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說李自成不懂李岩的真心?他的悲劇發生後,闖王只能自食苦果

一說到明朝李自成,大家都會想到他的各種事跡,最後成功推翻了明朝的統治,自己成為了一個短暫的皇帝。但是他沒有長久的成為帝王,這是什麼原因呢?為什麼一開始好好的,後來就不行了呢?雖然李自成順應了歷史,在明朝勢力日趨下降的時候適時出現,但是後期由於個人的侷限性,他沒有繼續聽從李巖的建議,而導致了自己辛苦得到的政權丟掉。

為何說李自成不懂李巖的真心?他的悲劇發生後,闖王只能自食苦果

其實歷史對待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就李自成來說,在他剛開始的時候積極聽取李巖的建議,能夠把握好當時的形勢,所以順利攻破明朝的防線,讓這場起義不僅有一個正向的名號,而且還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李巖作為一代賢臣,他雖然原來在明朝為官,但是歸順了李自成後卻是忠心無二的。怪只怪李自成自己,沒有繼續保持一個當權者應該有的胸襟,而最終導致了自己的失敗。我們一起再來回顧一下李巖和李自成的這段恩怨歷史,從中我們或許可以得到一些啟示,對於我們而言還是有很多啟發。

為何說李自成不懂李巖的真心?他的悲劇發生後,闖王只能自食苦果

首先,李巖剛開始出場的時候經過了哪些事情。李巖是明朝崇禎皇帝當政期間的進士,可見他自身的學問是很高的,而且具有很強的能力。後來明朝衰落,李自成舉兵起義的時候,心懷報國之心的李巖就來到李自成的旗下,甘願為他出謀劃策,希望可以輔佐一代帝王,讓人們能夠有好日子過。

為何說李自成不懂李巖的真心?他的悲劇發生後,闖王只能自食苦果

其次,在李自成的反對明朝的鬥爭中,李巖起到哪些積極的作用。李巖輔佐李自成的初期開始階段,有提出了很多有利於他的想法,比如在民間宣傳李自成的軍隊是如果的體恤民情,著名的“闖王來了不用交糧”就是出自他的筆下。這樣積極的輿論導向對於李自成奪取明朝政權是很有意義的。

為何說李自成不懂李巖的真心?他的悲劇發生後,闖王只能自食苦果

不僅如此,李巖還建議李自成要廣納天下的有志之士,讓李自成的隊伍不斷壯大。正是因為有這些傑出的人才的幫助,所以在起義軍發展的初期,其大有勢不可擋的架勢。可以不誇張的說,李巖的出現對於李自成來說是非常有意義的,也為後續的建立政權打下了很好的基礎,讓李自成的軍隊發展更加壯大。

為何說李自成不懂李巖的真心?他的悲劇發生後,闖王只能自食苦果

再次,李自成剛開始可以很好的聽取李巖的建議,而到了後期卻有意避開李巖的建議。但是到了後期,當李自成進入北京後,他就不像原來那樣對李巖的建議很重視了。此時的李自成轉而對於牛金星等一幫奸臣更加倚重,把李巖晾在一邊。即使李巖提出的建議例如收腹吳三桂的軍隊等這樣好的建議,李自成也沒有聽取。到後來,李自成被趕出了京城,最終也失去了他所建立的大順政權,一代闖王就這樣走下了政壇。

為何說李自成不懂李巖的真心?他的悲劇發生後,闖王只能自食苦果

最後,沒有了李巖的幫助,李自成最終沒有成功,最後只能離開京城一路向西逃命。李自成的起義失敗的教訓是非常深刻的,雖然明朝政權腐朽,按照歷史的發展規律來說是要有個新的朝代來取代它。但是李自成沒有把握好機會,把得手的江山有送出去了。不僅李巖的建議沒有聽,不僅是小人當道,其實更多的原因都要追究到李自成作為一個農民起義者的自身的侷限性。

為何說李自成不懂李巖的真心?他的悲劇發生後,闖王只能自食苦果

對於闖王李自成的做法你怎麼看呢?歡迎在下留言與大家一起討論,這裡是歷史墨卷,我們下期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