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败走世界杯,为何欧洲幸灾乐祸?

德国败走世界杯,为何欧洲幸灾乐祸?

“有些国家在世界杯上遭遇淘汰,外界几乎视若无睹;而有些国家出局时,立即引发舆论震惊、地缘政治比较,以及各种难听的笑话,”美国《大西洋月刊》指出,这就是周三德国队2比0负于韩国队之后发生的事。90分钟的比赛不仅让卫冕冠军小组垫底、早早坐上回家的飞机,也激发出各种戏剧性的媒体头条——人们将德国队的命运与总理默克尔领导的政府做比较,反思领导团队固步自封的管理方式,以及这场失利对德国的影响。

英国广播公司(BBC)称,各大报纸充斥着德国球迷泪流满面、不知所措的照片,但鲜有表达同情的声音。“一个神话被打破,”德国《法兰克福汇报》在大标题里如是说。法国体育日报《L’equipe》刊登了一张德国球员泪流满面的照片,并配以标题“灾难”。英国《太阳报》“幸灾乐祸”地指出,“德国队走人:我们从他们的不幸中获得快乐”,因为在欧洲,德国并不是一个人人喜欢的国家。有评论指出,英国不喜欢德国,部分源于二战情结;而南欧国家也拥有类似情绪,或许与德国领导的欧盟没能处理好债务危机等事务有关。

到目前为止,在这方群雄逐鹿的舞台上,掀起最多讨论的还是德国的失败,《大西洋月刊》指出。“幸灾乐祸”的同时,欧洲媒体也抛出一连串问题:德国为啥输了?它在世界上居于何种位置?德国教练(或者说领导层)是否知道如何整合团队资源?

“从赛场出发,在更广泛的视野里,外界很难不把德国队的失败解读为德国政府(总理默克尔)在适应新现实时(人口、经济、全球化等)所面临的挑战,”《大西洋月刊》指出——这或许才是欧洲舆论“幸灾乐祸”的深层原因。执政13年来,“铁娘子”领导的联合政府似乎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脆弱,内政部长泽霍费尔批评的鼓声越擂越响,“要挟”她在移民问题上采取更强硬的立场。《金融时报》称,默克尔——这位德国队忠实的球迷、勒夫的仰慕者,并没有亲临俄罗斯喀山的小组赛现场,因为她还有自己的麻烦要处理。昨天,她在欧盟峰会召开前表示,移民将“决定欧盟的命运”。然而,移民同样牵动着她自己的政治生命。

事实上,不仅默克尔“岌岌可危”,整个德国也有足够的理由保持警惕。有评论称,自二战结束以来德国几十年的去纳粹化过程中,支持国家队似乎已成为德国人唯一能接受的民族主义形式。但今天,他们有了其他选择——极右翼政党“选择党”的支持率不断上升;泽霍费尔领导的巴伐利亚州保守派正迅速“向右靠拢”。“如果说,最近几天德国人的民族自豪感遭受了打击,那么,他们完全能找到其他很多表达和宣泄方式。相比之下,足球显然是一种更好的选择,”《大西洋月刊》指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