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點映,口碑爆棚,能在銀幕看到這樣的電影三生有幸

電影《我不是藥神》由文牧野執導,甯浩監製,徐崢監製並領銜主演,主演更囊括週一圍、王傳君、譚卓、章宇、楊新鳴等一眾實力派演員。《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劇本受到甯浩,徐崢的大力支持,文牧野也迅速成為一線導演。

《我不是藥神》點映,口碑爆棚,能在銀幕看到這樣的電影三生有幸

頗有辛德勒名單的氣質

影片難能可貴的是平民商人徐崢和戰友守住了自己的良知。影片的中間點很清晰,在四人吃火鍋因為徐崢把進貨渠道高價賣給了一個假藥販子。大家不歡而散為中間點,分道揚鑣,各過個的生活。徐崢也開了一個小型服裝廠,一個月淨利潤幾十萬。但也是處處為了招商引資溜鬚拍馬。作為一個平民個體,徐崢內心肯定是不喜歡這樣的拍馬生活。在KTV包廂裡,其他領導抱著小妹歌舞昇平,徐崢陷入沉思,曾經的戰友如今在病房因為吃不起進口藥割腕自殺。曾經唯利是圖徐崢良心發現,重新從印度藥廠拿藥,並且按照每瓶500元的成本價賣給白血病人。

一次公安抓捕行動中,出了車禍徐崢死了一個白血病兄弟。徐崢扯著刑警隊長的衣領大喊,他剛20歲,他明晚的火車要回老家看父母。也感化了這名刑警隊長,隊長對於這樣法大於情理的案子無從下手,從警局辭職。

《我不是藥神》點映,口碑爆棚,能在銀幕看到這樣的電影三生有幸

影片根據陸勇的真實新聞改編,陸勇的個人義舉也促進了醫療改革。把進口藥物納入醫保範圍,老百姓確實能吃的起了。

雖然《我不是藥神》這個名字起得有點調侃,看起來想喜劇片。但影片後半段拍的還是挺沉重的。和影片這些實力派演員是分不開的。如果審查制度允許,我覺得可以拍的更長一些,內容更多一些。說不定可以和《辛德勒名單》媲美。畢竟國內可以商業類型包裝的批判現實主義影片太少了。

影片努力突破國產影片類型,在歡樂幽默的基調中,加入深刻的現實意義,生動再現因“藥”而展開的小人物蛻變過程,傳達出動人堅韌的生命力量。

《我不是藥神》點映,口碑爆棚,能在銀幕看到這樣的電影三生有幸

導演文牧野亦溫暖闡釋影片主旨:“正能量,樂觀看待問題,生活是美好的,生活中一定有英雄。”

《我不是藥神》並不是一部純喜劇電影,前半場笑得前仰後合的觀眾,後半段有不少人哭出了聲,觀眾在“笑中帶淚”中,確實感受到了我們的民族的力量。那就是我們要找到失去已久的“良知”。

“良知”二字似乎在金錢化社會越走越遠了,貧富懸殊巨大,富人們剝削窮人沒有良知,窮人的“良知”被社會漸漸侵蝕,所剩無幾。

充斥我們身邊的更多新聞是曝光無良地產商留下荒地跑路,豆腐渣工程,住房連70年工程壽命都無法保證,交通肇事逃逸往復碾壓行人。還有大多這樣的新聞,我們要感謝陸勇,文牧野導演,甯浩導演,徐崢導演等人,是他們喚起我們失去已久的良知。喚起作為電影人應該有的擔當。

《我不是藥神》可以代表中國去參加美國奧斯卡了,讓資本主義國家看看進口藥把我們害的多慘。人性的電影也會受到電影節青睞。

《我不是藥神》點映,口碑爆棚,能在銀幕看到這樣的電影三生有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