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创业风云人物张叶|站在世界之巅,放“飞”梦想

“如果技术不被尊重,不去沉淀而走捷径,今天去抄明天去仿,人家做什么就去追风,那永远不可能做出驰骋世界舞台的民族品牌!”

本期向大家介绍的深圳创业风云人物,是来自深圳一电航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EE)的董事长——张叶。带领着一支年轻有为、勇于突破的团队不断挑战、创新无人机等高精尖科技,张叶让AEE成为了“中国智造”的代名词。

深圳创业风云人物张叶|站在世界之巅,放“飞”梦想

在她看来,科学技术不是冰冷的而是有温度的,“因为它们是有‘灵魂’的,更要用持之以恒的态度去坚持。”民族精神、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也许,正是这些坚定的“精气神儿”才让张叶和AEE能够一路披荆斩棘、砥砺前行。

民族精神

抱负与创新,历久弥新

如果不是在当年成功研发四旋翼一体航拍器后按了“暂停键”,也许,当今大家普遍概念中的无人机早在2009年就能“飞”入寻常百姓家了。

在常人看来,这一行为很难被理解。张叶与其他创始人却认为:“我们要做装备级别的无人机,想要成就一个伟大持续的事业,就必须耐得住寂寞。”在理想和赚钱面前,他们义无返顾地选择了前者。

深圳创业风云人物张叶|站在世界之巅,放“飞”梦想

好在,理想中的装备级无人机没有让他们等太久。两年后的2011年,AEE在华盛顿无人航空飞行器展上推出四旋翼一体无人机系统F50,当时《华尔街日报》就大篇幅报道:无人机行业,中国人来了!

2016年,第二届军民融合发展高技术成果展于北京开幕,AEE也迎来了国内的第一次“大爆发”。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领导纷纷莅临参观AEE一电航空的展台产品,并听取了张叶的介绍。

深圳创业风云人物张叶|站在世界之巅,放“飞”梦想

当所有人都以为无人机是航拍器的时候,AEE做的是专业级一体无人机系统,当大家都准备做专业无人机时,AEE已经开始做载人旋翼机了。“不创新,毋宁死”,在无人机领域,AEE似乎已经把这句格言展现得淋漓尽致。

企业家精神

格局与魄力,以爱之名

军民融合作为支持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手段,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军之策。AEE在初创之时就以“军工科技,自主创新”为使命,在张叶看来,“AEE虽是一家民营企业,但同样具有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是一种精神,也是我们所有AEE人的中国梦。”

深圳创业风云人物张叶|站在世界之巅,放“飞”梦想

当初在无人机领域还不明朗的情况下,张叶和另一位创始人就已排除难“走”在专业级无人机道路上,抱着产业报国的理想开发军警无人机,那时所有的魄力基本用在“即使烧钱,也要做出来”。将自己所热爱的事业将国家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张叶让大家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企业家精神。

深圳创业风云人物张叶|站在世界之巅,放“飞”梦想

为了确保“安全”,AEE在测试无人机和设备时砸掉了不下几十万台。为此“烧”了多少钱,“大概十几亿是有了”。这对科研经费不设上限又不“心疼”的态度与对产品要求几乎“变态”的较真形成了强烈反差。

深圳创业风云人物张叶|站在世界之巅,放“飞”梦想

用张叶的话说,我们的装备不仅关系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还关系到国家安全。“所以我们必须更加严谨。”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因为“在任何生命面前都不能开玩笑”。

工匠精神

坚守与共享,以人为本

与大众的认知一样,所有企业成功背后都离不开“千难险阻”。AEE自然也不例外。1999年,张叶和创始人在广州创业,当时他们租住的还是铁皮房。后来到了深圳,从租住华强北的房子慢慢发展到租了华侨城的工业园。

“白天我们在地板上研发,晚上就在地板上睡觉,有时我们还开玩笑说没有睡过地板就不要当老板”。

深圳创业风云人物张叶|站在世界之巅,放“飞”梦想

张叶至今仍记得,为了研发无人机给员工发工资、发奖金,他们卖车、卖房,“那时我妈妈的钱、身边亲戚的钱能借的都借了。”为了招聘人才、组建团队、留住团队他们也曾彻夜难眠。

把企业当“孩子”养,张叶一直信奉“分享和共享精神”,“我希望企业越来越好,员工越来越好,每个人都比我强。”所以,她愿意把知道的思想、精神和技术最大限度分享给员工,帮助到他们。张叶常跟员工说的一句话就是:“你们一定要把我身上的资源用足了。”

深圳创业风云人物张叶|站在世界之巅,放“飞”梦想

在这个“商人精神”横行的年代,似乎所有事情都以“利益”为导向,而像AEE这样,沉得下心来只为技术创新、利国又利民的企业实为难得。张叶说,打造‘工匠精神’的企业,其实是从另一方面满足了自己的精神需求。”

回想一路走来遇到的困难与挫折,张叶说,“当时看来,这就是一座高山”,可越是难翻越的高山才越要挑战。就像台湾知名作家刘墉所说,你可以一辈子不登山,但你心中一定要有座山,它使你总往高处爬,它使你任何一刻抬起头,都能看到自己的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