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精准扶贫记——记中建二局局派驻甘肃省康乐县何家沟村第一书记罗恒

2018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7周年纪念日。去年的今天中建二局西南分公司成都高新区文化中心项目办公室主任罗恒,通过自愿报名、资格审查、面试问询,成为了该局派驻甘肃省康乐县何家沟村第一书记,并于8月底辞别了还不到半岁的女儿,开始了他为期两年的精准扶贫之路。

摸清家底真扶贫

甘肃省康乐县是一个国家级深度贫困县,土地贫瘠,除了一家肉类加工企业外,全县没有一家规模工业企业,而罗恒挂职任第一书记的何家沟村,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全村人口的近90%,村民观念陈旧保守,脱贫致富的愿望、动能不足。面对这样的窘境,是选择碌碌无为、得过且过的“镀金干部”,还是选择迎难而上、有所作为的“实干党员”,罗恒用实际行动回答了这个问题。

由于村里不通公交车,也不提供食宿,罗恒每天仅上下班就需要步行近14公里花费两个多小时,还不包括早出晚归、走看访问散落在沟壑之间的一家一户,这不仅是对体力的一个考验,更是在耐力上的一个赛跑。两个月时间,奔波在崎岖的羊肠小道上,睛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行程超过1000公里,罗恒最终摸清了全村的底数:全村有138户635人,其中建档立卡户(扶贫对象)33户,包括:真正贫困户11户,其中因大病返贫1户;巩固提升户22户,该类人员虽已脱贫,但收入不稳定,存在返贫风险。坚实的一手资料为罗恒同志下一步精准识别、靶向施策奠定了坚实基础。

千方百计扶真贫

人均年收入3535元,是康乐县当地脱贫分界线。在“怎么脱贫、怎么扶持”的问题上,罗恒采取了“救急”与“增收”相结合的方式。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使村民马瓦来时半身瘫痪,在花光了所有积蓄并欠下了一屁股的债务后,一个本来还过得去的家庭顿时跌入谷底。在得知这一情况后,罗恒告知了当时正在何家沟调研的公司领导,领导当场自陶腰包给予2000元爱心资助,随后,罗恒又亲自帮其准备材料向政府申请到了农村特困供养资格。在得知马瓦哈不、马亥牙等10户贫困户即将揭不开锅时,罗恒又自掏腰包为他们送去了面粉和清油,解决了他们的解燃眉之急。罗恒认为,送钱送物只能救一时而救不了一世,帮扶的要义在于解决长远。

在发现了村子里的大部分家庭妇女有农闲纳鞋垫的习惯后,罗恒突然有了灵感,为什么不以二局工会为依托,充分利用局内部庞大的人员数量,把手工鞋垫变成村民增加收入的一条新路子呢?于是,他挨家挨户宣传动员,在成功卖出第一批300双鞋垫后,极大激发了村民的生产热情,目前的订单数量已超过1000双,为近30户村民增加纯收入约30000元,“鞋垫书记”家喻户晓。尝到甜头的罗恒继续脑洞大开,以个人头像为商标、以第一书记为名称注册了电商平台,专门销售何家沟乃至康乐县的土特产,目前,何家沟特色小吃油炸果果接收订单已超过1000份,为4个贫困户家庭增加收入共计12000余元。在得知全国总工会郭明义爱心团队在甘肃有无偿提供繁育母羊、母牛的帮扶名额后,罗恒又主动联系,争取到了3个名额,从而又解决了三个家庭的脱贫问题。现在,马瓦哈不、马亥牙等村民逢人就说共产党好、精准扶贫政策好,罗恒也成了何家沟村的名人。

扶贫要义在扶智

“作为大型央企,脱贫攻坚是我们应该做好,也是必须做好的职责。”第十九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建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官庆如是说。作为中建总公司对口扶贫点之一,早在2017年9月,集团党组副书记刘锦章在康乐县进行扶贫工作调研时就提出了“结合集团用人方向,联合办学、靶向输转,精准教育扶贫”的工作思路。这时的罗恒也刚到康乐县安顿下来,本科工商管理、研究生人力资源管理的罗恒一下子成了总公司在康乐教育扶贫前期工作的不二人选,可行性调研、可行性报告、实施方案、推进计划、政策讲解、招生问询,一切都超出了第一书记的工作范围,已记不清有多少次往返在县乡调研的路上,也记不清多少个不眠之夜的伏案冥想,最终形成了依托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康乐分院师资和教学设施,针对康乐籍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办中建高技能人才培训班(40人制短期焊工班和60人制三年制学历班),以三年为限,每年向中建集团输转100名贫困户,从而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共同致富”的既定任务。鉴于罗恒的“名人”效应,他又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这两个班的班主任老师。

目前,中建焊工班首批25名学员已在当地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并于6月初奔赴局廊坊钢结构厂开始为期1个月的实操培训,毕业后,将根据个人意愿在局内部安排就业,届时将会有25个家庭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梦想。同时,三年制学历班已经完成招生工作,将在今年秋季开班,一头挑着第一书记,一头挑着高校班主任,那时的罗恒将会更加忙碌。

如今,罗恒正带领何家沟的村民,继续摸索特色脱贫之路。在村民的心里,他不仅仅是“鞋垫书记”,更是办实事的好书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