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本身就是一劑猛藥,你準備好服用了嗎?

《我不是藥神》本身就是一劑猛藥,你準備好服用了嗎?

《我不是藥神》本身就是一劑猛藥,你準備好服用了嗎?

只要平凡

張傑 - 只要平凡

《我不是藥神》本身就是一劑猛藥,你準備好服用了嗎?

從上影節開始,《我不是藥神》的口碑就陸陸續續放出,直到上週末開始的大規模點映,口碑已成井噴之勢,每天都被關於它的讚美之詞刷屏。黃渤都說,“感覺這電影上映了20多天一樣! ”

更別提昨天點映票房破億,豆瓣打出了9.0的高分,電影也麻利兒地提檔上映,這勢如破竹的架勢註定了它是一部近年的現象級影片。

到底是怎樣一部電影讓所有的觀眾都願意充當自來水?是否過譽?看完之後我終於找到了答案。

《我不是藥神》的本身,就是中國電影的一劑猛藥。

《我不是藥神》本身就是一劑猛藥,你準備好服用了嗎?

海報裡一張張開懷大笑的臉,看完電影之後再看,都能哭出來

在各類商業電影變著法地淘金,影視劇裡營造一種虛假的浮華時,這部電影猶如一劑安定,讓我們看清生活的真實;也讓我們看到一些幕前幕後的電影人,在有意識地讓中國電影走向一個更好的階段。

《我不是藥神》有今天,是電影人和觀眾在彼此成就。

無論在看電影時你哭了還是沒哭,至少所有人都在電影裡看出了兩個字——“希望”。

原來我們在國內的銀幕上,還能看到這樣的電影。

1

題材本身就是一個奇蹟

印度神油店的老闆程勇無意中知道了這個商機,從一個交不起房租的商販,一躍成為印度“格列寧”的獨家代理,大量採購藥品走私到中國以5000的售價賣給白血病患者們。但他在收穫鉅額利潤的同時,不僅侵犯了正版藥商的利益,也觸犯了法律,於是面臨著一場關於救贖的拉鋸戰。

《我不是藥神》本身就是一劑猛藥,你準備好服用了嗎?

有人說它是中國版的《達拉斯買傢俱樂部》,但其實這部電影是改編自一箇中國真實的社會熱點事件,程勇的原型是一位叫陸勇的白血病患者。

《我不是藥神》本身就是一劑猛藥,你準備好服用了嗎?

他因負擔不起高價的“瑞士格列衛”,四處尋藥發現了印度仿製藥,併為白血病病友們代購,後來因涉嫌銷售假藥被拘捕。最終一千多名病友聯名求情,檢方宣佈不予起訴,陸勇無罪釋放。

這樣一個反映社會問題的事件能被拍成電影,在題材上本就是一個突破。

《我不是藥神》本身就是一劑猛藥,你準備好服用了嗎?

它觸及了民生最敏感的醫藥問題,有一定的創作難度和風險,容易引發社會爭議,名字也經歷了從《印度藥神》、《中國藥神》到《我不是藥神》一波三折的過程。

這部電影能上映,我真的非常感激,感謝這個題材被髮掘,感謝這些電影人迎難而上,在用心給觀眾帶來好的作品。

2

是誰創造了“藥神”?

《我不是藥神》本身就是一劑猛藥,你準備好服用了嗎?

身為這部電影監製的徐崢和甯浩,近年來參與了很多不同類型的電影,徐崢監製的懸疑電影《幕後玩家》、奇幻愛情喜劇《超時空同居》,甯浩“七十二變電影計劃”裡監製的《繡春刀2》等等,到這部現實題材的《我不是藥神》,他們都在扶持著新人導演不斷地嘗試和探索。

《我不是藥神》本身就是一劑猛藥,你準備好服用了嗎?

電影裡沒有流量鮮肉演員,但主演們的演技完全對得起這部好劇本。

從徐崢變成山爭大哥來說,就知道一部好的電影不需要流量演員來成就,相反它會成就演員的人氣和流量。

《我不是藥神》本身就是一劑猛藥,你準備好服用了嗎?

週一圍飾演調查這起印度仿製藥案件的警察,黑夾克加大背頭襯得更加帥氣,同時性格 “外冷內熱”,表現出了身為執法者的動容。特別是親身見到了病患的苦難之後,向上級說“這案子我辦不了”,整個人都在發光。

《我不是藥神》本身就是一劑猛藥,你準備好服用了嗎?

《我不是藥神》本身就是一劑猛藥,你準備好服用了嗎?

譚卓,塑造性特別強的女演員,之前在《暴裂無聲》裡飾演村婦就對她印象深刻。這次她飾演為了女兒治病不惜委身風塵的鋼管舞女郎,不擅跳舞的她苦練鋼管舞,演出了一個臺上嫵媚臺下堅強的母親形象。

《我不是藥神》本身就是一劑猛藥,你準備好服用了嗎?

和徐崢的那場親密戲,分寸感把握得尤為恰當。

《我不是藥神》本身就是一劑猛藥,你準備好服用了嗎?

飾演牧師的楊新鳴,一口一句“願主保佑你“承擔了電影中大多數的笑點,諸不知60歲的他為了貼近角色苦練英語,逐字背誦大量的英文臺詞。

《我不是藥神》本身就是一劑猛藥,你準備好服用了嗎?

當然最讓我驚豔的是王傳君,為了演出白血病患者的病弱,每天跳繩8000個減重20斤,在鏡頭中瘦到脫相,讓我看到了對於成為一個優秀演員的選擇和決心。

直到我那一場電影散場走出了1公里之外,還聽到有人在誇獎王傳君的演技,多想讓他聽到這些讚美之詞。

《我不是藥神》本身就是一劑猛藥,你準備好服用了嗎?

正因為這些演員塑造出了一個個有血有肉、與人物氣質符合的群像,將角色牢牢立住,才能如此輕易地打動觀眾。

3

電影就是一顆藥

《我不是藥神》能被男女老少通吃,大概也要得益於它喜劇的外衣,徐崢的金字招牌加上前期的宣傳一直都是走喜劇路線,直到電影放映,觀眾才醍醐灌頂,竟然哭慘了?

將現實題材以商業類型電影的方式呈現,就像把藥粉包裹在藥衣之下更易入口,這一做法無疑是聰明的。

《我不是藥神》本身就是一劑猛藥,你準備好服用了嗎?

電影前半段荒誕幽默,娛樂性高,後半部分開始沉重悲情,在這種黑色幽默下讓觀眾笑中帶淚,悲切中又治癒人心。

對於這個可以煽情的題材,鏡頭語言卻始終是比較平實而又冷靜剋制的,但帶來的效果非常地真實震撼,能夠引起強烈共鳴。

《我不是藥神》本身就是一劑猛藥,你準備好服用了嗎?

真實在於對底層人民的刻畫十分生活化,每個人都是上有老下有小,即使沒有被病痛和貧窮折磨,也有著各自的軟肋。

大白話的臺詞也直戳人心,

“我吃了三年的藥,把房子吃沒了。”

“我不想死,我想活,行麼?”

“誰家還沒個病人了?你就能保證你不得病嗎?”

“他才20歲,他只是想活著,他有什麼錯?”

《我不是藥神》本身就是一劑猛藥,你準備好服用了嗎?

程勇在法律和道德之間的兩難,警察身為執法者的惻隱之心,病患的求生欲,這些矛盾和困境都帶給了我們震撼。還有程勇從以賺取利潤為目的,到後來冒著風險無私為病患代購;唯利是圖的假藥院長張長林,最後即使能減刑也沒有在警察面前供出程勇。

可以制定的是規則,不能框定的是人心。

這也是電影中向我們展現的,最為動人的一面。

4

一些還想要說的話

寫到這裡,電影票房已經破2億了。可以預料的是,接下來會有更多的讚美和票房收益等待著它,已經不需要我再過多地推薦。

其實我有多高興看到它,就有多高興看到大家喜歡它,因為喜歡,能促使更多的電影人去做這樣的電影。

但同時,我不希望這部電影被封“神”,不希望它是一個頂端,而是一個開端。

《我不是藥神》本身就是一劑猛藥,你準備好服用了嗎?

陸勇事件後,“瑞士格列衛”被納入醫保,實際進口的抗癌藥全部實現了零關稅。電影見證了中國的變化,同樣在這部電影之後,我們也不會再羨慕韓國、印度有反映社會現實電影,我們會在自己的大銀幕上看到更多這樣的作品。

還沒看到電影的觀眾,我也希望你們能忘掉這些讚美之詞,單純地去看這部電影。

它不是奧斯卡最佳影片,只是我們每個人平凡的生活。

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去好好享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