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常识|内蒙古马头琴

马头琴,蒙语称为“morinhuur”,因琴头雕饰马头而得名。《清史稿》载:"胡琴,刳桐为质,二弦,龙首,方柄。槽椭而下锐,冒以革,槽外设木如簪头似扣弦,龙首下为山口,凿空纳弦,绾以两轴,左右各一,以木系马尾八十一茎扎之"。由于流传地区的不同,它的名称、造型、音色和演奏方法也各不相同。在内蒙古西部地区称作“莫林胡兀尔”,而在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盟、哲里木盟、昭乌达盟则叫做“潮尔”,还有“胡兀尔”、“胡琴”、“马尾胡琴”、“弓弦胡琴”等叫法。

民族常识|内蒙古马头琴

蒙古族马头琴历史悠久,在蒙古族形成时期,马头琴就已存在。马头琴的由来据说是一位牧人想念死去的小马,于是用小马的腿骨作为琴柱,小马的头骨作为琴筒,马尾做成琴弦,最后将仿制小马的样貌雕刻的木制马头装在琴柄顶端,故得名马头琴。马头琴独具特色的演奏风格充分展现出了蒙古族的文化风情与蒙古族人民的豪爽性格。

民族常识|内蒙古马头琴

马头琴是一种演奏技巧颇为复杂的乐器,必须注意各部位正确的互相协调,用弓时右手持弓法虽与二胡相似,但却有差别。由于马头琴是多股尼龙弦,右手要使马头琴发出纯正的乐音,所需的力气要比二胡大的多,同时需要无名指和小指施加不同的压力。

马头琴演奏技法目前普遍采用以“单音演奏法”为基础的方法。由于左手中指的运用,给演奏者提供了技术上的方便,尤其在快速演奏时,更显示出它的优点,同时还吸取了“土尔古特演奏法”和“科尔沁演奏法”的一些优点。既能保持其清楚干净的特点,也能保持其独特的音色,既能不失风格地演奏传统乐曲,也能独出心裁地演绎现代乐曲,大大丰富了马头琴的表现能力。

民族常识|内蒙古马头琴

2001年8月,在呼和浩特举办的国际马头琴艺术节上,齐·宝力高率领1000多人演奏《万马奔腾》,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2005年6月2日,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蒙古族马头琴音乐也被列入其中。2005年8月,当这首气势磅礴的《万马奔腾》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奏响时,在场的观众都被深深震撼了。2008年8月8日,齐·宝力高带领80名马头琴手共同演绎的《万马奔腾》,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亮相,再次向全世界展示了马头琴艺术的魅力。马头琴原是蒙古族众多乐器当中普通的一件,但是经过20世纪五十年代以桑都仍和张纯华为代表的马头琴演奏家和制琴家的共同努力,马头琴逐渐完成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蜕变,而且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成为蒙古族传统音乐文化的象征和标志。


56个民族非遗传承保护推广中心位于天津市津南区葛沽镇,由天津荣程集团投资建设,其采用全景式输出中华民族非遗文化生活化、场景化的生活方式,它的建成,吹响了荣程文化战略转型的号角,以“生命、生活、生态”为发展核心,承载着挖掘、传承、记录、弘扬的使命,形成全行业与荣程集团共和、共生、共享、共赢、共荣的高度认知共识和文化行业高地。

民族常识|内蒙古马头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