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湖畔有了新時代講習所!

6月30日上午

新時代講習所

在白雲湖畔正式揭牌成立

併成功完成第一講

白雲湖畔有了新時代講習所!

✎.新時代講習所坐落在白雲湖景區管理處內,依託白雲區歷史上首箇中共黨支部——中共廣東兵器製造廠支部這一紅色資源,由白雲區白雲湖街、廣州市水務局白雲湖管理處聯建。

走進新時代講習所

白雲湖畔有了新時代講習所!

走進新時代講習所,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讓每個基層黨組織都成為堅強的戰鬥堡壘”首先映入眼簾。

據瞭解,新時代講習所也是白雲區紅色歷史的展覽館,在這裡可以看到中國革命的縮影。通過圖文的方式,展示了石井兵工廠的成立和白雲區歷史上第一個黨支部怎樣艱難起步。

白雲湖畔有了新時代講習所!

在這裡,傳統革命精神還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結合在一起,讓廣大黨員幹部群眾從歷史中深刻感悟共產黨人的初心,從紅色文化中汲取豐厚的“養料”。

成功完成“第一講”

白雲湖畔有了新時代講習所!

在建黨97週年之際,白雲湖街的基層黨員們參觀學習新時代講習所,回顧建黨歷史,重溫入黨誓詞。

白雲湖畔有了新時代講習所!

揭牌活動過後,白雲湖街道和白雲湖管理處的黨員代表認真聆聽了暨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魏傳光作的《從廣東革命史理解共產黨的“初心”》講習,闡釋共產黨人的“初心”,成為了新時代講習所的“首講”,各基層黨組織負責人成為第一批“聽講人”。

白雲湖畔有了新時代講習所!

■ 白雲湖街相關負責人介紹,新時代講習所將成為白雲湖街黨員學習基地,未來會有專人管理,爭取吸引更多黨員群眾到這裡參觀學習。

白雲區史上第一個黨組織

1866年,時任兩廣總督的張之洞在石井購地30餘畝籌建槍彈製造廠。

1887年建成投產。該兵工廠幾番易名,一度改名廣東兵器製造廠,因坐落石井亦稱為石井兵工廠。

大革命時期,廣東兵器製造廠有2000多名工人,是第一代現代產業工人。

1923年,共產黨員楊殷來到兵工廠工作並發展黨員。

1924年羅珠、陳日祥、羅俊、馮端等人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這是廣州禺北地區最早的一批黨員。

隨後中共廣東兵器製造廠支部成立

是當時廣州禺北地區最早的黨組織

也是白雲區歷史上第一個黨組織

白雲湖畔有了新時代講習所!

白雲湖街深挖這一紅色資源,將其與深化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結合起來,教育引導全區黨員幹部群眾以新擔當、新作為開創工作新局面,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白雲大地落地生根、結出豐碩成果。

白雲湖畔有了新時代講習所!

革命歷史知多D

白雲區歷史上首箇中共黨支部誕生歷程

新時代講習所成立,也讓石井兵工廠再次回到人們的記憶,而這段記憶中,白雲區歷史上首箇中共黨支部——中共廣東兵器製造廠支部的誕生被挖掘,進入了廣大黨員幹部群眾的視野。

白雲湖畔有了新時代講習所!

(圖據網絡)

據瞭解,洋務運動時期,中國以軍事工業為中心建立了一批近代化工廠。1886年,時任兩廣總督張之洞在石井購地30餘畝,籌建槍彈製造廠,並於1887年建成投產。該兵工廠曾幾番易名,一度改名為廣東兵器製造廠,因坐落於石井,亦稱石井兵工廠。

作為嶺南最早的近代官辦兵工廠,因不斷添置外國設備,引進留洋技工,到1911年清王朝滅亡時,成為僅次於江南機器製造總局、金陵機器製造局、福建馬尾船政局等國內著名兵工廠,華南地區最大的軍火工廠。它曾率先在全國仿製德國步槍,鼎盛時,可製造機關槍和大炮。張之洞、孫中山、宋慶齡、毛澤東、周恩來、葉劍英、蔣介石、廖仲愷、何香凝、陳炯明、李濟深、陳濟棠、白崇禧、黃紹紘、張發奎、陳延年、李福林等名人都曾經到過石井兵工廠。

1936年,職工達2300多人。這些工人大多數來自鄰近的大岡、潭村、馬崗等鄉村,這是廣州禺北地區(包括今廣州市白雲區大部,黃埔區、花都區及從化區部分區域)第一代現代產業工人,是我黨建黨的階級基礎。

1923年底,共產黨員楊殷到兵工廠工作,教育引導工人自發成立的娛樂性“研藝小隱”團體,吸收其中先進分子組成秘密的政治組織“十人團”。並先在“十人團”中發展社會主義青年團員羅珠、陳日祥、羅俊、馮端、張橋、鄭沃等人同工人梁芳、屈銳等,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這是廣州禺北地區最早的一批黨員。隨後,中共廣東兵器製造廠支部成立,該黨支部也是當時廣州禺北地區最早的黨組織,也是白雲區歷史上第一個黨組織。黨支部負責人是羅綺園,其公開身份為廠訓育部主任。

1924年和1925年,為了抗議工廠剋扣工人工資,兵工廠黨支部領導了工人進行罷工,並取得了勝利。農民運動講習所開辦後,石井兵工廠一度成為講習所學員軍事訓練的基地。毛澤東、周恩來親自率學員到石井兵工廠進行實彈射擊和軍事演習。

1926年2月,譚天度接任黨支部書記,其公開身份仍為廠訓育部主任。同年八九月份,譚天度調離,由周文雍繼任黨支部書記。該黨支部由中共廣東區委直接領導,時任中共廣東區委書記陳延年曾對中共廣東兵器製造廠支部的鬥爭工作做過具體的組織、指導。

抗日戰爭前夕的1937年,石井兵工廠奉令拆卸,遷至廣西容縣,石井兵工廠與廣西兵工廠合併,於1940年改名為40廠和41廠。後因日軍進逼,再輾轉遷至貴州桐梓崇山峻嶺山洞內繼續辦廠,在極為艱難的條件下日夜生產子彈、手榴彈、步槍和輕機槍,為武裝中國抗日軍隊作出貢獻。抗戰勝利後,石井兵工廠才真正撤銷,機器拆卸,人員遣散。

白雲湖畔有了新時代講習所!

來源 | 信息時報、白雲時事

攝影 | 譚札烽

(本文由“廣州白雲發佈”整理發佈,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