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住瀑布旁?还生娃?《寂静之地》找漏洞的杠精们,咱来玩杠中杠

和去年的《逃出绝命镇》观感不一样,我对《寂静之地》是服气的。

这部电影做足了惊悚片的本分:全程让你紧盯镜头与每个角色同呼吸共受惊。

也做到了惊悚片通常没有的质感:演员提供强大演技,剧本有让人共鸣的情感以及各种有意义的细节,视听效果和剧情配合完整。

人话:《寂静之地》真他妈的是部好电影!

不住瀑布旁?还生娃?《寂静之地》找漏洞的杠精们,咱来玩杠中杠

比起《寂静无声》,我认为港版《无声绝境》的译名更合适。

我看完兴冲冲地跑到豆瓣去标记5星好评时,看到好多短评在说这部电影充满漏洞,不可信,不科学。

我喜欢看和自己观感不一样的评论,因为总能从中发现我看电影时忽略的地方。但这次,我在《寂静之地》的差评中只能看到这样的结论:角色太蠢,不配当父母;世界太崩坏,干嘛要生娃;怪物太弱,不配灭人类。

这些评论,我觉得都可以理解,但这不叫剧情漏洞,这叫“我无法理解他们的选择”和“我觉得能灭人类的怪物至少得跟灭霸一样强”但《寂静之地》里的设定,不符合我的认知。

人看任何事物的出发点,本能以自我认知为中心,但我不理解绝对是对方的错这种观感,也真的太自我为中心。

这些不是“漏洞”只是“和我的刻板印象有冲突”的情节,甚至是抬杠,本杠精觉得有必要和杠友们玩一场“杠中杠”。

怪物太弱?你是有多了解戏中的怪物

这部电影是围绕着一个假设出来的极端环境来展开的:不能发出声音的世界,发声即死,因为有没有视力但听觉极度灵敏的怪物靠听声辩位消灭生物。在这种环境中,一家人要怎么生活。

重点是一家人如何在这样极端的环境中生活。如果重点是人类有没有本事对抗怪物,那拍出来是《环太平洋》。如果重点是这家人如何与怪物们斗智斗勇,那是《异形》。甚至,这片最大的怪物,其实是“无声世界”。

不住瀑布旁?还生娃?《寂静之地》找漏洞的杠精们,咱来玩杠中杠

这对合力干怪物的母女,接下来的命运谁都不知道怎样,因为电影结束了。

怪物被diss太弱,原因在于片尾女儿靠人工耳蜗发出的音频干扰怪物,女主靠猎枪将怪物爆头。所以怪物就被认为,如果这样就被消灭,那人类早就将其凌辱,怎么可能会落到几乎被灭种的地步?

且不说片中没有明确表示被爆头的怪物彻底死透透,就算真的彻底死透透,片中也没给出齐全的信息让你了解怪物究竟怎么在短时间内就将人类弄成濒危动物。不给它们身上带有病菌?一来就将一大票没免疫力的人类灭掉?不给它们死一个怪物就从尸体内分裂出两个怪物的生殖能力?它们会不会也有蜂后那样的角色,躲在幕后让一大批“小的们”出击?刚看完《复联3》吧?把高科技国家瓦坎达冲击得风中凌乱的怪物们了解一下?

这些片里没说的内容,你可以自动脑补一千种可能。很可能导演都没有非常完整的怪物设定,这并不是《寂静之地》的重要内容。观众只在这家人的地下室墙上贴着的报纸中勉强能了解怪物起源是陨石冲击墨西哥并带来原子弹爆炸般的冲击力,随后怪物出现。导演只需告诉你,人类真的被这些怪物灭掉了,就可以顺利讲他要讲的故事了。

要吐槽这些怪物究竟弱不弱,有没资格消灭人类。不好意思,等导演有朝一日拍这片的前传,好好跟大家讲人类如何被这些怪物灭种,你再评价可不科学,合不合理,才合理。

这片最可怕的东西不是怪物。是“发声即死”的生存环境。这种环境,如果不是对生命和未来还有乐观想法的人,都成不了这部电影的主角。因为早就被杀死或者自杀了啊!所以这部只有90分钟的电影,只围绕“怎么生活(对,不是生存)”展开。其他《环太平洋》《异形》问题,咱别着急。

别人不按你理解的方式活就是Bug?

“怎么会有父母让孩子走在队伍最后”“怎么不搬家到瀑布旁住”“这种环境怎么还要继续生小孩”“怎么不拔掉楼梯上的钉子”。

不住瀑布旁?还生娃?《寂静之地》找漏洞的杠精们,咱来玩杠中杠

“住瀑布党”也是不懂人家要的生活了,是的,就算环境再差,他们一家人也要生活。

这些我只能说是观众看完电影后发出“如果我绝对会或者不会这么做”的感慨。但并不等于电影中的一家人并没有照你的想法做,他们就是Bug。

这片的重点,再说一次,是一家人,如何在这种极端环境中,生活。

小孩走在队伍最后。基本上就已经成了观众对戏中这对夫妻“家长失格”的指责。

不住瀑布旁?还生娃?《寂静之地》找漏洞的杠精们,咱来玩杠中杠

出场几分钟的小孩和飞机,其实贯穿整部电影。

这种错误,我们可以归为“家长疏忽”,那因疏忽造成孩子丧生的事情,我们真实世界有没发生?自己翻翻新闻看看,怎么还有人不相信真的会有“让孩子走在队伍最后”这样的“一时疏忽”的事情会在戏中发生?身为人类,难道不知人类有时候有多不靠谱吗?

电影没告诉你他们让小孩走队伍最后这件事究竟是怎么发生的,或许他们之前一直这么做了30次,如今第31次终于悲剧发生。或许他们这次真的脑子秀逗了,才让悲剧发生。但电影确定地告诉你,这件悲剧发生了,而且成了这对夫妇无法迈过的坎。

不住瀑布旁?还生娃?《寂静之地》找漏洞的杠精们,咱来玩杠中杠

艾米莉·布朗特牛逼演技,看花絮说她这场戏一条过,而且导演喊cut之后她立刻问:今天午餐吃什么……

最让我看到差点泪崩的戏,是产子之后的伊芙琳对着李反复说:“我两手是空的,但怎么感觉到重量,我当时两手是空的,我怎么就不抱他(指小儿子)走!”这是这对被观众以让儿子走队伍最后就判定为“失格”的父母对自己一辈子的拷问。

这种环境还生娃这件事。很多人可能都不会做。但李和伊芙琳做了,并不代表这就是剧情漏洞。小儿子的死,他们无法释怀,可能这也是他们产生再生一个孩子来弥补过失忘掉伤痛的想法。未必是对的,但别人也不能指责他们这么做不合理,因为这事没法用理能说清,他们能生,自然觉得有信心能保护好孩子,就跟很多在外人看来根本没条件生娃,但还是生了的迷之自信父母一样。你可以不理解,但任何人都无法指责一对父母喜欢生娃,除非你是计生委,或者你是婴儿本人。

不住瀑布旁?还生娃?《寂静之地》找漏洞的杠精们,咱来玩杠中杠

开场这段5人行走变4人的戏,真的好揪心。

伊芙琳和李这一家人,有着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他们的姓氏Abbott就已经告诉观众他们很可能是传统的天主教徒,信奉自给自足的生活(而且当中有一派平时也有光脚和能不说话尽量不说话的习惯),同时对未来也还有希望。他们要的不仅是在极端环境中活下来,而且要尽可能保证是在过生活。

不住瀑布旁?还生娃?《寂静之地》找漏洞的杠精们,咱来玩杠中杠

看,人家小朋友这种鬼环境下依然活得有笑容,父母的努力大家看到了吧。

这种环境下,他们依然尽量让一家人过“正常”生活,小孩依然好好教养,依然要学数学学莎士比亚诗歌做功课,全家人吃饭依然要祷告,依然会确保每天都以干净整洁的状态生活。

不住瀑布旁?还生娃?《寂静之地》找漏洞的杠精们,咱来玩杠中杠

世界再差,家还是得有家的样子。

他们并没有要搬去瀑布过风餐露宿生活,也没把家搞得跟防空洞一样,还是尽量保证能过家庭生活。可能你觉得这种环境能活下来最重要,但李和伊芙琳不认为为了活就得牺牲一切。这不难理解吧?所以人家的生活方式,不是Bug,只是和你不一样。

不住瀑布旁?还生娃?《寂静之地》找漏洞的杠精们,咱来玩杠中杠

人家没想到拔钉子,因为人家在担心老公孩子有没有死……拔钉子~

至于拔不拔钉子这件事。被扎了脚的伊芙琳随后经历了什么?她一边躲着怪物一边自己早产生子,生完之后还要担心丈夫能不能找回两个孩子。怪物在屋外,老公孩子生死未卜,伊芙琳还要第一时间想到先把钉子拔了,你究竟有没有同理心?钉子拔不拔真不是重点,更不是漏洞,观众操心不拔钉子会扎孩子的脚,这事很好解决,伊芙琳提醒一下孩子就可以了,所以需要导演再拍一场戏让你看伊芙琳已经提醒了孩子,你才放心吗?多关心她们能不能活到被钉子扎到的那一天先吧。

看别人的故事,是为了学会设身处地

我看《寂静之地》时当然也有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譬如刚出生的婴儿乖巧到不大声啼哭之类的。回家我还特地找找有没相关讨论,一看果然有。然而我看外网已经有医生网友指出这段戏细节做得非常到位。医学根据我也不太看得懂,我看个大概就是说伊芙琳大量流血这件事对早产孕妇来说是不多见的,一般只有穿羊水。由于她大量失血,导致婴儿和她本人都有可能处于意识模糊状态,所以婴儿没有第一时间大声啼哭,所以伊芙琳产后昏迷了一小段时间。总之就是说,这段戏有医学依据就是。

不住瀑布旁?还生娃?《寂静之地》找漏洞的杠精们,咱来玩杠中杠

“火箭”,又和出场几分钟就下线的小弟弟产生羁绊。

我总觉得,花时间看了电影,最大的快感其实并不是来自寻找“我比编剧高明”的各种证据,而是尽量理解戏中人物所作所为,求同是会得到满足,存异并尽量设身处地试图理解“异”的逻辑,我觉得才是看电影有趣的地方。因为这会让你入戏,也会让你慢慢学会站在不同角色立场,尽量消解“我的认知就是标准”的人类天生自大心理。

不住瀑布旁?还生娃?《寂静之地》找漏洞的杠精们,咱来玩杠中杠

咱们还是安静看电影,拓宽眼界以及学习如何理解自己和自己想法不同的人和事吧。

看大家找的这片的“漏洞”,我又想起《萨利机长》这部电影。我觉得这是部好片的一大原因,就是告诉大家看待一件事情要做到“设身处地”这件事,究竟有多困难,同时又多有必要去学习做到。如今那些看着《寂静无声》找出这些所谓“漏洞”的人,我没觉得和《萨利机长》中坐在模拟仓中展示所谓“要是我绝对能做到更好”,证明萨利机长犯错的人,有啥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