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未來三年分別退出煉鋼產能1200萬噸、1400萬噸、1400萬噸

7月4日上午,河北省去產能調結構轉動能工作會議在石家莊舉行,會上印發了《河北省鋼鐵行業去產能工作方案(2018—2020)》,方案為河北省鋼鐵產業去產能立下目標:

2018年壓減退出鋼鐵產能1200萬噸,2019年壓減退出1400萬噸左右,2020年壓減退出1400萬噸左右,到2020年底全省鋼鐵產能控制在2億噸以內。河北省11家鋼鐵“殭屍企業”中尚未出清的3家企業,確保今年底前全部出清。到2020年,保定、張家口、廊坊實現鋼鐵全部退出,承德、秦皇島退出鋼鐵產能50%左右。到2020年,全省鋼鐵冶煉企業減少到60家左右,前15家企業產能規模佔全省的比重達到90%以上。

面對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面對鋼鐵價格高位運行的市場形勢,面對壓減正常生產裝備的嚴峻挑戰,唐山作為河北省去產能的主戰場,任務重,壓力大。唐山市市長丁繡峰在大會上說:“如期平穩完成500萬噸鋼、281萬噸鐵的任務,既是對我們責任擔當的現實檢驗,更是對我們加速轉型定力與能力的全方位考驗。”

作為河北省最大的國有企業,河鋼集團在轉型升級的道路上被委以重託。“河鋼集團決心在高質量發展的潮流之中勇當先鋒。”河鋼集團董事長於勇表示,要大力調結構使產品質量檔次顯著提升,到“十三五”末,

以高附加值、高技術產品為代表的品種鋼比例達到70%以上,實現由“鋼鐵製造商”向“鋼鐵材料綜合服務商”轉變。

武安是河北傳統的老工業和基礎原材料基地,以鋼鐵、焦化為支柱的縣域重型產業結構,現正處在“爬坡過坎、轉型升級”的關鍵期。武安鋼鐵去產能不同於其他區域,不僅產能基數大,而且都是民營企業,需全域統籌、通盤考量。

據瞭解,為確保化解過剩產能的任務順利實現,武安堅持按比例將壓減任務全面分配,採取建立政策獎補機制、構建縣級產能交易互助平臺等措施,探索出一條鋼鐵大縣“產能壓減、整合重組、退城進園”的多贏之路。2020年底前,鋼鐵行業高爐全部提高到1000立方米及以上、轉爐提高到100噸及以上,所有鋼鐵企業全部到距離城區較遠、資源配置科學的工業園區發展,主要汙染物排放指標優於超低排放限制要求,14家鋼鐵企業整合重組為5—6家鋼鐵企業集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