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到底哪個對於經濟的衝擊更大?

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到底哪個對於經濟的衝擊更大?

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是我們經常聽到的兩個詞語,他們都與經濟息息相關,那麼什麼是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呢?

通貨膨脹在現代經濟學中意指整體物價水平上升。一般性通貨膨脹的表現為貨幣之市值或購買力下降。

通貨緊縮市值市場上流通貨幣減少(M2減少),人民的貨幣所得減少,實際購買力下降,影響物價至下跌,造成通貨緊縮。

從表面上來,通貨膨脹最直接的表現就是貨幣的購買力下降,錢越來越不值錢,東西越來越貴;而通貨緊縮則相反,物價下降,貨幣的購買力上升,東西越來越便宜。從表面上來看,好像通貨緊縮對於普通人更加的有優勢,但是真的是如此嗎?

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到底哪個對於經濟的衝擊更大?

其實,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對於經濟的發展來說都是有著很大的影響的。

首先,惡性的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對於經濟的衝擊都非常的大,惡性的通貨膨脹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委內瑞拉,經濟陷入了惡性的通貨膨脹,委內瑞拉的法定貨幣大量的發行,人們的收入遠遠趕不上物價上漲的速度,委內瑞拉的法定貨幣大幅貶值,導致了居民不信任本幣,開始尋求兌換其他國家的貨幣(主要是美元)來維持自己的財富,而兌換成為美元之後,很多人並不信任本國貨幣,除非確有必要,否則並不願意購買商品,社會購買力萎縮,而社會購買力萎縮也引發了一連串的反應,需求不足、商品積壓、生產下降;而在這個時候,人們也更願意把資金投向可以跑贏通脹的資產上邊,對於生產性投資的意願減弱,整個國家經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惡性通貨緊縮造成的後果也是很嚴重的,在惡性通貨緊縮的場景下,人們更願意持有貨幣,畢竟物價是在一直下降的,對於買到手就大幅貶值的商品來說,很多人更願意等待物價的進一步下降,於是整個社會投資需求低落,失業率增高。最典型的就是美國20世紀初的經濟大蕭條,市場上滯銷的農產品、初級工業產品越積越多,甚至出現了牛奶多的倒入河裡的景象。

那麼,溫和的通貨膨脹和溫和的通貨緊縮是不是就比較好呢?從短期來看,溫和的通貨膨脹和溫和的通貨緊縮對經濟的影響都有限,但是,從長遠來看,溫和的通貨緊縮遠比溫和的通貨膨脹帶來的影響要大。貨幣本身是不具有價值的,他的價值是背後的政府和央行對其賦予的流通價值,如果貨幣不流通,他就僅僅是作為一張紙而存在的。所以政府和央行造錢的目的是為了讓他們流通,增加社會的總產出,也就是GDP的增長。

我們現在來假設一下,現在我們處於一個溫和通脹的社會下,通脹率為3%,而同期銀行利率只有2%,那麼,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都要做出一個叫做Liquidity Hoarding(流動性囤積)的權衡。因為在這個情況之下,錢存在銀行是會貶值的,所以我們就要權衡,是把錢放在手裡還是花出去。由於通貨膨脹,自然是花出去或者投資出去更好,但是由於又需要保留一點現金在手裡,以備不時之需,所以就要權衡保留現金和把錢花出去的最佳點在哪裡。政府和央行就可以利用這個情況,來調節預期通脹率,使得社會上的流通資金比例達到一個符合預期的比例,使得消費和投資保持一定的水平,社會經濟整體向上發展。

但是如果是通貨緊縮的社會,情況就大大的不一樣了,通貨緊縮意味著如果人們大量持有現金,持有的時間越久,能買的產品就越多,哪怕只有1%、2%的通貨緊縮,長期來看造成的後果也是非常嚴重的,特別是對於一些高價值的產品來說,一兩個點的波動就會有很大的價格差出現。人們在這個時候更願意進行儲蓄,持有現金,而不願意消費和投資,這樣對社會的整體發展會產生很多的負面影響。這個時候,儘管短時來看,大家的錢都更值錢了,能買的東西越來越多,但是人們會減少消費慾望,以期在將來用更少的現金購買更多的商品。這種無風險的投機長久的保持下去也會造成商品購買需求下降,供大於求的時候企業就會減少生產,失業率就會增加,整個社會經濟陷入不活躍狀態,甚至有進入大蕭條的風險。

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到底哪個對於經濟的衝擊更大?

中國大部分人都沒有經歷過通貨緊縮的時代(雖然90年代末有過一段時間,但是大部分人都沒有受到影響),所以對於通貨緊縮的感受並不深刻,而對於通貨膨脹的感觸較為深刻,相對於通貨緊縮更加的對通貨膨脹感到恐懼。其實,通貨緊縮要比通貨膨脹對經濟的衝擊大的多,最好的經濟形態,應該是一個高增長,低通脹的社會(在高增長下,不通漲是不可能的),這樣,人們的生活水平才會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