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

如何让孩子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这是新航道家庭家庭教育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刘京秋教授在《莉迪亚的故事:为何父母的爱变成牢笼,让孩子感到窒息》一文中提及到的一句话。我认为“真正的自己”就是内省智能。希望每个人都能早日开发自己的内省智能,而不是像很多文章里所说的那样,平时只是随波逐流,要通过得绝症、抑郁症或特别重大的人生变故才能找到内心真正的渴求。

如何让孩子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

图中文字摘自《无声告白》

1

我的日常工作就是给本科生做学术指导,很多学生的智商非常相近,但是因为内省智能的发展阶段不同,在大学期间的收获也很不同。我曾接触过的这样两个学生:

学生甲,学习能力突出,文科理科都十分优秀。在大学学习的第一年,虽然他选的课特别难,但是成绩全优。作为老师,我自然慨叹他是难得的好学生。他给自己设定的标准是大学里要得全优,要得到所有老师的赏识。可是,在大二的时候有一门功课得了良,他深受打击,无法接受不是全优的成绩单。他再三向我强调, 做全优的学生是他目前最大的人生目标。在向各个办公室申诉无效之后,他决定转学。

学生乙,在本科阶段一直在中餐馆打工,自己赚一部分学费,所以在学习上投入的时间不多,但是她一直要求自己每门功课都要过,所以成绩基本不是中就是良。她说她喜欢餐饮业,喜欢管理店铺,反而觉得整天坐图书馆背书没意思。大四那一年,她因为打工表现突出,被任命为店长,负责在新址开新店,最后一学期的成绩刚刚及格。

从多元智能的角度看这两个学生,他们是两个内省智能发展程度截然不同的孩子。作为他们的辅导员,我觉得学习成绩好固然重要,但是知道学习的目的更为重要,不能为了考试而学习。

2

我还辅导过一个特别不开心的大学生和他忧伤的母亲。 这个学生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长大,妈妈对孩子非常关心,很多事情都替孩子安排得特别细致,孩子只要一步一步照着做就行了。上了大学之后, 孩子发现其实他一点也没有形成自己处理问题的风格,而且由于他和母亲在智商、性格、年龄以及生活环境上的巨大差异,母亲的方法也没法照搬到美国来,导致他在美国读本科的第一年成绩特别糟糕,但更让人担心的是他已经完全把自己封闭起来,经常几个月不和家里联系。 家长只有亲自来到美国他的宿舍里,才找到自己的孩子。

由此可见,内省智能不但对自立于社会很重要,甚至可以称得上幸福人生的基础,那么该如何培养内省智能呢?

作为老师和母亲,我有一些心得可以与大家探讨。

老师:培养内省智能的五大教学法

1

尽量给学生选择的余地和空间。如果这学期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查阅科学资料,那么在评分标准一致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兴趣,给学生选择研究课题的空间。学生甲可能选择做血液研究,学生乙更喜欢河流水质监测,无论哪一种课题,老师都应该鼓励。

2

给学生安静独立思考的时间。在初中和高中阶段,学生的课堂时间都被安排得很紧张,有很多必须完成的项目。但老师也要特意安排独立的,安静思考的时间。比如说,在分析完一篇小说之后,给学生3到5分钟的自由思考时间,然后再以小组为单位分享。

3

给学生在课堂上表达情感的机会。在学生特别感兴趣的话题上,他们都会有各种喜怒哀乐的情感。作为老师,在课堂上要引导,鼓励学生用积极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尊重学生的表达。

4

理解每个学生在智力结构、兴趣和家庭情况等方面的不同,因势利导,而且要对每个学生的长处都表达出欣赏和赞美。老师要对每个人需要改进的地方要提出中肯的建议,而不是一味的批评。

5

第五,要让学生知道有一些所谓的“挫折”或“失败”也是帮助自己发现自我的方式。不要因为害怕失败而忽略自己内心的渴望,不去尝试。

当然,以上这五点实施的前提是学生的行为不能危害社会,不能违法。

妈妈:教学法的延用,平等的交流

在家里,我还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很长。以上方法都会相应使用,但原则不同。因为老师是一个权威的角色,但是作为妈妈,我会和孩子用一种更为平等的方式交流。

1

作为家长,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自己尽量以身作则

。孩子有时让人很心烦,我能做到的就是尽量不拿孩子当出气桶。哪怕是生气或失望,也要讲究方式方法。偶尔实在憋不住爆发一次,事后也会道歉,会说:“这一点妈妈做得不对,希望你们能做得更好。”如果我要求孩子不能随便用手机,那么在和孩子相处的时候我也不会总盯着手机。作为家长,身教总是要胜过言传的。

2

作为母亲,我更注意和孩子保持平等的身份,决不用居高临下的态度和孩子交往。我认识的一个孩子参加篮球课外班,孩子玩得很高兴,但爸爸却对孩子的表现很不满意,觉得孩子拼抢不积极,说孩子“胆小如鼠”。这种居高临下,而且充满负能量的态度对小孩子和初学者的自信心伤害性很大。有时候,我看孩子的篮球比赛或足球比赛也会因为孩子的表现上火,但我毕竟是旁观者。我知道如果把我放到场上,我可能还不如孩子呢。作为场外观众和加油队,我会先表扬孩子做得好的地方,比如说有一个好的抢断或传球,然后再指出不足。比如说投篮的方式可以更聪明一些,起脚可以更果断一些等等。最后总要加上一句,妈妈只是提建议,你是那个在场上打球的人,最后还是你来拿主意。

3

这是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一定要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作家王小波有一句名言就是:“吃饭喝水性交和发呆,都属天赋人权的范畴。假如人犯了错误,可以用别的方法来惩办,却不能令他不发呆。如不其然,会引起火灾。”我对这句话的理解就是自己一定要有自由支配的时间来尝试和反思。

我特别珍惜自己独立思考的时间,无论是开车,还是跑步、做家务,这些都是我安静思考的时候。有的家长特别负责任,给孩子安排特别多补习班,唯独忘了给孩子留一些自由活动的时间。这对自省智能的培养很不利。

当然,自由活动的时间不等于完全放任自流。作为家长,我们需要设立底线,比如玩电子游戏的时间不能超过一小时,或者不能做危险的游戏。另外,在家里,我们会放置很多玩具,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或者游戏、扑克牌、跳绳、象棋等等,让孩子随时有充分选择的空间。

有的时候,孩子不努力,只是没有目标。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给孩子足够的思考时间、选择的余地与空间,和他们平等耐心地交流,这些都可以帮助培养孩子的内省智能,帮助他们有目标有动力,并为之努力。

在教育领域工作二十多年,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有一颗独特的种子。希望每一颗种子都能遇到合适的土壤和环境,能长成真正的自己。

以上只是我作为母亲和大学老师对内省智商培养的一家之言, 决不是培养的唯一途径。各位读者如果有什么好的想法, 恳请能多多分享。

如何让孩子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