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如果截殺外地來的新官,然後冒充對方的可能性大嗎?

別說冒充官員,在清朝時還有冒充皇帝的記錄,今天以史為鑑,給大家講兩個故事,第一個是水賊冒充官員的故事,另外一個是一個唱戲的冒充皇帝的故事。


在古代如果截殺外地來的新官,然後冒充對方的可能性大嗎?

電影《讓子彈飛》裡面,姜文飾演的張麻子冒充鵝城知縣的故事大家都很熟了。

而在西遊記裡面,唐僧的父親陳光蕊就是在赴江州上任時被水賊劉洪打死,霸佔了唐僧母親,足足當了十七年的官才被發現。

當然這是影視劇小說中的橋段,但實際上也是有殺官冒充的歷史故事的。今天以史為鑑就給大家講一個這樣的故事。

在古代如果截殺外地來的新官,然後冒充對方的可能性大嗎?

西遊記中的水賊劉洪


古代要當官就要讀書,官員還要參加一些詩詞大會,現場作詩作文等等,可以說不是隨便一個普通人就可以殺官冒充的。

另外古代做官需要提供兩件文件證明,一個是朝廷的給的任命書,也就是吏部給發的“敕牒”、“旨授”等;

另外一樣東西就是告身: 告身上會寫明新任縣令的姓名、年齡、籍貫、體貌特徵等信息,這兩樣東西就是赴任時必備的“官憑”。但是古時候沒有照片,畫像不準,單憑文字描述,冒充不要太簡單。

明朝時期,一名金陵人從部曹被任命為雷州縣知縣。結果在坐船的時候遇到水盜,把他和隨從全乾掉了,只留下了妻女,然後在群盜中找了一個讀過書的,讓他冒充知縣,其他人冒充隨從來到雷州上任。

這幫強盜當了知縣之後,一不加稅,二不貪腐,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就成功獲得了清廉能幹的名號,當地吏治一下子好轉不少。

然後為了避免暴露,假知縣又公佈了一項政策:凡是金陵老家來的人,一概不見

老百姓紛紛稱讚知縣嚴於律己,一絲不苟。

結果真知縣的兒子趕了過來投奔老爹,到了雷州發現壓根沒人理自己這個金陵人。偶爾在路邊看到了知縣,發現不是自己老爹,才知道出事了,於是密報給了監察官員。

於是監察官員秘密派人包圍了縣衙,然後經過一番搏鬥,只抓住了七個人,剩餘的都逃走了。

但是等到這件事情公佈之後,雷州的老百姓卻紛紛上書求情,因為這個假知縣比以前的真知縣要廉潔許多。

記載這個故事的人諷刺的說到:

聞而嘆曰:“異哉!盜乃能守若此乎?今之守非盜也,而其行鮮非盜也,則無寧以盜守矣。其賊守,盜也;其守而賢,即猶愈他守也。”

-------------------------------------------------------------

另外冒充官員,這都不算是什麼,在清朝末年時期,還有一個人在武漢冒充了光緒皇帝,甚至差點騙過了湖廣總督張之洞,這才是奇蹟!

在古代如果截殺外地來的新官,然後冒充對方的可能性大嗎?

瀛臺

話說在戊戌變法失敗之後,六君子血灑菜市口,光緒皇帝被慈禧給囚禁在瀛臺。全國有志之士都情緒低落。

在這時候,武漢一名官員出租自己的房屋時,發現自己的租客是來自北京的,一老一少,老的是一個太監,年輕的又非常雍容富貴,這兩人在用的吃的,穿的都有金龍標識,老太監對年輕人口稱聖上,兩人皇宮派頭十足。

於是光緒皇帝微服私訪的消息一下子穿了出去,許多人都以洗澡的名義騙太監出去,結果發現是一個真太監,然後一些之前見過皇帝的人也偷偷的發現,這個年輕人跟光緒皇帝長得非常相似,於是大家都認為,光緒皇帝在維新變法失敗之後,被有志之士秘密救出了京城,來到了武漢。

於是,許多人都紛紛過來,三拜九叩,給光緒皇帝敬奉各種禮物。還有各種不怕事兒的小報,號稱光緒皇帝被革命黨救出了金城,來到了武漢投靠張之洞,圖謀東山再起。

在古代如果截殺外地來的新官,然後冒充對方的可能性大嗎?

張之洞

然後這事兒一直傳到了湖廣總督張之洞的耳朵裡,張之洞大驚失色,連忙向京城裡的同事打聽,京城官員證實光緒皇帝依然被囚禁在北京。

有了確實的消息,張之洞才將二人拿下,親自審問後:原來假皇帝是一個八旗的伶人,之前在皇宮戲班子裡面工作,見識了光緒皇帝,所以模仿起來特別的像;而這個太監,也是之前宮裡的老太監,他們吃穿用的也都是這個老太監偷出來的真實皇宮用品。

於是事情真相才真正大白,這兩位也急急忙忙被推卸責任的張之洞斬首了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