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革命伴侣

闽西籍省(部、军)级领导干部陈明革命故事

在华东革命烈士陵园里,有一座闽西籍革命烈士和他妻子的夫妻合葬墓。牺牲于沂蒙山抗日根据地的一对相爱至深的革命伴侣———陈明烈士、辛锐烈士。

永远的革命伴侣

陈明与夫人辛锐

陈明烈士,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任中共福建省临时省委书记,曾经留学苏联,参加了长征,抗战初期任中共山东分局党校副校长,山东省战工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对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有卓越的贡献。

辛锐烈士,1918年出生在风光秀丽的济南大明湖畔,父亲是一位思想进步的银行资本家,生活条件优越的辛锐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是远近闻名的才女,她的梦想就是在全国开一场个人画展。抗战爆发后,辛锐毅然放弃了富裕的生活,追随着自己的信仰参加了革命,并于1938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多才多艺的辛锐在部队从事文艺工作。1939年元旦《大众日报》创刊号上的毛主席木刻像就是出自辛锐之手。1941年3月8日,为加强阵地宣传,中共山东分局成立了姊妹剧团,能歌善舞的辛锐任团长,也就是在这一天,陈明与辛锐结为夫妇。

婚后,他俩相敬如宾,但因忙于工作,很少生活在一起。虽然聚少离多,虽然生活中弥漫着战争的硝烟,他们的爱情仍然甜蜜,仍然热情。辛锐有了身孕想吃酸的东西,陈明就高兴地带着她上山摘酸枣,并以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安慰脸色微黄的妻子:“现在是战争年代,条件差,只好委屈你了”。说着,他牵着妻子的手,爬上一个小山岗,兴致勃勃的说:“辛锐,等到革命胜利了,咱们回龙岩家乡,那里有桔子、枇杷,农家还腌有香喷喷的酸菜,味道可好啦!”

遗憾的是,就是这样一个对于普通人来说再普通不过的愿望,他们永远都无法实现了。1941年的沂蒙山区是战事最为繁忙的时期,为了不耽误工作,已经怀有三个月身孕的辛锐还没有来得及体会为人母的幸福含泪吞下了18片奎宁流了产,她的身体也因此受到了巨大的伤害。11月30日,日军向沂蒙山区展开铁壁合围,已经很久没有见面的陈明和辛锐在急行军途中相遇了,当时陈明正在率领部队准备阻击敌人,他只深情地看了妻子一眼便匆匆的离开了,这匆忙的沉默相向,短促的眼神接触,寄托了一种深沉而又美好的期望,那就是:“保重自己,要活着回来。”之后就发生了惨烈的大青山突围战,陈明率部与敌血战,双腿负伤,无法行走。当他掩护警卫员突围后,敌人已包围上来,他用剩下的4发子弹击毙了3个敌人后,把最后一发子弹留给了自己,英勇地为国捐躯,不知道当他把枪口对准自己头颅的那一刻。

辛锐把手榴弹掖在胸前,用棉被裹着前胸,背靠着大石头庄严地坐在地上。穷凶极恶的鬼子叫喊着“女八路”冲了上来,辛锐沉着的扔出了一颗手榴弹。一个鬼子军官叫嚣着捉活的,视死如归的辛锐又扔出一颗手榴弹。气急败坏的鬼子大喊:“打死她!”一颗子弹击中了辛锐。当围上来的鬼子用力拉开辛锐的被子时,突然一声巨响,第三颗手榴弹在鬼子中间炸开了。辛锐同志被炸得粉身碎骨。当晚,同志们把能拣到的辛锐同志的遗骨拣起来,连同她留下来的衣服,埋在两堆大石头中间,立了个碑。

辛锐追随她的丈夫而去,他们年轻的生命连同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永远留在了大青山!但他们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对革命的无私奉献精神却穿越时空、历久弥新成为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心中永远的丰碑。(陈淑如 整理)

陈明又名若星,1902年生于龙岩县(今新罗区)东肖区龙聚村。1921年福建省立第九中学毕业后,与邓子恢等进步青年,发起组织革命书社———“奇山书社”,创办《岩声》月刊,宣传马列主义。192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四· 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到武汉向党中央汇报工作。同年8月,任中共中央福建省党务特派员,回闽组建中共福建省临时委员会,并任书记,后改任省委宣传部长。1928年秋,因叛徒告密被捕。越狱成功后,被派往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国班第三期学习。1931年冬毕业回国进入中央苏区,分配到瑞金红军学校(后改称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担任教官。1932年4月调红军东路军前锋部队负责宣传工作,东征开辟闽南游击根据地。1934年10月随中央红军长征,任长征干部团政委。1937年“七·七”事变后,任八路军随营学校政委。1941年11月,在日军一次“扫荡”中牺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