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只能提現1萬元 「網際網路寶寶」理財降溫

每天只能提現1萬元 “互聯網寶寶”理財降溫

“一覺醒來,發現互聯網寶寶理財產品每天只能提現1萬元。以後機動資金不能一股腦兒都放進去了。”剛參加工作不久的95後“理財菜鳥”小陳感慨道。6月1日,證監會與央行聯合發佈《關於進一步規範貨幣市場基金互聯網銷售、贖回相關服務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新政將悄然改變不少“愛偷懶”的新生代的理財習慣。

小陳說:“互聯網寶寶類產品既能獲得收益又能實時消費,而且門檻低。而銀行理財產品至少5萬元的購買起點,很多職場新人無法輕易達到。”

包括小陳在內的許多投資者心存顧慮:每天只能提現1萬元,今後消費就不再方便。

這種擔心是多餘的。有關數據顯示,從單戶餘額看,超過80%的用戶餘額在1萬元以下,這部分用戶戶均持有基金份額880元;單戶餘額大於50萬元的用戶佔比僅為0.2%,但相應持有基金份額佔比達13.6%,戶均持有超過70萬元基金份額。從單筆交易金額看,贖回金額都在1萬元以下交易筆數的超過70%。因此,為“T+0”設定1萬元的限額可滿足絕大多數消費者的交易需求。

在專家和業內人士看來,有必要規範互聯網寶寶類理財產品。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對於“T+0贖回提現業務”的一系列規制不僅將幫助貨幣基金防範流動性風險,還將有利於貨幣基金快速贖回業務迴歸“普惠、小額、便民”的初衷。同時能更好地幫助投資者正確認識投資行為及收益內涵的風險。

對於滿是專業名詞的風險陳述,“小陳們”或許不能理解,但有一點需要清楚認識並牢記:互聯網寶寶類理財不受存款保險保護,底層資產存在信用違約風險。

魯政委表示,考慮到4月27日發佈的《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提及的公平原則,由商業銀行或商業銀行資產管理子公司發行的類貨基產品也有較大可能性在未來受到相同的“T+0”贖回和墊支限制。

融360監測的數據顯示,6月1日至6月7日,74只互聯網寶寶產品的平均七日年化收益率為4.03%,較前週上升了0.04個百分點,時隔一個月之後再次回到4%以上。從不同銷售平臺的理財產品來看,該周第三方支付系寶寶平均七日年化收益率為4.06%,銀行系寶寶平均七日年化收益率為4.05%,基金系寶寶平均七日年化收益率為4.02%,代銷系寶寶平均七日年化收益率為3.96%,仍在4%以下。

分析人士指出,隨著寶寶理財與互聯網理財的逐漸規範,其收益率將逐漸穩定,6月初市場資金面保持平衡偏寬鬆狀態。不過,6月中下旬之後資金面收緊概率較大、銀行面臨MPA考核,所以6月理財產品發行量及收益率可能迎來“雙升”局面。

“雖然錢不多,但是聚沙成塔是我們這些理財小白的投資原則。”小陳說,身邊不少年輕投資者對下一步理財配置感到苦惱。專業人士建議,購買單隻“互聯網寶寶”產品提現受限,可以考慮同時購買類似產品,多管齊下管理機動性資金。商業銀行也早已放低身段,以期攬得更多年輕客戶,不少銀行推出自己的寶寶類產品,在手機銀行App上就能操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