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臨儲拍賣下的國內玉米市場機會!

2018年4月12日國家臨儲玉米開拍以來,截止到6月15日拍賣結束,臨儲玉米累計投放量已經達到7445萬噸,共累計成交玉米4352萬噸,而2017年從5月5日開拍持續到10月底累計成交量也只有5822萬噸,目前臨儲銷玉米拍賣仍保持周度800萬噸的水平。當前臨儲玉米投放量龐大,且投放預期穩定,拍賣成交仍然火爆足以說明市場需求強勁及偏緊的供應格局。

拍賣起初的4月、5月以2014年產玉米為主,隨著拍賣持續進行,6月份拍賣的主力軍是2015年產玉米,從拍賣底價看,2015年玉米拍賣底價比2014年玉米拍賣底價高出50元/噸,即黑龍江1400元/噸,吉林1450元/噸,遼寧1500元/噸,按照2015年黑龍江玉米拍賣底價1400元/噸計算,四水一雜費用在60元/噸,出庫費用30元/噸,其他費用10元/噸,總計費用在100元/噸,實際底價成交玉米實際出庫價格在1500元/噸。黑龍江到大連的運費價格約在200元/噸,摺合大連地區價格在1700元/噸,也就是說大連現貨價格在1700元/噸應該是“市場底”,是拍賣底價形成的“政策底”。

淺析臨儲拍賣下的國內玉米市場機會!

從目前市場形勢看,臨儲玉米拍賣仍是市場的主旋律,從成交情況看,總成交率約在60%-90%,可見市場需求旺盛導致成交率維持較高水平。從成交價格看,成交價格基本都維持溢價成交,最高溢價超過100元/噸,從出庫效率看,臨儲拍賣成交糧出庫量僅為1800萬噸左右,考慮到60天的出庫期,6、7月份將有大量玉米出庫,出庫規模將遠超短期需求量,屆時價格的壓力會較大,但是臨儲玉米拍賣有底價支撐,即使價格下跌,跌幅也將有限。從今年臨儲玉米拍賣情況看,拍賣時間提前,投放量加大,成交率較高等都為國家玉米市場“去庫存”奠定了基礎,目前看今年玉米市場“去庫存”效果明顯。2017年玉米臨儲庫存量在1.78億噸,目前拍賣成交4352萬噸,預計今年的成交總量超過8000萬噸,也就是說到2018年底玉米臨儲庫存的量不足1億噸,臨儲玉米庫存的快速下降為後期玉米價格的上揚鋪平道路。

整體看來,6月份臨儲玉米拍賣將保持800萬噸/周的供應量,且前期成交玉米預計將在6、7月集中出庫,短期內市場的承接能力有限,玉米價格或將承壓下行,但是從玉米價格下跌的幅度看或將有限,玉米拍賣底價會對玉米價格形成支撐。此外,從玉米市場供需基本面來看,受到農業供給側改革的影響,國內玉米播種面積連續下降導致玉米產量出現下降。從需求端看,在國家大力強化玉米市場“去庫存”的提振下,深加工產能、燃料乙醇產能新建、擴建較為迅速,新增需求較為明顯,預計2018年國內玉米消費總量將繼續提高,預計將有1500萬噸的增長空間,增至2.25億噸,其中玉米飼用消費預計將達到1.40億噸,比上年增加500萬噸以上,主要受益於飼料生產總量的提升以及國家對東北內蒙古飼料企業的補貼政策。

淺析臨儲拍賣下的國內玉米市場機會!

玉米深加工產能將大幅釋放,預計玉米深加工消費量將增加800萬噸至7300萬噸,其實從去年開始,國內玉米市場已經出現缺口,預計供需缺口新的年度將繼續放大。從臨儲玉米的庫存角度看,一旦今年臨儲玉米拍賣成交量超過8000萬噸,也就是說短短兩年時間國儲玉米庫存將從2.5億噸左右降至1億噸左右,玉米市場偏緊的供需格局,加之臨儲玉米庫存快速的消化,都將對玉米長期市場行情奠定基礎。從成本角度看,受2017年玉米種植收益好轉刺激,今年租地成本普遍大幅增加,新季玉米種植成本的提高也為今年秋收價格推波助瀾。從期貨市場的走勢看,玉米主力1809合約目前在1750-1800元/噸區間震盪,筆者認為逢低買入仍是上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