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长清的别样脱贫路

通讯员郑家云冯军李代烈

“国家的政策真好啊!我一个肢体残疾人,不仅可以养活自己一家人,还能带着本乡和周边乡镇的贫困户一起脱贫致富,感谢政府。”7月2日,宣恩县椿木营乡挖断山村4组精准扶贫户黄长清又组织销售了10大车无公害蔬菜收入4000元后,乐呵呵地告诉笔者。

1966年出生的黄长清,2002年7月在恩施双河桥务工,巧遇一场意外车祸,使年仅36岁的他再也不能像正常人那样正常行走。坚强的他,在岁月的磨砺中开始了与命运的抗争,“我虽然左腿终身残疾,但还有勤劳的双手和灵活的头脑,依然能拼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他没有把自己当成残疾人,栽植厚朴树、种植无公害蔬菜,联系菜商,组织销售。2014年8月,精准扶贫的春风吹到挖断山村时,他家2口人被列入了建档立 卡贫困户。他的蔬菜产业也赶上了产业扶贫政策,通过销售市场,扩大种植规模。在乡村扶贫工作队和驻村脱贫尖刀班的帮扶下,他的蔬菜销售业务慢慢走上了正轨。

几年来,他起早贪黑,他不怕苦,不怕累,摸爬滚打硬是把蔬菜销售做强起来。如今,蔬菜基地除本乡外已辐射恩施新塘,鹤峰中营、恩施石窑等乡镇,品种达12个,年销售无公害蔬菜1万多吨以上,纯收入超过40万元。

2015年5月初,他第一次联系贵州贵阳菜商老板装车,获组织工资500元,让他初试牛刀,小获成功。从此一发不可收势。黄长清头脑灵活,眼见高山蔬菜面积大、品质好、营养高的特点,他就萌动了专业联系蔬菜销售市场的念头。说干就干,目前,“宣恩县常清家庭农场”手续证件已经注册登记,他主动联系了全国20多个省市蔬菜批发市场的老板在本乡及恩施、鹤峰部分乡镇1000多户贫困菜农发展无公害蔬菜面积5000多亩。

通过与贫困菜农签订土地流转、用工、订单定价收购无公害蔬菜合同,他毅然带领贫困户走上蔬菜种植脱贫致富的新路子。截止目前,已启动今年错季大白菜、辣椒、甘蓝等蔬菜种植5000多亩,按目前的市场价估算,平均每户每亩种植蔬菜收入将近3000元。

“那时的日子真是难啊?每天忙得团团转,再累也得硬撑着,要是我倒下了,这个家也就完了。”回忆前几年销售蔬菜那段难熬的岁月,这个52岁的硬汉子眼角中闪着泪花,他深深的感触到作为一名残疾人,想干点事真难,尤其想干点出人头地的大事业,那更是难上加难。基于此,自己创业小有成效,他又激发起了帮助本乡本村贫困户靠发展蔬菜产业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他主动联系了本乡万述乐等3名残疾人和彭海峰等40多户贫困户,自己垫资给这50多户买了120包大白菜籽育苗,让这些没有经济基础又缺劳力的贫困户靠种菜增加收入。据悉,这50多户贫困户靠种菜每年增加收入8000元。

“今年可销售蔬菜1000多大车,1万多吨,收入最低都在40万元以上,不仅脱贫不是问题,一家人奔小康也是指日可待。”妻子李银平笑容满面地说道。如今的黄长清,不仅对生活充满了信心,下一步准备再扩大蔬菜销售帮扶范围,带领更多的贫困户致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