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了這麼久手串,你知道怎麼鑑別核雕的好壞嗎?

隨著當代核雕業的迅猛發展,橄欖核雕已經成為人們閒暇把玩和收藏保值的新熱點,由於人們的審美觀不同而對同一件核雕作品往往會產生不同的評判標準。

1、看內涵

評價一件藝術品的價值,就題材而言應看其是否新穎,是否包含了某種值得回味的意蘊。題材本身就代表了作者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一件立意高遠,題材新穎的藝術品,其價值無法估量。《蘇軾夜遊赤壁》核舟之所以被人們崇仰至今,是因為除其刻工的精美外,更重要的是作者王叔遠創造出了一個嶄新的題材,並賦予核舟豐富的文化內涵。

玩了這麼久手串,你知道怎麼鑑別核雕的好壞嗎?

2、看刻工和佈局

核雕作品的好壞主要是以雕刻的工藝來區分的。核雕工藝現在主要分為“南工”和“北工”兩大流派。南工主要指江蘇蘇州一帶,以刀法細膩,刻畫精準為代表。北工指山東、河北附近,以刀法粗獷,渾厚朴重為主。近幾年,兩派也有相互融匯之勢,南工中也有刀法粗獷者,北工中也有刀法細膩者。

一件核雕上品,在刻工上應是線條清晰流暢,刀法自然,深淺恰當,精細入微。而劣質品的刀法往往拖泥帶水,模糊不清。

在佈局上,優秀作品一定是符合恰當的比例關係,如人物作品中頭、軀幹、手足的比例關係;在一些風景類作品中,還應注重主題,主體是否突出,疏密是否恰當,遠近景物的排布是否符合常理。

玩了這麼久手串,你知道怎麼鑑別核雕的好壞嗎?

3、看神韻

神態和韻味是一件作品的“靈魂”,“活靈活現”的作品肯定是很有神韻的佳作,特別是人物作品是否有神,重點要看人物臉部的肌肉表達和眼神表達,同時還要看人物的動態表達。劣質品往往線條變化不當,比例關係失調,人物神態呆板,這就談不上藝術品的氣韻和神采。

玩了這麼久手串,你知道怎麼鑑別核雕的好壞嗎?

4、看材質

核雕作品的材質非常重要。雕刻題材和款式的不同,而所選材料也不同。

首先,大核氣派但稀少,特小圓核難刻也稀少,這兩種核自身價值高,很受市場歡迎。

其次看色澤,色澤深紅的核子質地堅硬,容易出包漿,不易開裂。

其三,看核子是否飽滿,飽滿的橄欖核顯得“大氣”,雕刻成品後給人一種悅目感。

“大籽難求,小核難雕”。在工藝相同的情況下,大籽的原材料價高難覓,但雕刻較為省勁。小核的原材料價低,但雕刻費勁,小籽的核雕精品也是難覓。北方人較喜歡大籽的核雕作品,南方人較喜歡小籽的核雕作品。

玩了這麼久手串,你知道怎麼鑑別核雕的好壞嗎?

5、看機刻還是手刻

目前,市場上出現了一些電腦雕刻機生產的核雕產品,因其機械製作而價格很低,這些產品的出現引起了不少顧客恐慌,生怕自己買的是“印刷品”。

事實上機制品和手刻品很容易區別。

首先,我們目前的電腦雕刻機用於核雕生產尚未成熟,橄欖核的形狀是不規則的,受此限制,機械還雕不出精細的立體作品,而只能雕出一些浮雕類、文字類產品。

其次,機雕產品沒有明顯的刻刀痕,線條模糊、呆板,根本談不上有什麼神韻。

其三,機雕產品量大且千篇一律,同一產品除了大小有區別外,其他地方沒有任何區別。而同一作者的同一類手刻作品不可能完全相同。

玩了這麼久手串,你知道怎麼鑑別核雕的好壞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