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2018年区块链投融资报告

深度|2018年区块链投融资报告

1 区块链投资赛道分析

深度|2018年区块链投融资报告

▲2015-2017获投企业行业分布

资料显示,区块链技术三层架构中的垂直应用层是众多投资人布局的集中点,而基础设施层投资力度相对较弱。2015-2017年间全球发生的459笔投资交易中,投向金融、企业服务和文化娱乐三个方向的投资人数最多,特别是金融领域投资数量相当于其他行业的总和。其中复杂度低但周转频率高的项目更加受到投资人的青睐,例如支付转账、证券发行过户交易、标准化资金清算结算等。细分领域方面,相较于2017年之前,投资人最大的变化在于更看好虚拟货币和区块链的中小媒体在未来三年的发展前景。

2全球区块链投融资发展现状及趋势

融资规模持续上升,2018年交易量将爆发

在企业融资规模方面,近六年来一直保持持续性的增长,融资总额近2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56.66%。与融资频次变动趋势相符,融资规模涨幅的峰值同样出现在2013-2014年间,

高达316.09%。同时随着融资频次呈现下降趋势,企业的单笔融资金额也在不断扩大。

在企业融资频次方面,近六年来呈现波动上涨的态势。2012-2017年全球区块链领域共发生融资事件695起,单个年度的融资频次从2012年的7件上升到2017年的168件,其中在2013-2014年间实现了跨越式增长并最终达到近几年的峰值,但在随后的两年中渐渐冷静下来,直至2016-2017年间随着区块链概念热度的提升又再次涌现出大量投资机会,企业融资频次持续上涨。

深度|2018年区块链投融资报告

▲全球区块链企业融资规模及频次

2013-2014年度区块链领域投融资活动的剧烈波动与比特币的快速增值有一定关系。作为区块链领域最为人熟知的比特币,其价值动向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区块链领域投融资趋势。2013年比特币被法律承认为一种金钱货币的形式这一事实使其价格一路走高,甚至超过了黄金,吸引了众多投资者趋之若骛,带动了整个区块链VC/PE行业的兴盛。

3中国区块链投融资发展现状及趋势

融资总额爆发式增长,单笔融资额逐渐扩大

2013-2017年,中国区块链企业融资总额和融资频次呈现同步发展的趋势,除2015年有所下滑外,总体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状态。从融资规模来看,2013年融资总额仅有1.74亿元,至2017年已经攀升至13.58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50.81%。从融资事件数量来看,2013-2017年总体也发生了剧烈的增加,从19件激增到72件,年均增长率30.53%。2015年融资情况的回落可能源于对区块链技术应用的监管之争,后期行业监管的渐渐成形从侧面进一步推动了区块链行业的蓬勃发展。

深度|2018年区块链投融资报告

▲中国区块链企业融资规模及频次分布

进入2018年以来,随着区块链技术应用场景的落地和商业模式的不断清晰,融资情况产生了惊人的增长。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4月,本年度区块链领域共发生融资事件106件,涉及金额超过63.06亿元,无论是融资规模或融资频次都远远超过之前年度。其中最大单笔融资来自于中国平安旗下金融管理门户金融壹账通,获得了由SBI投资(思佰益)和IDG资本的6.5亿美元。从单笔投资额的分布来看,千万元级别的投资额仍是当前市场的主流方式,约占市场总量的38.68%,但值得注意的是,10.38%的区块链企业已经能够获得亿元以上的融资,开始进入有序的发展阶段。

深度|2018年区块链投融资报告

▲中国区块链企业2018年融资额度分布

4大批资金正在入场区块链

相比于去年数字货币市场的大牛市,今年市场开始趋于理性,规则渐成,一些风险投资机构跃跃欲试。

据了解,除了较早布局区块链的红杉资本、IDG资本、真格基金外,海纳亚洲创投基金(SIG)、晨兴资本、蓝驰资本等国内知名基金也已入场。

深度|2018年区块链投融资报告

新资本进入,必然搅动原有市场。带着大资金和原先的深厚资源,传统VC的势能也让Token Fund不敢小觑。

而事实上,圈内的先行者也非常希望新的资本涌入。一方面,这可以让数字货币市场的整个盘子更大。另一方面,他们也希望有更多的基金追加投资他们投的项目。只有大量新的资金进入这个行业,这个行业才会变得更好。

然而,传统金融市场资金的进入速度并没有区块链从业者所希望得那么快。

5入场的时机

如今,这个市场在等待大资本的涌入,而大资本们都在等待合适的时机。多个被访对象表示,这个时机点跟两个事件相关,首先是公链开始落地,这个世界进来的玩家会急剧增加;其次就是政策进一步明朗。的确,因为涉及到金融领域,所以很多国家都很谨慎,不同国家政策不同,且随时会调整和更新相关政策,这导致操作的难度极大。

但在多位投资人看来,今年下半年是一个较好的补课机会。一般认为,即便是互联网圈的人,获得认知往往需要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从Token Fund兴起的2017年上半年来算,认知落地的时间似乎将近。

深度|2018年区块链投融资报告

入场的姿态有很多。一些投资人先用自己的钱试水,成立小型Token Fund,投一些项目,以获得认知和资源。在此基础上,再平行地去做股权投资。

在一位投资人看来,以LP的姿态进入行业,是传统投资人比较保险的路径,一来可以获得认知和资源,二来用专业的投资团队弥补自己实操能力的不足。

同时,据了解国内一些去年在草莽时期崛起的一线Token Fund开始封闭投资,进入复盘期。这意味着它们在Token投资中也遭遇到一些难题以及失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