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往事,你知道多少?

【题记】铜川市四号信箱(762厂)简介:

原铜川四号信箱(762厂)位于陕西省铜川市马勺沟(铜川市印台区金锁关镇纸坊村附近),于1965年起在此建厂创业。

当时的马勺沟位置偏僻,人烟稀少……但是,无论生活怎样艰苦,他们为中国的广播和电视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陕西最早的金凤牌电视机就出自这里,70年代大功率的对台广播也出自这里……90年代铜川信箱单位纷纷撤离。1985年整体搬迁到咸阳。

到咸阳后,四号信箱和陕西彩色电视机厂、陕西秦川拖拉机厂合并成立陕西广播电视设备厂,代号仍使用国营762厂,非官方名字:如意电视机厂,生产如意牌电视机和广播发射机、电视发射机,后来更名为“如意电气总公司”,并将部分厂房、设备和人员出租给康佳……现在,陕西广播电视设备厂已经破产,康佳仍然在陕广的厂房里继续生产着。

762厂,这个为中国的广电事业和远洋导航作出巨大贡献的大型国营企业已成为历史。

2015年11月2日,我和爸爸重游了铜川马勺沟762厂旧址。

这次重游,我已计划了很久。半年前,当我第一次把这个想法告诉爸爸时,他很激动。是啊!爸爸对铜川有着深刻的记忆,因为他1969年大学一毕业就分配在那里工作,直到1980年才调回西安,在那里整整待了10年!而我,对那里也有着深刻的记忆,因为在我5、6岁时,曾两次随爸爸去过那里,前后待过半年时间……如今,离开那里已经35年了!

我这个人是从来“不打无准备之仗”的,这段时间忙里偷闲,上网搜集了一些“铜川市四号信箱”的资料,为出行做了些准备;同时,我这个人也是拖沓的,倒的确是因为最近太忙了,所以重游计划一直没能实施……眼见11月份爸爸的生日就到了,而且再拖延天就该冷了……于是下定决心,定好日期:11月2日(星期一)旧地重游,权把这次怀旧旅行当成送给爸爸的生日礼物吧!

铜川往事,你知道多少?

上午八点多出发,驱车从西安北郊上高速一个小时,到达铜川。

一晃35年过去了,我和爸爸都是35年间第一次再去铜川,因此路都不熟。下高速路之后,停车问了当地人,并开启了导航,才大致了解该怎么走。爸爸开始问路时,一直把铜川老火车站作为一个地标,因为他几十年前一般都是乘火车来往于西安和铜川之间的……但是,得到的消息是老火车站早就已经停用了……此时,我抛出我搜集的资料:地点大致在通往金锁关方向的210国道附近,地名叫——纸坊村。爸爸说,正是那个地方!

铜川往事,你知道多少?

依次穿过铜川市新开发区、老城区、铜川北关,上了去往金锁关方向的210国道。国道上,来往的多是运煤炭和砖瓦的大货车……一边小心地开车,一边心里疑惑起来。毕竟,有件事我和爸爸心里都拿不准: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当年的那些老厂房如今还存在不存在了呢?

沿着210国道,终于到了马勺沟口,旧厂址的所在地——铜川市印台区纸坊村。爸爸说,这里的面貌与从前大相径庭,除了远处的小山岗和过去一样,其余的什么也认不出来了!纸坊村里,已经盖起了很多的红顶房屋……我把车停在路边的空地上,和爸爸一起下车打听。打听了几家,都说不知道。也难怪!因为老厂搬离这里已经有30年了,必须得找年纪大一些的人才能打听到。

爸爸去100米开外的另一户人家打听,我远远看见已是古稀之年的他,很认真细致地向一位老者询问着,头顶的白发在风中微微飘动着……这种对故旧所持的依恋情结很让我感动。毕竟,那些曾带给我们很多记忆、很多往事的地方,一定也会带给我们很多的感慨!怀旧思故,人之常情也!

铜川往事,你知道多少?

终于打听到了!于是,开车从一个不起眼的坑洼便道进去,一眼就看到那座似曾相识的小石桥……此时,记忆的闸门仿佛一下子就开启了——没错,正是这个地方!

通过小石桥,又绕过一道弯,我和爸爸都更加兴奋了起来:我们看见了工厂的大门,并且依然还是当年的样子!紧挨厂门左边的是礼堂,礼堂山墙上还贴着一幅广告,看来附近有一家养狗厂。

铜川往事,你知道多少?

进了厂门,路边是工厂礼堂。这时,我们发现它和整个工厂一样,早已残破荒芜不堪!找到老厂区的兴奋之后,心中还是泛起了一丝淡淡的失落。

想当年,这里是开职工大会、演出话剧和放电影的地方。记得有一次爸爸带我在这里看话剧,只有5岁的我根本看不懂。但我至今仍然深刻记得一个情境:礼堂里,坐满了近千名职工,黑压压的一片;舞台上,整齐的大红褶皱幕布被灯光一照,鲜艳耀眼得很!

铜川往事,你知道多少?

顺坡而上,紧邻礼堂的是职工食堂。食堂的第一层,有一半位于坡路地面之下,要下几阶台阶才能到达一楼大厅。当年的厂区,是按照“备战备荒”的原则建在铜川山沟里的,没有多少平地,所以很多楼舍只能因地制宜,依据山势而建。当然,山坡上还有很多窑洞,是带家属职工的住家户。

铜川往事,你知道多少?

这是食堂一楼大厅的门。当年,门里的大厅中有十几面连着小圆椅子的金属大圆桌。每次,爸爸带我去食堂吃饭时,我一进食堂就能闻见那股浓重的食堂味儿!要说我人生第一次知道了到什么叫“食堂味儿”,应该就是那个时候吧!

这是我在厂区里最喜欢来的地方之一,因为这儿有好吃的红烧肉,味道和家里做的绝对不一样!

我第一次随爸爸来铜川厂区的时候,已是七十年代末,物质条件已经比爸爸形容他刚毕业工作时的情形要好了许多。当年作为一个孩子,我会处处受到优待!记得在食堂吃饭时,爸爸的同事们常会把刚买的鸡腿夹给我吃。

铜川往事,你知道多少?

过了食堂,是难得的一片开阔地。我们一眼就看到了过去住过的职工宿舍楼——锅炉房烟囱后面那几栋二层小楼。宿舍楼后的开阔地原来是个灯光篮球场。现在,这里有一家造防火砖的建材厂,球场成了建材厂堆放成品的场地。

铜川往事,你知道多少?

此时已近中午,迎着小山岗上耀眼的阳光,我和爸爸踏着满地的防火砖灰渣,准备去宿舍看看。

铜川往事,你知道多少?

我和爸爸住过的这栋宿舍楼还是原来红砖外墙的样子,一点也没变。只是,看来这里早已不住人了,所有的窗口都已经拆掉;一层第一间宿舍的墙也挖坏了;过去常走的简易楼梯已经断裂……我和爸爸是从宿舍楼另一侧的楼梯上楼的。

铜川往事,你知道多少?

和前一栋宿舍楼呈“八”字形对称的是女工宿舍,也已经废弃,门前长满了荒草。

铜川往事,你知道多少?

虽然已经废弃破败,但能看出来:当年盖楼用的红砖质量很好!

铜川往事,你知道多少?

宿舍楼走廊里,过去的墙皮、墙灰早已脱落殆尽。爬上二层,右边第一间就是我和爸爸曾经住过的宿舍房间。

当时,妈妈在西安工作,爸爸在铜川工作。爸爸和一些家在外地的单职工,都住在厂里的职工宿舍。我平时和妈妈待在西安,来铜川爸爸这里的半年,就和爸爸一起住在这里。

铜川往事,你知道多少?

当时,每晚宿舍楼都是最热闹的地方。因为我是小孩,随便就可以到各间宿舍串门。看看这间的大伯伯在下棋,蹭蹭那间小叔叔的零食……这张是对门宿舍窗户看到的部分厂区:近处带三个烟囱的是职工食堂,紧挨着的大屋顶的那栋就是礼堂。远处山坡上的四层、两层小楼是家属楼。

铜川往事,你知道多少?

从当年住过宿舍的窗洞望去:远处有小山;山下带柱子长阳台的二层小楼是家属住宅;现在堆放防火砖的平地,过去是个灯光球场,有时候有职工篮球赛……当时,可以趴在宿舍窗台上一边吃饭,一边看比赛。

铜川往事,你知道多少?

爸爸说,这排独立的小房子的第一间,过去是小商店,其余的是家属住房。

铜川往事,你知道多少?

出了现在已成建材厂的宿舍区。照片里这条路就是去往爸爸单位的惟一途径。我早上起床会比爸爸晚一些,先吃完爸爸一早从食堂打来的早饭,然后独自从宿舍出发,走上这条一、两里长的缓坡路,上了坡去爸爸单位找爸爸。

100米外,路右边经过的第一栋建筑是医务室小楼。

铜川往事,你知道多少?

走过医务室小楼回望,天仍然像原来那样蓝,过去的大杨树更粗壮了……

厂区的医务室,主要解决简单的伤病处理。记得,当时里面一共也没有几个大夫,但有我喜欢的漂亮护士。当时,我每天去爸爸单位时都会路过这座小楼,偶尔也会像个小大人似的进去转转。在这里,大夫护士给我吃过美味的大山楂丸。后来有一次接种疫苗,我在这里挨了一次针扎之后,就再也不爱去了……

铜川往事,你知道多少?

再沿坡而上走一会儿,就路过当时工厂的水源地。厂区就地取山下沟里的小溪水,净化后供给工厂各部门使用。那条小溪从山里涌来,一直通到厂区外的沮河。我还记得小溪里,是有不少小鱼小虾、青蛙螃蟹的。

现在,净水分厂早已废弃,就连下面小溪也干涸了。爸爸说,后来才查明这里的水质有问题,长期饮用会得地方病,以至于后期都是从山外用卡车运水回来供给职工饮用的……

此时,小溪对面小山上的草木已经开始变黄凋零,而山头上正午的阳光正在暖洋洋的照射下来……

铜川往事,你知道多少?

再走几步,坡旁是锅炉房。铜川是产煤的,计划经济时代好像也没有因为煤炭涨价而涨价暖气费一说。当时的暖气是福利,免费的。

此时,对面山上的阳光更暖和了。记得在马勺沟的时候,当年很多人家都有猎枪。山上有野兔,野鸡,黄羊,据大人们说早先还有狼,野猪什么的。

铜川往事,你知道多少?

路旁的某个车间厂房。自从整厂迁到咸阳之后,这里的厂区基本上都废弃了,现在只剩下一些空旷的厂房和断壁残垣。看着看着,爸爸感慨万千,我也是!

不过,我还记得坡旁有个车间的门口有棵苹果树,当年我在这里时,看到过它开花、结了些蚕豆大小小果子……那年秋天第二次和爸爸去铜川时,我还吃到过树上基本成熟的苹果。

铜川往事,你知道多少?

终于到了爸爸的单位——左边栅墙里是爸爸办公室所在的三层小楼。远处红色小楼是厂里的资料室和图书馆。

铜川往事,你知道多少?

这就是爸爸工作过的小楼,是当时工厂的设计所,也是我每天上午从宿舍出发的目的地。如今,看来它早已废弃了。

记得当年我来到这栋小楼上时,爸爸都在忙着工作,也没功夫招呼我,我只能自顾自的玩……当年的楼里,各房间都有很多我看也看不懂的电子仪器设备,也有很多爸爸的同事……现在回想,之所以当时我每天都爱来这里,也是因为作为大家喜欢的小孩,我受到了作为小孩所能受到的一切优待。优待的内容包括:叔叔阿姨们常给我好吃的;叔叔阿姨们总夸我聪明……还有一点就是:只要到了这栋小楼里,平时严厉的爸爸就再也不会对我发脾气。

爸爸说我当年很聪明,他的同事们也都很爱和我说话、逗我取乐……每当厂区周末放电影之后,我能向爸爸的同事们准确地宣讲出电影内容。有一次,在看过罗马尼亚电影《橡树十万火急》后,我甚至给叔叔阿姨们说出那电影里的主人公名叫——乌德雷亚。有一次,爸爸的同事,一个家住铜川市区的阿姨周末带我回她家玩,记得她家有个比我小两岁的弟弟……阿姨非常喜欢我,还给我和她儿子一人买了一把玩具手枪……

哦!转眼三十几年过去了,爸爸说现在很多过去的同事都已经失去了联系。那些叔叔阿姨们,你们在哪里?你们还好么?

铜川往事,你知道多少?

过了爸爸工作的小楼再上坡,就到了厂区的尽头。再往里走,就进山了,据说里面是个林场。斜坡路右边有块平地(现在种上杨树的地方),爸爸说那里是当年单位“备战备荒”种菜的地方,由职工轮岗值班照顾菜地。走到这里时,我和爸爸下车看了看山景,准备下山返回。

此时,午后的阳光很亮很暖,却一点也不刺眼。爸爸很感慨,说他真是没想到已经过了三十多年之后,还能再回到这里看一看过去工作生活过十年的地方!

是啊!当年爸爸大学一毕业就分配到这里的设计所工作,直到十年之后,我都已经开始上学时,他才调回西安,结束了和妈妈两地分居的生活。爸爸从二十几岁到三十几岁,人生中最宝贵的那十年都奉献在铜川“四号信箱”这个地方了!为国家军、民用无线电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这里,有过艰苦的奋斗,有过辛勤的奉献,也有过快乐的往事……转眼间,青春就过去了;转眼间,就成了古稀老人……

此时,我也为自己孩子时代的那些回忆感慨着;同时,也为自己能带爸爸重游这个有着我们铜川往事的地方而欣慰着……

铜川往事,你知道多少?

下山坡返回时,忽然注意到右边的那些报刊宣传栏还在!当年,橱窗里有报纸、宣传画、电影海报……

铜川往事,你知道多少?

快要出大门时,爸爸想下车再拍几张照片留念……在车里,我偷偷拍下了爸爸在拍照时专注的样子。

铜川往事,你知道多少?

在厂区待了两个小时,再一次经过小石桥准备返回时,我注意到沮河的小溪里仍然还有水!当年,马勺沟“三线”山沟里的小溪支路,最后都汇入这条小溪总路。水比现在要多得多,但却正好多到孩子们在小溪里玩时,家长基本不用担心安全问题的程度……如今,小石桥的栏杆已经破损,两侧栏杆外面,又加装了防护铁网。

这是铜川的一条小河,但却是爸爸和我记忆中的一条长河!走过这条记忆长河时,真是感慨万千!虽然过去了那么久,但我能记住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了!扑蝴蝶、粘知了、爬树掏鸟窝、下河摸鱼、捉螃蟹……虽然当时没有那么多物质上的满足,可那亲近自然。创造的能力和快乐是现在的孩子无法比拟的。

记得那年夏天,爸爸和一个叔叔在桥那边的小山坡上聊天,我和小朋友们在桥这边的小溪里玩……一不小心,我一屁股坐到水里,短裤湿透了。害怕爸爸训我,于是脱了短裤铺在大石头上晾晒,自己光着屁股在一旁等候……这件事爸爸至今也不知道,因为不一会我就晾干了短裤重新穿上了!

还有一次,是我第二次随爸爸去铜川时,也是爸爸办理好工作调动手续那一次。记得临回西安的那天上午,爸爸带我去小桥附近的一个同事叔叔家道别……我至今记忆深刻的事情是:那一天,叔叔把家里养的几只小鸡杀了做菜款待我们……叔叔家还有个比我小一岁的小妹妹。走的时候,我和爸爸已经过了桥,他们一家还隔着河远远与我们挥手告别,那小妹妹对我喊:“再见啦,下次再来铜川玩啊……”

是啊,我们的确是再一次回到了铜川,但却是在三十五年之后!真的是我们终于到了可以去回忆的年龄了吗?可为什么至今还能够让我们念念不忘的却总是那些已然久远的记忆和那些最普通平凡的人呢?此时,不知道爸爸在想些什么,我没有去问。因为,他有着他的记忆,我也有着我的记忆!

我这个那时的“学龄前小朋友”,如今除了那些不忘的记忆之外,也渐渐快到了需要去忘事的年纪。然而,一些往事的记忆却始终坚强倔强地存在于脑海之中,挥之不去,直到永远……

以下是我在网上搜索到的铜川市“四号信箱”废弃之后,不同时期拍摄的照片,看来也有不少人曾去那里旧地重游过,或自己去,或带着他们的父母:

铜川往事,你知道多少?

厂区卫星地图

铜川往事,你知道多少?

入厂前必过的小石桥(当年还没加装铁网栅栏时就是这个样子)

铜川往事,你知道多少?

旁边小山上的民防工事

铜川往事,你知道多少?

铜川往事,你知道多少?

铜川往事,你知道多少?

铜川往事,你知道多少?

铜川往事,你知道多少?

铜川往事,你知道多少?

铜川往事,你知道多少?

废弃残破的厂区

铜川往事,你知道多少?

图书馆和资料室小楼

铜川往事,你知道多少?

对面山坡上的职工家属楼

铜川往事,你知道多少?

设计所

铜川往事,你知道多少?

设计所外的枯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