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湖畔有了新时代讲习所!

6月30日上午

新时代讲习所

在白云湖畔正式揭牌成立

并成功完成第一讲

白云湖畔有了新时代讲习所!

✎.新时代讲习所坐落在白云湖景区管理处内,依托白云区历史上首个中共党支部——中共广东兵器制造厂支部这一红色资源,由白云区白云湖街、广州市水务局白云湖管理处联建。

走进新时代讲习所

白云湖畔有了新时代讲习所!

走进新时代讲习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让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首先映入眼帘。

据了解,新时代讲习所也是白云区红色历史的展览馆,在这里可以看到中国革命的缩影。通过图文的方式,展示了石井兵工厂的成立和白云区历史上第一个党支部怎样艰难起步。

白云湖畔有了新时代讲习所!

在这里,传统革命精神还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在一起,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从历史中深刻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从红色文化中汲取丰厚的“养料”。

成功完成“第一讲”

白云湖畔有了新时代讲习所!

在建党97周年之际,白云湖街的基层党员们参观学习新时代讲习所,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

白云湖畔有了新时代讲习所!

揭牌活动过后,白云湖街道和白云湖管理处的党员代表认真聆听了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魏传光作的《从广东革命史理解共产党的“初心”》讲习,阐释共产党人的“初心”,成为了新时代讲习所的“首讲”,各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成为第一批“听讲人”。

白云湖畔有了新时代讲习所!

■ 白云湖街相关负责人介绍,新时代讲习所将成为白云湖街党员学习基地,未来会有专人管理,争取吸引更多党员群众到这里参观学习。

白云区史上第一个党组织

1866年,时任两广总督的张之洞在石井购地30余亩筹建枪弹制造厂。

1887年建成投产。该兵工厂几番易名,一度改名广东兵器制造厂,因坐落石井亦称为石井兵工厂。

大革命时期,广东兵器制造厂有2000多名工人,是第一代现代产业工人。

1923年,共产党员杨殷来到兵工厂工作并发展党员。

1924年罗珠、陈日祥、罗俊、冯端等人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是广州禺北地区最早的一批党员。

随后中共广东兵器制造厂支部成立

是当时广州禺北地区最早的党组织

也是白云区历史上第一个党组织

白云湖畔有了新时代讲习所!

白云湖街深挖这一红色资源,将其与深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全区党员干部群众以新担当、新作为开创工作新局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白云大地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成果。

白云湖畔有了新时代讲习所!

革命历史知多D

白云区历史上首个中共党支部诞生历程

新时代讲习所成立,也让石井兵工厂再次回到人们的记忆,而这段记忆中,白云区历史上首个中共党支部——中共广东兵器制造厂支部的诞生被挖掘,进入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视野。

白云湖畔有了新时代讲习所!

(图据网络)

据了解,洋务运动时期,中国以军事工业为中心建立了一批近代化工厂。1886年,时任两广总督张之洞在石井购地30余亩,筹建枪弹制造厂,并于1887年建成投产。该兵工厂曾几番易名,一度改名为广东兵器制造厂,因坐落于石井,亦称石井兵工厂。

作为岭南最早的近代官办兵工厂,因不断添置外国设备,引进留洋技工,到1911年清王朝灭亡时,成为仅次于江南机器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制造局、福建马尾船政局等国内著名兵工厂,华南地区最大的军火工厂。它曾率先在全国仿制德国步枪,鼎盛时,可制造机关枪和大炮。张之洞、孙中山、宋庆龄、毛泽东、周恩来、叶剑英、蒋介石、廖仲恺、何香凝、陈炯明、李济深、陈济棠、白崇禧、黄绍纮、张发奎、陈延年、李福林等名人都曾经到过石井兵工厂。

1936年,职工达2300多人。这些工人大多数来自邻近的大冈、潭村、马岗等乡村,这是广州禺北地区(包括今广州市白云区大部,黄埔区、花都区及从化区部分区域)第一代现代产业工人,是我党建党的阶级基础。

1923年底,共产党员杨殷到兵工厂工作,教育引导工人自发成立的娱乐性“研艺小隐”团体,吸收其中先进分子组成秘密的政治组织“十人团”。并先在“十人团”中发展社会主义青年团员罗珠、陈日祥、罗俊、冯端、张桥、郑沃等人同工人梁芳、屈锐等,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是广州禺北地区最早的一批党员。随后,中共广东兵器制造厂支部成立,该党支部也是当时广州禺北地区最早的党组织,也是白云区历史上第一个党组织。党支部负责人是罗绮园,其公开身份为厂训育部主任。

1924年和1925年,为了抗议工厂克扣工人工资,兵工厂党支部领导了工人进行罢工,并取得了胜利。农民运动讲习所开办后,石井兵工厂一度成为讲习所学员军事训练的基地。毛泽东、周恩来亲自率学员到石井兵工厂进行实弹射击和军事演习。

1926年2月,谭天度接任党支部书记,其公开身份仍为厂训育部主任。同年八九月份,谭天度调离,由周文雍继任党支部书记。该党支部由中共广东区委直接领导,时任中共广东区委书记陈延年曾对中共广东兵器制造厂支部的斗争工作做过具体的组织、指导。

抗日战争前夕的1937年,石井兵工厂奉令拆卸,迁至广西容县,石井兵工厂与广西兵工厂合并,于1940年改名为40厂和41厂。后因日军进逼,再辗转迁至贵州桐梓崇山峻岭山洞内继续办厂,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日夜生产子弹、手榴弹、步枪和轻机枪,为武装中国抗日军队作出贡献。抗战胜利后,石井兵工厂才真正撤销,机器拆卸,人员遣散。

白云湖畔有了新时代讲习所!

来源 | 信息时报、白云时事

摄影 | 谭札烽

(本文由“广州白云发布”整理发布,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