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十八個地級市地標,真是美呆了!有你家鄉嗎?

第一, 鄭州二七紀念塔,簡稱二七塔,位於河南省鄭州市二七廣場,是為紀念二七工人大罷工(1923年2月7日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而建。1951年,在原“長春橋”舊址附近修建了“二七”廣場,當時場內建一座15米高的木製紀念塔。1971年改修成現在的塔式。“二七塔”現在是鄭州市的標誌性建築——鄭州徽章。

河南十八個地級市地標,真是美呆了!有你家鄉嗎?

鄭州二七塔

第二,開封電視塔,塔高268米,位於開封市黃河大街中段,鋼架結構貫穿上下。主塔於1999年建設竣工,是河南省第二座建成的電視塔。2012年開封市將實施電視塔改造工程,在塔的中部設有旋轉餐廳,閒暇之餘可以登塔將開封新老城區盡收眼底。燈光絢爛且變化無窮各種燈光效果可以跟隨不同節日進行調換。是娛樂與休閒及一體的綜合場所.

河南十八個地級市地標,真是美呆了!有你家鄉嗎?

開封電視塔

第三 ,1300多年前,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則天登基稱帝,改唐為周,建立武周政權,號“聖神皇帝”。定都於洛陽,稱神都。她在貫穿南北的中軸線上,修建了明堂、天堂、天樞等建築,構成了一條壯麗的天際線,使隋唐洛陽宮城殿宇的立體輪廓和風貌氣勢顯得更加輝煌壯麗。成為洛陽旅遊的必去景點。這裡是女皇武則天在神都洛陽的政治權利中心,景區主要包含了明堂、天堂兩座建築。明堂是武則天執政的皇宮正殿,又稱“萬象神宮”,天堂是武則天的皇家禮佛堂,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高的建築。

河南十八個地級市地標,真是美呆了!有你家鄉嗎?

洛陽

第四,南陽解放廣場和南陽解放紀念碑位於河南省南陽市白河之濱,是體現南陽“水城、綠城、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和現代化新城”建設特色、展示名城形象的市政重點工程。1997年元旦,為紀念南陽解放(1948年11月4日)50週年,經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批准,興建南陽解放廣場和紀念碑,前國家主席李先念為紀念碑題寫了碑名。南陽解放紀念碑高63.09米,碑基由5個放射性花壇及周邊踏板臺階有機結合,組成了一個五角星狀的勳章圖案,既代表南陽解放50週年,也隱含了在南陽解放戰爭中,經過五次戰役(伏牛山東麓戰役、宛西戰役、宛東戰役、開闢桐柏解放區、建立豫西解放區),建立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政權的光輝歷程。

河南十八個地級市地標,真是美呆了!有你家鄉嗎?

南陽解放廣場

第五,茗陽閣位於河南省信陽市溮河區茶韻路一號,建成於2007年4月29日。是一棟由多種中國古建築元素,由雕欄飛簷、勾心鬥角、斗拱圖騰等多種形式的中國古建築元素匯聚而成,具有濃郁地方古建築特色的塔式閣樓。茗陽閣是信陽新建的城市文化與形象的代表建築之一,同時茗陽閣旁的風景也是優美至極。

河南十八個地級市地標,真是美呆了!有你家鄉嗎?

信陽茗陽閣

第六, 悟穎塔,又名:無影塔位於河南省汝南縣境內。無影塔原名宋興福寺塔。興福寺原名晉安寺,始建於南朝梁元帝承聖年間(552~554年)。隋文帝仁壽元年(601年)改稱興福寺。至南宋度宗鹹淳六年(1270年)重建興福寺並建此塔。興福寺毀於近代,1953年該塔遷移至洪山公園內,無影塔為樓閣式石塔,塔身為實體。八邊形平面,高11.25米。塔身下部為石砌須彌座,直徑4.25米,須彌座上為九級塔身。第一、三、五、七層外壁設龕,簷下施四鋪作斗栱,其餘層簷下無斗栱。每龕,中間嵌菩薩、天王、力士、供養人等造像。第一層南面小龕的左側刻“住大洪山勝象興福寺重修”,右刻“鹹淳六年歲次庚午四月佛日知事僧宗傑題”。無影塔形制古樸、年代確鑿,可作為河南駐馬店地區古建築斷代的重要標尺,同時對研究佛教史具有重要的價值。

河南十八個地級市地標,真是美呆了!有你家鄉嗎?

駐馬店

第七,雙彙集團是以肉類加工為主的大型食品集團,在全國18個省市建設了加工基地,集團旗下子公司有:肉製品加工、生物工程、化工包裝、雙匯物流、雙匯養殖、雙匯藥業、雙匯軟件等,總資產約200多億元,員工65000人,是中國最大的肉類加工基地。

河南十八個地級市地標,真是美呆了!有你家鄉嗎?

漯河雙匯大廈

第八,老子故里存在爭議。一說位於河南省鹿邑縣太清宮鎮,另一說位於安徽省渦陽縣鄭店村。安徽渦陽與河南鹿邑,同居道家文化發祥地的渦河兩岸,兩地直線距離不過80公里。老子(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姓李名耳,字伯陽,有人說又稱老聃。他是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與哲學家,也是道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歷史文化名人。

河南十八個地級市地標,真是美呆了!有你家鄉嗎?

周口

第九,商是五帝時期至夏朝時期商丘地名。商為華夏文明的發祥地、商族的發源地、商業、商文化的發源地、商朝最早的建都地,商丘因此被譽為“三商之源·華商之都”。閼伯在他的居住地“商”(今商丘)做火正,深受人民的愛戴,故人們尊他為“火神”。閼伯死後葬於封地,由於閼伯的封號為“商”。墳墓稱丘,所以此處被稱為“商丘”,成為今商丘市的由來。

河南十八個地級市地標,真是美呆了!有你家鄉嗎?

商丘

第十, 許昌文峰塔又稱文明寺塔,位於河南省許昌博物館內,明萬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由許州知州鄭振光倡導創建。塔通高51.3米,呈平面八角形,十三層樓閣式磚塔,由地宮、基座、塔身、塔剎組成。結構嚴謹,氣勢雄偉,為河南省200多座明代磚塔之冠。1963年被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05月25日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文峰聳秀”為許昌十景之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又稱文明寺塔,建於明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由許州太守鄭振光創建。該塔位於東經113°49′52.4″,北緯34°01′076″,許昌市博物館院內。

河南十八個地級市地標,真是美呆了!有你家鄉嗎?

許昌

第十一,天鵝湖國家城市溼地公園,位於三門峽市東西城區之間的生態區內,現有面積8850畝,其中陸地6150畝,水面、灘塗2700畝,核心景區包括雙龍湖白天鵝觀賞區、陝州古城和沿黃生態林帶三部分,是一處融生態、文化和人文地理於一體的自然山水景區。每年10月至次年3月,園區吸引數萬只白天鵝來這裡棲息越冬,三門峽市因此被譽為“天鵝之城”

河南十八個地級市地標,真是美呆了!有你家鄉嗎?

三門峽

第十二,1987年在濮陽出土距今6400年的蚌塑龍形圖案在國內外考古界引起轟動,被稱為“中華第一龍”。濮陽被稱為“中華龍鄉”,也是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在1995年命名的。1995年10月中旬,“龍文化與中華民族”學術研討會在濮陽舉辦,研討並肯定1987年在濮陽出土了距今濮陽中華龍鄉碑6400多年的珍貴文物蚌塑龍形圖案,將中華文明史向前推進了1400多年,被國內外考古界譽為“中華第一龍”,所以有此命名。

河南十八個地級市地標,真是美呆了!有你家鄉嗎?

濮陽

第十三,中國文字博物館,位於河南省安陽市人民大道東段656號。是經國務院批准的一座集文物保護、陳列展示和科學研究功能為一體的國家級專題博物館,也是中國首座以文字為主題的博物館。共入藏文物4123件,其中一級文物305件,涉及甲骨文、金文、簡牘和帛書、漢字發展史、漢字書法史、少數民族文字、世界文字等多個方面。2007年11月29日,中國文字博物館一期工程開工,2009年11月26日正式開館。

河南十八個地級市地標,真是美呆了!有你家鄉嗎?

安陽

第十四,聳立在平頂山市區建設路上,柱地擎天,招拂行雲,遙迎遠客。雕塑作者系我國著名雕塑藝術家、中央美術學院教授王熙民。雕塑高33米,花崗岩底座,所有附屬造型為青銅藝術品,雕塑下部為銀白色閃電造型,像巨人的翅膀,展翼騰空欲飛。往上有四隻鷹鑲嵌四面,平頂山一帶在商時為應部落所在地,西周初年為周宗室應侯封地,稱“應國”。“應”“鷹”為諧音,古代通假,標誌著鷹城古老悠久的歷史文化。中部的四尊人像,兩男兩女,分別為煤礦工人、紡織工人、鋼鐵工人、科技工作者造型,正是平頂山市產業大軍和全市人民的代表。他們艱苦創業,矚目未來,胸襟坦蕩,滿懷信心,為中原明珠平頂山增光添彩。雕塑上部是一個巨大的球狀物體,環繞著四個小球。象徵著行星在圍繞著太陽旋轉,蔚為壯觀,使人聯想不已。

河南十八個地級市地標,真是美呆了!有你家鄉嗎?

平頂山

第十五 ,新鄉首家地標性的時尚概念館即將面市,致力於打造集時尚、購物、美容、娛樂、餐飲、影院於一體的年輕人的購物天堂。 現招商火熱進行中,有喜歡時尚夢想的親們,帶著你的激情來吧!

河南十八個地級市地標,真是美呆了!有你家鄉嗎?

新鄉

第十六,鶴壁集“古有雙鶴棲於南山之峭壁,其山曰鶴山,其村曰鶴壁。”這個傳說的依據是:鶴壁集南緣有座其狀如鶴的巍巍寶山,面向羑河一面,危巖絕壁,巍峨壯觀,為鶴壁(集)鎮南的天然屏障。站立山頂,俯視鶴壁集,全景盡收眼底。鶴壁集在商代時,山峙巍峨,茂林修竹,一派山青水秀景象。商代十四次遷徙,定都朝歌,這一帶為殷紂都城朝歌畿輔之地。後紂王常遊玩狩獵於淇縣西北(今鶴壁地區)建西苑,“鹿為獸,建以樓;鶴為禽,築以牆”,亦就產生了鶴壁和鹿樓的地名。

河南十八個地級市地標,真是美呆了!有你家鄉嗎?

鶴壁

第十七,龍源湖位於河南省焦作市塔南路和豐收路交匯處東南側,水域面積700畝。以龍源湖為中心開發的龍源湖樂園總面積1700畝,主要由門區、動區、靜區、高科技區、休閒健身區、戲水風光區等十大功能區組成,擁有河南省面積最大的雕塑廣場、最大的人工湖。

河南十八個地級市地標,真是美呆了!有你家鄉嗎?

焦作

第十八,在濟源市區西北2公里延慶寺內。北宋景祐三年(1036年)建。塔門南向,平面六角形,為七層密簷磚塔,高約28米。塔外各層壁面嵌砌佛像雕磚或闢設圭形塔門。塔簷由簡單的疊澀磚層組成,塔身輪廓略呈拋物線形,巍峨挺拔,優美壯觀。內為六角形塔心室,室內有《濟源縣龍潭延慶禪院新修舍利塔記》宋碑一通,書法遒美。塔的北面附設一入口處,有梯級可登至第二層。二層以上構有疊澀磚層承受木質樓析,現樓板已毀。此結構盛行於北魏、隋、唐,至宋代已不多見。

河南十八個地級市地標,真是美呆了!有你家鄉嗎?

濟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