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州市征地拆遷一線的「拚命三郎」,你認識嗎?

賀州市徵地拆遷一線的“拼命三郎”,你認識嗎?

近年來,為了打贏一場場“涉深水區、啃硬骨頭”的硬仗,推進富民興桂事業新跨越,我區廣大黨員幹部把職責扛在肩上,把任務抓在手上,敢於擔當負責、勇於攻堅克難、善於改革創新、樂於吃苦奉獻,不獲全勝決不收兵,湧現出了一批敢於擔當、奮發有為的先鋒模範。

據悉,賀州市昭平縣黃姚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彭達長就是其中一位,徵地拆遷一線的“拼命三郎”

很多鄉鎮幹部都說,現在徵地拆遷成了第一難事。然而,發展是硬道理,項目建設離不開徵地拆遷。昭平縣黃姚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彭達長多年來一直在徵地拆遷一線敢於負責、勇於擔當,成績斐然,被當地幹部群眾譽為徵拆一線的“拼命三郎”。

2017年底,投資150億元的黃姚普利幸福裡項目開工,由於受到個別村民的蠱惑,一百多名不明真相的群眾手拿工具衝到現場阻止開工。面對洶湧的人群,雖然有隨時被誤傷的可能,但彭達長第一個站了出來,擋在村民面前

。他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勸退了大部分群眾,使工程建設順利進行。

賀州市徵地拆遷一線的“拼命三郎”,你認識嗎?

為推進黃姚鎮各項目整體進度,彭達長(右一)在黃姚鎮項目指揮部,為群眾做好解釋工作。

2014年春,自治區文化廳作為後盾單位,在界塘村開展美麗鄉村及生態旅遊項目建設,需要拆除村裡的30多間舊房子。時任鎮紀委書記的彭達長臨陣受命,帶領工作組進駐村裡,挨家挨戶做思想工作,宣傳建設美麗鄉村的重大意義。10天時間裡,工作組沒有離開村裡半步,終於使群眾主動拆除了舊房子,還讓出了30多畝地。彭達長當年細緻的工作,使得現在界塘村成了遠近聞名的生態鄉村,很多遊客都慕名前來。

賀州市徵地拆遷一線的“拼命三郎”,你認識嗎?

彭達長(左三)在貧困村——北萊村指導扶貧工作。

2016年國慶期間,鎮扶貧移民搬遷項目臨近開工,但還有近千座墳墓沒有搬遷。又是彭達長站了出來,放棄國慶長假,帶著項目辦的同事,不分晝夜,7天硬是遷走了900多座墳墓,使項目按期開工建設。

賀州市徵地拆遷一線的“拼命三郎”,你認識嗎?

彭達長(左一)收到群眾關於周邊樹木、竹子倒塌的消息後,立即組織工作隊清理倒塌樹木、竹子。

賀州市徵地拆遷一線的“拼命三郎”,你認識嗎?

2017年7月3日,受連日降雨的影響,黃姚鎮全鎮水位猛漲,為確保安全度汛,彭達長(左一)到水庫周邊檢查汛期安全情況,排除安全隱患。

新時代呼喚新作為,新作為需要有擔當、有能力、願奉獻的人來創造。彭達長激勵廣大黨員幹部進一步擔當作為,激勵壯鄉兒女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2018說幹就幹,幹就幹好!

賀州市徵地拆遷一線的“拼命三郎”,你認識嗎?

本期至此 謝謝觀看

文章綜合自廣西日報

賀州市徵地拆遷一線的“拼命三郎”,你認識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