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革命烈士 傳承革命精神

缅怀革命烈士 传承革命精神

缅怀革命烈士 传承革命精神

緬懷革命烈士 傳承革命精神

在建黨97週年來臨之際,為深切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祭奠烈士的英靈,寄託我們的哀思,表達我們繼承革命遺志的堅定意願。

6月29日,盟行署中心黨組第三黨支部、盟團委黨支部、盟接待辦黨支部、吉蘭泰鎮機關黨支部、農牧業服務中心黨支部、移動公司黨支部、巴特日布拉格嘎查黨支部黨員來到阿左旗吉蘭泰鎮巴特日布拉格嘎查,在共產國際戰士奧希洛夫、圖門巴依爾、額爾敦別立格等四位革命烈士殉難地遺址,舉行以“緬懷革命烈士 傳承革命精神”為主題的紀念活動。盟委委員、副盟長孫明泉,盟團委書記白菊,副書記楊衛智,黨組成員、副調研員劉金蓉,吉蘭泰鎮黨委書記張軍生參加紀念活動。

紀念活動中,全體黨員向革命烈士英靈敬獻鮮花、默哀,由阿拉善青年作家黃聰為黨員講述了共產國際戰士奧希洛夫等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蹟,並重溫了入黨誓詞。

缅怀革命烈士 传承革命精神

向烈士紀念碑敬獻獻花

缅怀革命烈士 传承革命精神

集體默哀

通過舉行“緬懷革命烈士 傳承革命精神”紀念活動,使參加此次活動的黨員接受了一次心靈的洗禮,我們將銘記歷史,緬懷先烈,大力弘揚革命先烈對黨忠貞不渝、對人民無私奉獻的精神,立足崗位,以更加昂揚鬥志,更加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更加飽滿的工作熱情、更加務實的工作作風,履職盡責,腳踏實地,勤奮工作,為地區發展貢獻自己應有的力量。

缅怀革命烈士 传承革命精神

重溫入黨誓詞

缅怀革命烈士 传承革命精神

活動留影

缅怀革命烈士 传承革命精神

奧希洛夫等四烈士遇難地遺址簡介

奧希洛夫(?——1931年),前蘇聯布利亞特蒙古族,蘇共黨員。早年在莫期科東方大學學習,畢業後,受共產國際派遣,在蒙古人民共和國從事革命工作。1931年夏,共產國際派奧希洛夫前往中國幫助王若飛開展中共西北特委工作。當年11月,奧希洛夫同圖門巴依爾、額爾敦別立格等一行四人,由蒙古國烏蘭巴托出發,進入阿拉善旗境內,途中在吉蘭泰鹽湖北烏呼圖勒休息時,被反動分子追捕殺害,四位烈士為共產主義事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2018年6月29日,中共吉蘭泰鎮委員會、吉蘭泰鎮人民政府在四烈士遇難處立碑以志紀念。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共產國際革命烈士奧希洛夫犧牲時的

歷史背景

阿拉善地處北部邊陲,與蒙古人民共和國接壤,由於地理位置的關係,使它在政治上顯得更為重要。1911年外蒙古在俄羅斯的扶持下宣佈“獨立”以後,阿拉善北部地區有不少蒙古族牧民與蒙古國群眾有親屬關係,商家旅蒙,互通有無,暢行無阻。同時也形成了一條解放區通向共產國際活動中心的秘密紅色通道,很多共產國際和中國共產黨及內蒙古人民革命黨的秘密工作人員取道阿拉善來往於蘇聯、蒙古和中國內地之間。

鄧小平、賀子珍、林育英、奧希洛夫等眾多革命先輩們曾經借道阿拉善,經這條秘密通道往來於延安和蘇聯之間,在阿拉善大地留下革命足跡。鄧榕在《我的父親鄧小平》一書中提到,1926年鄧小平從蘇聯經蒙古國回國,曾經到過阿拉善。鄧小平在1964年視察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盟時曾經問起阿拉善,說:“二十年代,我從蘇聯回國,經蒙古國,到過定遠營,那是個好地方,一座了不起的城市”。

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時期,為了適應當時革命鬥爭的需要,在共產國際和中國共產黨的支持和領導下,於1925年10月12日在張家口召開了以共產黨人和蒙古族革命左派為核心的內蒙古人民革命黨第一次代表大會,阿拉善旗進步人士德毅忱出席了會議。1928年,德毅忱發動了震驚朝野的“戊辰事件”,推翻阿拉善旗兩百多年的封建政權統治,實行民主政治,成立了阿拉善旗政務委員會。由於沒有群眾基礎和明確的奮鬥目標,7個月後,地方封建保守勢力反撲,扼殺了尚在襁褓中的阿拉善民主革命。阿拉善民主革命政府雖然極為短暫,但在歷史上留下了它燦爛光輝的一頁,是全國大革命高潮中內蒙古人民革命鬥爭的主要事件之一。

1931年7月,共產國際中國代表團派王若飛、潘恩溥等人回國建立西北特委,開展陝、甘、寧、綏一帶的武裝鬥爭。王若飛等人到蒙古人民共和國烏蘭巴托後兵分兩路。東路由王若飛帶隊經歸綏前往河套一帶;西路由潘恩溥帶隊直奔阿拉善旗定遠營。因為發生過“戊辰事件”,阿拉善旗加強邊卡防務和對外來人的盤查,潘恩溥剛到阿拉善旗即被逮捕,後叛變投敵,供出王若飛、奧希洛夫等人的行動路線及組織情況,致使來阿拉善開展工作的共產國際代表奧西洛夫、圖門巴依爾、額爾敦別立格等4人於8月(一說11月)在吉蘭泰被反動派圍剿槍殺。同年10月,王若飛計劃從包頭動身來阿拉善旗的前夜被國民黨特務逮捕入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