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院负责人就成立本科生院和书院答记者问

一、成立本科生院和书院的背景是什么?

答:首先,为了西电和西电人的未来。进入国家一流大学建设序列是西电人共同梦想。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本质职能,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本。今年1月召开的学校十二次党代会上,提出了重组优化本科生培养管理和服务机构,探索成立本科生院、试行书院制的目标任务。在刚刚召开的新时代高等教育工作会议上,陈宝生部长用16个字高度概括了本科教育中的战略地位:“高教大计,本科为本;本科不牢、地动山摇”,要求“内涵发展要更深一点、领跑发展要更快一点、公平发展要更实一些、变轨超车要更坚定一点、创新发展要更紧迫一些”。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是学校建设特色鲜明一流大学的基点。成立本科生院,就是为了聚精会神,建设一流本科教育。

其次,应对新时代教育生态的三大挑战。一是人才培养理念与目标的挑战。信息时代,知识更新周期急剧压缩,更加呼唤以能力为先的“价值观+能力+知识”型人才,以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工科,倒逼高校进行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和流程再造,完成学科交叉融合、跨界培养的教学形态转变,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通。面对新一轮本科教育改革,适应新形势,满足新需求,我们早改早主动,早改早受益。二是教师教育教学的挑战。新时代的教师不再是以往单纯的教书匠,而是要变成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导学者、教育教学的创新者和研究者,要学会灵活运用新的工具和资源,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创新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及时转变应对,才不会被社会淘汰。三是院校治理结构的挑战。信息化的大数据时代,大学的管理与治理同样需要发生化学变化。随着高考改革和全国大类招生的推进,学校的管理与服务能否跟得上时代,迫切需要我们构建与新时代相匹配的治理体系。

第三,续写西电人才培养特色。“西电现象”是西电最夺目的名片。学校一贯重视本科人才培养,重视红色基因的传承,重视“精专”的教育和知识技能扎实的传授。这是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优势。进入新时代,未来不是知识的竞争,而是创造力的竞争、是想象力的竞争、是智慧和体验的竞争,是领导力,担当力,责任的竞争,是独立思考的竞争。信息化时代的教育不仅仅为学生搭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能力、决策能力、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要革新教育观念,构建信息化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模式,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模式。成立本科生院,就是为了加快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续写西电人才培养的新时代篇章,这是西电人共同的使命与担当。

基于以上考虑,从建设新时代一流本科教育的战略目标出发,从构建与21世纪相匹配的教育形态出发,从巩固西电特色和优势出发,学校成立了本科生院和书院。

二、本科生院的具体建设目标是什么?

答:本科生院力图实现“三个打通”。

一是打通学生的价值、知识与能力;二是打通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实践教学等育人边界;三是打通“教”与“学”,在融通的教育中实现“用知识体系教、用价值体系育、用创新体系做”。

为此,本科生院建设目标是以智能信息化为手段,通过结构重组、流程再造、生态重构,构建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一体化的一流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一流本科教育。

三、书院制的内涵是什么?

答:书院制采用住宿式,通过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住在一起,加强交流沟通,集中感受、接受相关的思想教育、文化熏陶、素质拓展等。

书院具有5大功能:一是学生学业导学,书院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由导师组建导学团队,开展学业指导;二是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由书院辅导员负责实施,提升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三是学生素质拓展,由书院素质拓展中心负责实施,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和职业能力;四是学生事务服务,按照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原则,提供全方位、全程事务服务;五是书院文化建设。

书院以学生素质和能力发展为中心,以服务、教育、拓展中心为依托,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形成“辅导员作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学业导师作学生的引路人和指导者、优秀学长作学生的帮扶者和助航员、优秀同学作同辈成长护航员,任课教师教学团队做好学习辅导和学业领航、教务员做好教学组织和学籍管理、管理员做好生活服务和后勤保障”全员育人格局。

四、本科生院、书院职责是什么?与学院相互关系如何?

答:本科生院领导书院、指导学院,三方均为实体。

成立本科生院不是叠加了一级管理层级,只是为了便于教育教学一体化,而将原来相关的职能部门融合在一起。本科生院是一个职能部门,主要职能是出方案、定标准、强监管、做服务。学院本科人才培养原来要面向教务、学工、团委、双创学院等多个职能部门,现在面向的是本科生院一个部门。

书院和学院是协作关系。书院负责1-4年级本科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事务服务和素质拓展;负责1-2年级的通识教育教学组织;负责本科生辅导员和学业导师的管理考核。学院负责1-2年级本科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全面负责高年级专业教育教学;向书院配备本科生辅导员和学业导师,协助书院做好学生教育管理。

五、学校的大类培养与学院、专业的关系是什么?

答:学生4年教育服务在书院、2年专业教学在学院。新生进入大学,经历两年适应养成教育阶段,可以形成较为成熟的大学观。学生会更加清晰认识自己的兴趣和需求,会更加清晰认识适合自己的专业和学院,会更加清晰规划好未来发展方向。这种基于自我认知的学生自主选择所产生的学院、专业归属感会更加持久。同时,师生间建立的新型导学关系会成为联通学院、专业与学生学术、情感交流的纽带。

六、学校的改革能够给学院、学生、教师分别带来多大益处?

答:一流本科教育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自我发展。显著表现就是学生发展有充分的自主选择权。学生选学院、选专业,教师挂牌上课,学生自主选课,由“我教什么你学什么”的“卖方市场”向“你学什么我教什么”的“买方市场”转变,反映的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本质上,一是把办专业转变为办好专业,促进各学院、专业对标一流、形成品牌;二是把讲门课转变为讲好课,促进教师提升能力、提高质量。通过改革,学院本科专业建设水平大幅提升,老师教书育人能力显著提高,学生获得的“价值、能力、知识”体系科学合理,“学院、老师、学生”三者就都是受益方。

七、实行通识教育后如何进行教学组织?

答:通识课程教学以课程为单位组织,老师挂牌开课,学生按培养计划自由选课。

本科生院依据学生基本素养和能力要求,按照教育教学一体化培养要求,制定并公布通识教育培养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资源和开课老师及授课时间。

学生入校后,依据通识教育培养计划,并参考学校各专业培养计划,在导师的指导下确立学习计划,通过教育教学信息管理系统(选课)按照公布的课程资源和每周开课时间选择课程和老师,并按照要求上课。

开课老师按照教学计划,开班授课,开展理论和实践的导学活动以及学习辅导等。各开课学院按照教学大纲督查教师上课情况。本科生院质监中心对教学情况进行质量监控、考核和评价。

开课学院牵头负责组织课程考试。本科生院和书院负责考务协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