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刀” 以刀代笔 刀刀见力

  中国民间木雕是我国传统民间雕刻艺术,从古至今,它存在于生活的每个角落。简单的木雕在用器的局部雕刻一些图纹,点缀情趣,繁杂的甚至在整件木器上通体雕刻。木雕的技艺、技法、构图、取材、打坯、用料,不同程度地满足了人们欣赏、 实用、把玩、装饰、建筑等方面的不同需求,从而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清刀” 以刀代笔 刀刀见力

  雕刻中,有一种刀法,名曰:“清刀”,其流程就是在雕件毛胚雕刻好之后,全手工使用刀具,将整件毛胚一刀刀修光完成,所以也叫“清刀微劈雕”。

“清刀” 以刀代笔 刀刀见力

  所谓清刀,八字可包:以刀代笔,刀刀见力。清刀不是刀,是一门技艺。

  清刀雕刻技艺,最早可追溯到西晋。那时,浙东地区出现了一种佛像雕刻技艺,这种技艺雕刻出来的佛像作品纹理清晰、刀痕细腻、色泽淡雅、形象生动,一出世,便受到极大的关注。

“清刀” 以刀代笔 刀刀见力

  西晋太康年间,一些清刀作品便远涉日本,一度成为日本后来佛像雕刻的模本;到了唐宋时期,清刀木雕佛像开始了真正的发展;南宋后期,随着大批南迁人士倡导佛教文化,清刀木雕的技艺日臻成熟;在明清时更是达到了鼎盛,涌现出了张才明等一批清刀木雕的大师级人物;到如今,清刀成为了福建派佛像艺术木雕和宁海木雕常用雕刻技艺。

“清刀” 以刀代笔 刀刀见力

  “清刀”处理过的雕件,整体的磨砂质感非常出彩,后期随着氧化成都的加深,显得非常的漂亮有韵味,比打磨的处理方式更加凸显材料的质感。雕刻出来的作品也更加能有神韵。

“清刀” 以刀代笔 刀刀见力

  清刀法难度较高,要求师傅对于刀工的掌握、手法的娴熟、手的稳定性等达到一个相当的高度,否则在修光过程中稍有不慎,整个作品效果会受到很大影响,甚至毁掉。而且“清刀法”修光整个时间非常长,数倍于磨光的时间,因此时间和人力成本非常高,加上对于修光师傅的要求非常高,通常只有很有经验的老师傅能够驾驭。

“清刀” 以刀代笔 刀刀见力

  紫檀的木质最坚硬,“清刀”修光之后能呈现出极佳的质感,这就是为何市面上常用老紫檀顶级料来“清刀”雕,虽然价值贵重,却能显出朴实美感来。

“清刀” 以刀代笔 刀刀见力

  我们知道清刀的技术难度大、艺术水平高,工艺精细,耗时时间长(雕刻小件作品基本需要半个月,大件作品则耗时几个月都说不准), 且作品必是优选好料,所以使用清刀法修光的木雕摆件的成本相对普通雕件必是高了不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