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界的“艾滋病”圆环病毒,临床兽医总结的防治方法与治疗方法

圆环病,大家是非常熟悉的。

1974年被发现了圆环病1型,但是没有致病力。1982年正式命名。

但是在临床当中,通过检测,发现有一半的圆环病都有圆环1型的参与。

1991年在加拿大发现了圆环病2型。

1999年正式命名。所以又叫断奶仔猪多系统衰弱综合征,皮炎肾病综合征。

以上都是很多书本和资料当中都有阐述和表明。

但是大家绝对没有想到,我们的圆环病,现在有了圆环3型。

圆环3型在2016年,美国学者在美国的北卡罗来纳州报道。

是从流产胎猪中检测到,是由圆环3型感染,但是圆环2型却是阴性。

临床主要表现为丘疹性皮炎,肾病变化,生殖障碍和多器官炎症。

圆环病多发生于5到12周龄的仔猪。临床主要是渐进性消瘦和生长缓慢,有时瘦成皮包骨。

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多数猪体温达40℃。

发病后期出现皮炎,皮肤上有很多疱疹。

另外还有出现呼吸困难,咳嗽,消化不良,腹泻贫血,黄疸等临床表现症状。

解剖发现全身淋巴结,特别是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圆环病经常和蓝耳病,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

圆环当中的皮炎肾病综合征,主要症状是在臀部四肢以及全身皮肤上首先出现圆形紫色的病灶。

解剖病理变化主要是肾脏的变化非常大。

以前圆环病主要是和其他的疾病混合感染。当其他的疾病发生时,它就来凑热闹。因为它主要是侵害免疫系统,所以它是一个免疫抑制病。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不断的变化。圆环病在近年逐渐由凑热闹的疾病变成了主要疾病。它由跳梁小丑变成了致病主旦。

防治方法:

1.疫苗注射。现在的圆环病疫苗有全病毒灭活苗和基因工程苗。

注射方法:

仔猪14至21天首免1毫升,间隔三周以后加强一次。

母猪在分娩前40天到45天,首免4毫升。三周以后,加强一次。

注射干扰素或者白介素。预防继发感染首选替米考星。

抗生素的选用最好避免有免疫抑制的抗生素,如氟苯尼考。

尽量不要选择有肾肝毒性的药物,如多西环素。

由于现在圆环病可以单独形成疾病的主峰,所以圆环病不容忽视。

圆环病疫苗做好了,慢慢其他的疾病的疫苗免疫应答也会变得更坚强。

由于圆环病它是一个慢性型的消耗性疾病。所以圆环疫苗做好以后,猪的生长速度会有所提升,饲养管理也会变得轻松很多。

以上摘自猪易通兽医阿哲哥哥的帖子。

大家有什么看法可以在下方留言,有猪病问题可以在菜单问兽医直接免费提问在线兽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