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朝著正確的方向努力?

如何讓孩子朝著正確的方向努力?

“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這是新航道家庭家庭教育研究院特聘研究員劉京秋教授在《莉迪亞的故事:為何父母的愛變成牢籠,讓孩子感到窒息》一文中提及到的一句話。我認為“真正的自己”就是內省智能。希望每個人都能早日開發自己的內省智能,而不是像很多文章裡所說的那樣,平時只是隨波逐流,要通過得絕症、抑鬱症或特別重大的人生變故才能找到內心真正的渴求。

如何讓孩子朝著正確的方向努力?

圖中文字摘自《無聲告白》

1

我的日常工作就是給本科生做學術指導,很多學生的智商非常相近,但是因為內省智能的發展階段不同,在大學期間的收穫也很不同。我曾接觸過的這樣兩個學生:

學生甲,學習能力突出,文科理科都十分優秀。在大學學習的第一年,雖然他選的課特別難,但是成績全優。作為老師,我自然慨嘆他是難得的好學生。他給自己設定的標準是大學裡要得全優,要得到所有老師的賞識。可是,在大二的時候有一門功課得了良,他深受打擊,無法接受不是全優的成績單。他再三向我強調, 做全優的學生是他目前最大的人生目標。在向各個辦公室申訴無效之後,他決定轉學。

學生乙,在本科階段一直在中餐館打工,自己賺一部分學費,所以在學習上投入的時間不多,但是她一直要求自己每門功課都要過,所以成績基本不是中就是良。她說她喜歡餐飲業,喜歡管理店鋪,反而覺得整天坐圖書館背書沒意思。大四那一年,她因為打工表現突出,被任命為店長,負責在新址開新店,最後一學期的成績剛剛及格。

從多元智能的角度看這兩個學生,他們是兩個內省智能發展程度截然不同的孩子。作為他們的輔導員,我覺得學習成績好固然重要,但是知道學習的目的更為重要,不能為了考試而學習。

2

我還輔導過一個特別不開心的大學生和他憂傷的母親。 這個學生在一個充滿愛的家庭長大,媽媽對孩子非常關心,很多事情都替孩子安排得特別細緻,孩子只要一步一步照著做就行了。上了大學之後, 孩子發現其實他一點也沒有形成自己處理問題的風格,而且由於他和母親在智商、性格、年齡以及生活環境上的巨大差異,母親的方法也沒法照搬到美國來,導致他在美國讀本科的第一年成績特別糟糕,但更讓人擔心的是他已經完全把自己封閉起來,經常幾個月不和家裡聯繫。 家長只有親自來到美國他的宿舍裡,才找到自己的孩子。

由此可見,內省智能不但對自立於社會很重要,甚至可以稱得上幸福人生的基礎,那麼該如何培養內省智能呢?

作為老師和母親,我有一些心得可以與大家探討。

老師:培養內省智能的五大教學法

1

儘量給學生選擇的餘地和空間。如果這學期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學會查閱科學資料,那麼在評分標準一致的基礎上,尊重學生的興趣,給學生選擇研究課題的空間。學生甲可能選擇做血液研究,學生乙更喜歡河流水質監測,無論哪一種課題,老師都應該鼓勵。

2

給學生安靜獨立思考的時間。在初中和高中階段,學生的課堂時間都被安排得很緊張,有很多必須完成的項目。但老師也要特意安排獨立的,安靜思考的時間。比如說,在分析完一篇小說之後,給學生3到5分鐘的自由思考時間,然後再以小組為單位分享。

3

給學生在課堂上表達情感的機會。在學生特別感興趣的話題上,他們都會有各種喜怒哀樂的情感。作為老師,在課堂上要引導,鼓勵學生用積極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尊重學生的表達。

4

理解每個學生在智力結構、興趣和家庭情況等方面的不同,因勢利導,而且要對每個學生的長處都表達出欣賞和讚美。老師要對每個人需要改進的地方要提出中肯的建議,而不是一味的批評。

5

第五,要讓學生知道有一些所謂的“挫折”或“失敗”也是幫助自己發現自我的方式。不要因為害怕失敗而忽略自己內心的渴望,不去嘗試。

當然,以上這五點實施的前提是學生的行為不能危害社會,不能違法。

媽媽:教學法的延用,平等的交流

在家裡,我還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和孩子相處的時間很長。以上方法都會相應使用,但原則不同。因為老師是一個權威的角色,但是作為媽媽,我會和孩子用一種更為平等的方式交流。

1

作為家長,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自己儘量以身作則

。孩子有時讓人很心煩,我能做到的就是儘量不拿孩子當出氣桶。哪怕是生氣或失望,也要講究方式方法。偶爾實在憋不住爆發一次,事後也會道歉,會說:“這一點媽媽做得不對,希望你們能做得更好。”如果我要求孩子不能隨便用手機,那麼在和孩子相處的時候我也不會總盯著手機。作為家長,身教總是要勝過言傳的。

2

作為母親,我更注意和孩子保持平等的身份,決不用居高臨下的態度和孩子交往。我認識的一個孩子參加籃球課外班,孩子玩得很高興,但爸爸卻對孩子的表現很不滿意,覺得孩子拼搶不積極,說孩子“膽小如鼠”。這種居高臨下,而且充滿負能量的態度對小孩子和初學者的自信心傷害性很大。有時候,我看孩子的籃球比賽或足球比賽也會因為孩子的表現上火,但我畢竟是旁觀者。我知道如果把我放到場上,我可能還不如孩子呢。作為場外觀眾和加油隊,我會先表揚孩子做得好的地方,比如說有一個好的搶斷或傳球,然後再指出不足。比如說投籃的方式可以更聰明一些,起腳可以更果斷一些等等。最後總要加上一句,媽媽只是提建議,你是那個在場上打球的人,最後還是你來拿主意。

3

這是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點,一定要給孩子自由支配的時間。作家王小波有一句名言就是:“吃飯喝水性交和發呆,都屬天賦人權的範疇。假如人犯了錯誤,可以用別的方法來懲辦,卻不能令他不發呆。如不其然,會引起火災。”我對這句話的理解就是自己一定要有自由支配的時間來嘗試和反思。

我特別珍惜自己獨立思考的時間,無論是開車,還是跑步、做家務,這些都是我安靜思考的時候。有的家長特別負責任,給孩子安排特別多補習班,唯獨忘了給孩子留一些自由活動的時間。這對自省智能的培養很不利。

當然,自由活動的時間不等於完全放任自流。作為家長,我們需要設立底線,比如玩電子遊戲的時間不能超過一小時,或者不能做危險的遊戲。另外,在家裡,我們會放置很多玩具,適合孩子閱讀的書籍或者遊戲、撲克牌、跳繩、象棋等等,讓孩子隨時有充分選擇的空間。

有的時候,孩子不努力,只是沒有目標。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給孩子足夠的思考時間、選擇的餘地與空間,和他們平等耐心地交流,這些都可以幫助培養孩子的內省智能,幫助他們有目標有動力,併為之努力。

在教育領域工作二十多年,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個體,每個孩子的內心都有一顆獨特的種子。希望每一顆種子都能遇到合適的土壤和環境,能長成真正的自己。

以上只是我作為母親和大學老師對內省智商培養的一家之言, 決不是培養的唯一途徑。各位讀者如果有什麼好的想法, 懇請能多多分享。

如何讓孩子朝著正確的方向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