竞争力的产业发展软环境

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充分释放县域生产要素活力。加快推进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推动高端产业项目尽早落地。打造便利化营商环境,推进贸易便利化、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深化投融资机制改革,放宽市场准入,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公共服务、技术交易等平台建设的扶持力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