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召烈士陵园施工被毁,河南文化遗产何去何从?

河南文化遗产数量排在全国前列,但近年见诸报端的,却多与文化遗迹被破坏有关。对此,倘若我们采取“高高挂起”的姿态,孩子们将生活在毫无文化的钢筋森林里,这是文化传承的失败。河南,作为华夏文明开源之地,拥有的文化遗产如今该何去何从?

南召烈士陵园施工被毁,河南文化遗产何去何从?

会飞的南极 | 文

从“南召事件”

我们看到了什么?

近日,南阳南召县陷入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有网友在微博上发帖,称南阳市某地的烈士陵园被政府出让给企业做厂房,施工期间,陵园被严重破坏,烈士骸骨暴露荒野。措辞激烈,配图令人寒心,引发网友热议,几天后,该微博被删除。

在舆论压力下,7月3日,南召县回应澎湃新闻称,经现场勘察,经历史变革,多次遭到破坏地形地貌发生巨大变化,当年的“陵园遗址”已无从辨识。

现场共有11处发现遗骸,现暂存县殡仪馆。下一步将确认是否为国民党抗战死亡人员遗骸。此前,该县已责成企业停止施工,保护现场。

南召烈士陵园施工被毁,河南文化遗产何去何从?

政府通告还认为这个地方是否为烈士陵园有待确定。

然而,经过舆论发酵后,不少学者和志愿者赶到现场,对部分墓碑照片进行辨认,找到一块黄宗清烈士的墓碑,并希望找到烈士后人,让他魂归故里,这在事实上已经确认这块区域是烈士安葬之地。

南召烈士陵园施工被毁,河南文化遗产何去何从?

且不论避重就轻的政府通告,无论怎样,在安息之处折腾的挖掘机,终于可以歇会了。

“微博治理”的作用又一次被放大,如果没有帖子和广泛讨论,很难想象这些尸骨的最终命运,如果真是烈士安息之处,那么开发商和监管单位则逃不掉历史罪人的称号。

如果我们不从侮辱先烈的角度看,这件事暴露的另一个问题也显而易见:后人如何对待前人的遗产。

这里有两个态度:继承和抛弃。当代中国,在经济与遗产的双重抉择上,政策的制定者往往犹豫不定,甚至偏向于前者,河南的文化遗产往往躺着,就无端引来了挖掘机,之后粉身碎骨。

类似的新闻还不在少数。

早在2016年,媒体就曾批评汝州汉墓遭到破坏,称粗暴对待历史文化遗产的城市没有灵魂,这个措辞上升到城市评判的角度,不可谓不严厉。

当时为建设综合广场,在相关方面的授意下,推土机把汝州百座汉墓夷为平地。开发商一位负责人更是语不惊人死不休:“考古不就跟迁坟一个样嘛,文物都发掘走了,我不就可以把墓坑给填平了嘛?”

南召烈士陵园施工被毁,河南文化遗产何去何从?

新华社图

这些“大佬”的文化意识着实堪忧。

他们就像敦煌王道士一般,同样是不识文化价值,只不过王道士是把一箱箱敦煌文书卖给了外国人,而这些大佬,则生生地把遗产从这个世界上抹掉。

人们常说,华夏文明起源要看河南,作为文化资源大省,重要的墓地、遗址、建筑星罗棋布,光是“全国重保”的数量在全国翘楚,但现实不如人意。见诸报端的,往往都离不开破坏二字……

无论是被电力公司破坏的赵长城,还是私搭乱建的殷墟,明明知道这些遗产是民族之魂,为啥破坏行为还是屡禁不止呢?

“破”与“立”的矛盾

不止河南

可以说,遗产只要和钱一旦扯上关系,这种魔力便成了羁绊。

文化遗产的老大难问题已经存在了数十年,对待遗产,尤其是城市遗产,到底是拆还是留?

拆,意味着破旧的遗址可以腾出地方,以消失为代价换来真金白银。留,可以保住文化遗存,但会损失赚上一笔的好机会。如今的中国,在以GDP为本位的政治环境中,很少有官员能拿出魄力,大笔一挥,划出黄金地段的历史遗存,多数都是在矛盾和叫骂声中“忍辱负重”,一面平息民怨,一面抹掉遗产。

北京最具代表性,也是全国大多数城市的缩影。

以胡同为例,这个代表老北京文化的介质不断消亡。一份报告显示旧城胡同1949年有3250条,1990年有2257条,到2003年只剩1571条,北京申奥成功之后,在“再造一个新北京”的口号之下,胡同消亡的速度愈加猛烈。

南召烈士陵园施工被毁,河南文化遗产何去何从?

“大胡同有三千六,小胡同多如牛毛数”,这个曾经的民谚,如今只剩下讽刺了。

那个曾经让建筑学家舍命保卫的京城,在以后的几十年里快速消失,继而盖起来的大楼大厦千篇一律,唯一能有特色的,恐怕就是央视的“秋裤”大楼了。

事实上,北京城的轨迹,树立了全国大多数城市的发展样板,在此后的数年,这造就了中国城市规划的特色—“千城一面”,其中河南也难逃大潮。

几乎是一夜间,从农耕文明过渡到工业文明,河南的城市首当其冲,也茫然不知所措。

河南拥有半数的中国古都,但经过了半世纪风雨沉浮,如今要说极其有特色的,还真谈不上:开封的没落有目共睹,郑州正在快速发展,似乎无暇顾及城市遗产,再提及洛阳,盛唐的气象显然已被西安抢走,只剩下牡丹和龙门石窟聊以自慰。

在“破”与“立”的问题上,没有哪个省份能比河南更窝心。坐拥华夏千年历史,却在现代语境下无计可施,有时望着破败的楼榭兴叹,有时毅然把这些遗产从地面推平,所有中华民族推崇的“敬天法祖”“天人合一”“祖宗家庙”,统统见鬼去吧。

南召烈士陵园施工被毁,河南文化遗产何去何从?

这其中当然有大时代的困局,“经济”和“遗产”在不少城市看来永远是矛与盾的关系,但如果不转变城市规划思想,这样的困局还会一直延续。

也许更重要的是,从未有人认真聆听历史,河南考古研究院仅有100余人,而真正具有领队资格的学者只有21位,这意味着什么?

每天有无数的施工工地,发现无数的遗址、墓葬,这21位领队能做的只是有重点的“抢救性发掘”,抢救性一词,用来描述文化遗产的现状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真的只有“拆”这一条路走吗?

当然不是。

类似于“再造一个新北京”之类的标语,谈不上高明,如果一座城市完全被架空,在原来的土地上,树立了一座新城,那么这个新城有什么理由能叫原来的名字呢?

人们往往用最简单的方式解决问题。开封城墙挡路了,拆,旧居有碍规划了,拆。有趣的是,想要发展旅游了,又笨拙地模仿被拆掉的建筑,但充满了油漆味道,以至于成了四不像。

这样的例子不止在河南,放眼全国都比比皆是。

南召烈士陵园施工被毁,河南文化遗产何去何从?

2008年,大同启动古城复建计划,将除寺庙、鼓楼外的大批建筑,无论新旧,全部拆除,然后复建了四面城墙

在大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城市还没有做好准备,人们虽然已有遗产保护的意识,但在强势的机器下,一些调研和呼吁文章如同石沉大海,该推进的推进,不久之后,一片区域就永远成为志愿者手里的照片了。

但如果放眼世界,同样在大工业文明的冲击下,巴黎人的应对,足以让这个城市骄傲。

上个世纪中叶,巴黎也面对着如今中国城市扩张的困境。高楼大厦想要在市中心立足,汽车想要更宽敞的街道,那时候市区街道拥挤不堪,房子破旧,这成为房地产商的理由,如今漂亮的沃日广场,基本被宣告了死刑。

但是巴黎人勇敢地保卫老城,他们写文章、办展览,成立保护组织,加之政府有效的规划、拨付资金、活化利用,最终使得巴黎老城区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

事实上,早在19世纪,法国就深刻地认识了文化遗产对城市、对国家的作用,成为第一个立法保护文化遗产的国家,中国的第一份文物保护法在20世纪80年代出台,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出台也仅仅是几年前的事。

南召烈士陵园施工被毁,河南文化遗产何去何从?

我们当然不能以此标准苛求,但足以借鉴,因为法国和河南有太多相似之处了,文化遗产众多、政权频繁更迭,也同样受到了炮火的洗礼。

冯骥才曾说:“事物的原点总是最具魅力的,我们总想回去看看。”源头要用遗产层层溯源,才能认清我们的位置。

我们早知道中原文化博大精深,但光说毫无意义,孩子们必须亲自去“东都”感受隋唐的盛景,亲自去安阳体会文字的神圣和厚重的晚商文化,也需要亲自去炎黄故里,知晓何为华夏,为什么我们是炎黄子孙。

但是,倘若人们一去,傻了,遍地都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想看历史?请左拐影音厅。这何尝不是件悲痛的事情。

南召烈士陵园施工被毁,河南文化遗产何去何从?

遗产,先人的文化结晶,尤其是博大精深的中原遗产,她包含了河南人一以贯之的信念、记忆,倘若载体消失,那我们赖以自豪的中原文化、民族文化又从哪里寻找呢?

和这样遗产损失相比,漂亮高昂的大楼,又孰轻孰重?

事实上,我们有能力把郑州打造成国家中心城市,为什么没能力把开封建设为“宋文化之都”?我们有能力GDP每年都7%以上增长,为什么文化遗产却逐渐消失呢?甚至连拆迁单位都可以无视文物局的意见,可见文化遗产保护已到了什么地步…

简言之,任何破坏文化遗产的理由都不能成为理由。遗产绝不能以经济指标衡量,留存遗产加之活化利用,详尽规划,给予这些遗产正确的城市角色,并且给保护遗产的职能者公正评价,这或许才是城市规划的题中之义。

在这条路上,河南“道阻且长”。

豫记,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