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連《我不是藥神》都不推薦,要這個號還有什麼用!

就是希望,能遇到像《我不是藥神》這樣的華語電影出現。

然後,盡我最大的能力,儘可能的,把電影推薦給所有人。

如果恰好,真能影響到一些人,為影片貢獻些許能量,那也是我最開心的事情了。

如果連《我不是藥神》都不推薦,要這個號還有什麼用!

是的,我喜歡《我不是藥神》,強烈想把影片推薦給所有人,並希望影片的票房表現能更好一些。

與最近那些在微博、朋友圈以及豆瓣瘋狂安利這部電影的那些朋友一樣。我們都知道,這樣的華語電影,確實非常難得。

是是是……如果將影片放在好萊塢,或是對比國外很多成熟商業片,《我不是藥神》算不上十足突出。

沒錯,它只是一部商業片,並些許觸到了些社會話題。沒錯,它尚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不過,這些都並不重要。

如果你也一樣,是一個每天被各式浮誇華語院線片轟炸的可憐觀眾,就該知道《我不是藥神》的可貴之處,以及它的難得之處了。

毫無疑問,在華語院線片裡,這樣的電影是少見的,更是稀缺的。哪怕,它只是往前走出了一小步,對華語電影,仍是彌足珍貴的。

如果連《我不是藥神》都不推薦,要這個號還有什麼用!

這種難得,不僅是影片試圖以更生活、更真實的方式走向觀眾。還在於,它的表述方法是很商業的、很類型片的、是可看度非常高的。

而這,才是我更看重本片的原因。

華語電影不僅需要人文關懷與社會關注,更需要精彩的表達方式與緊張又充滿吸引力的敘事方法,可以讓觀眾能堅持完90分鐘或兩個小時,這才是一部成熟的商業片該有的。

這樣的話說起來很容易,但在當下華語院線片中,能具備上述幾點的影片,還真不是特別多。

如果連《我不是藥神》都不推薦,要這個號還有什麼用!

這也是我力挺《我不是藥神》的原因,精彩的故事,關注社會話題的主題,一群出色的演員,再輔以適當的煽情與喜劇元素。

這樣的電影,是理所應當受歡迎的。

好的電影,尤其是好看的電影,就應該大賣啊!尤其是,我非常希望這樣的電影能更多一些,更賣一些。

畢竟我們已經眼看著太多爛片大賣了,不還是無能為力。如今看到真正尊重觀眾的好電影,卻又拘謹和保守起來。

這不對嘛,該誇的時候,就該死命的誇。讓今後的電影製作者,知道什麼樣的電影才是觀眾真正喜歡的,想要掏錢買票去看的。

如果連《我不是藥神》都不推薦,要這個號還有什麼用!

想到前幾天重看《藥神》,發現就連我這種小地方的影院,都接近滿場。而且,觀眾難得無一退場,甚至在電影結束出字幕之後,還都安安靜靜在看字幕,這種場面實在是太少見了。

在以往,恐怕電影還沒結束,很多人就已經落荒而逃了。

這就是好電影該有的待遇嘛!

還記得第一次看《我不是藥神》的時候,特別羨慕導演文牧野。羨慕他第一部電影就能遇到這麼好一個題材,又有甯浩與徐崢兩位行業經驗豐富的大佬監製,還有王傳君、譚卓、章宇、楊新鳴、王硯輝、週一圍等一批優秀的演員加盟。

對新導演來說,這實在是太幸運、也太難得的事情。

當然,文牧野導演本身他也非常優秀。

如果連《我不是藥神》都不推薦,要這個號還有什麼用!

《我不是藥神》的魅力首先在於,這是一個充滿傳奇色彩、又特別有爭議的故事。雖然很多人會將之與《達拉斯買傢俱樂部》相比較,但是,你們一定要明白,藥神首先取材自內地真實發生的陸勇案,是真真正正的真實事件改編。

尤其是,相似的故事,放在中國會更讓人有共鳴。

如果連《我不是藥神》都不推薦,要這個號還有什麼用!

藥神難得的還有:它不再精緻、不再空中樓閣,而是將視角放置於一群普通的小人物,底層的、土裡土氣的,卻非常親切和真實。

就好像徐崢的角色,在一開始會讓觀眾覺得有些屌絲,也有些貪婪和自私,就是這樣一個小人物,卻開始做出一些讓人感動的事情。把人物從高高的地方降下來,讓他落在生活裡,自然覺得親切。

當然,這也得益於徐崢出色的表演。毫無疑問,這個角色又將是他的一個經典角色了。

如果連《我不是藥神》都不推薦,要這個號還有什麼用!

就像導演之前說過的,影片在角色設置上,有意兼顧各個階層:底層、城市中產、牧師,小孩、男人、女人,也希望借之去輻射到更多社會階層,也讓這樣的電影更具代表性。

以小人物為主角,使得電影更有生活氣,看起來更有生活實感。

同時,正是這些不起眼的小人物,在關鍵時刻,卻變成了平民英雄。

如果連《我不是藥神》都不推薦,要這個號還有什麼用!

《我不是藥神》在製作過程中,借鑑了很多類型片元素。幾個主要角色正式相遇、組隊,並且意氣風發的一起走私藥物那部分(以一首歌串聯起來)。很顯然,是用了俠盜片的方式。

如很多俠盜片處理的俠盜英雄一樣,幾個角色相遇、成為夥伴、各司其職並完成任務。而俠盜片的處理方式,也等於讓他們告別普通人身份,過渡為平民英雄。

如果連《我不是藥神》都不推薦,要這個號還有什麼用!

如果以火鍋局為界限,影片大概可以分為兩部分,前半部分偏俠盜和小人物喜劇;後半段則是更多社會關注與煽情戲了。

從觀感上,後半段會更多人印象深刻,因為更感人,也很多人落淚。就像老太太在裡面那場煽情戲,也是全片的大淚點,因為,它觸到了每個人最無奈的地方。

無論再怎樣優秀,總有遭遇疾病的時候,相似的經歷,讓很多觀眾感同身受。

而關於窮病的論述,則更能戳到很多人心裡。

這一切的痛苦與無奈,很多時候,其實都是因為窮這個字。

如果連《我不是藥神》都不推薦,要這個號還有什麼用!

第一次看《我不是藥神》的時候,最大的感受其實是荒誕感,整個故事都非常的荒誕,讓人生氣,又氣到無奈得想笑。

因為,這個世界最荒誕在於,越貼近真實,真實越荒誕。

就像一個明明是為賺錢,而且要賺十倍(500賣5000)的奸商,卻被一群人奉為神明,這本就非常荒謬。而荒誕背後,還有更荒誕的事情,因為其他藥更貴啊,所以賺得少的人就是神了!那麼,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呢?荒誕背後的故事就有意思了。

如果連《我不是藥神》都不推薦,要這個號還有什麼用!

藥神難得之處是,它試圖去觸碰到一些真實的生活邊界,並以非常類型片的方式呈現,好看,適當的有深度,有出色的表演,以及感人的元素。

對於華語商業片,我們還能要求什麼呢?

如今,本片豆瓣評分也達到9.0分。雖然,仍會有人覺得這個評分虛高。但是,一定要明白,豆瓣都有那麼多電影和劇集評分虛高了。《我不是藥神》9.0分,又有什麼不合理的地方呢?

如果連《我不是藥神》都不推薦,要這個號還有什麼用!

由衷希望,每部華語商業片,都能做到這個樣子。好看、又有味道,可以讓觀眾打心底想去為它鼓掌、叫好,全心全意去支持它。

都能那樣的話,華語電影可真就有希望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