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股份高溢價海外收購遭上交所問詢

小康股份高溢價海外收購遭上交所問詢

6月14日,上海證券交易所發佈《關於對重慶小康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收購美國電池系統公司InE-Vit 有關事項的問詢函》的公告,對此項收購提出了6點質疑。

事實上,自今年3月以來,因合作、收購、業績等多重問題,小康股份頗受上海證券交易所關注,公司已先後5次遭到問詢。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小康股份採用“大躍進”式的新能源佈局策略,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風險,未來新車型發佈是否能夠持續熱銷支撐業績還尚待觀察。

收購資產增值率達8772.7%引質疑

6月14日,上海證券交易所發佈《關於對重慶小康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收購美國電池系統公司 InEVit 有關事項的問詢函》的公告,對此項收購提出了6點質疑。

問詢函顯示,根據公司2017年10月18日披露的收購公告,InEVit 公司淨資產為-39.11萬美元,但6月13日小康股份發佈的最新收購進展公告卻顯示,InE⁃Vit 淨資產變成了人民幣 1.3億元。也就是說,此項收購的增值率達到了8772.7%。

根據上交所的要求,6月21日,小康股份必須以書面形式對6項質疑作出回覆,並履行相應的信息披露義務。截至發稿,小康股份仍未給出回應。

事實上,因小康股份2017年年度報告存風險,因標的公司溢價估值等問題,近幾個月內,小康股份已先後5 次收到上交所的問詢。

上市公司業績不佳

資料顯示,小康股份成立於1986年,2016年7月轉型進軍新能源汽車產業,目前是一家以發動機、新能源汽車及汽車整車為主營業務的汽車製造企業。

財報顯示,2017年,小康股份的研發投入合計8.1億元,同比增長71%,技術開發費用達到4.7億元,同比增長103%。其中,公司在智能網聯(電動)汽車項目研發支出達2.97億元,較2016年增加1.53億元。

大手筆的投入也直接拖累了小康股份的業績。2017年,小康股份流動資產143.18億元,流動負債143.63億元,營運資金出現0.45億元的缺口。

閱車君查詢發現,小康股份今年已先後兩次增資“輸血”新能源。今年3月小康股份向金康新能源增資7 億元。5月底,小康股份還將旗下SF MO⁃TORS、重慶金康動力新能源有限公司兩家公司的100%股權轉讓給金康新能源。6月12日晚間,小康股份對金康新能源再次增資30億元,金康新能源的註冊資本已增至40億元,仍為公司全資子公司。小康股份表示,增資是基於公司實施募集資金使用計劃和增強新能源汽車業務經營主體資金實力的具體需要。

按照小康股份創始人、董事長張興海的計劃,2018年小康股份將進一步加大在智能電動汽車技術和產品研發方面以及市場銷售方面的投入。未來兩三年內,小康股份將推出三款新能源汽車。

業內專家認為,小康股份的一系列資本運作不難看出其佈局新能源的決心,但未來新車進入市場後,一旦銷量表現不佳,將極有可能造成資金鍊斷裂。

對此小康股份在其 2017年財報中稱,公司2018年營運資金缺口將進一步增大,計劃未來通過提升公司經營業績、加大股權融資等方式,來補充營運資金。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