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教師因績效不明朗毅然辭職!學校欠缺激勵管理,老師沒有積極性

文/朱老師

私信“激勵”兩字,免費發送長達100分鐘薪酬績效管理內部視頻!

導讀:很多人都知道,關於教師的職稱改革和工資水平是有很緊密的聯繫,職稱改革必然引起個人工資待遇的變化。老師們辛勤地教學,有些人認為老師的待遇高、福利好;有些老師又覺得自己工資低、壓力大,實際情況是怎麼樣的呢?

女教師因績效不明朗毅然辭職!學校欠缺激勵管理,老師沒有積極性

李雲燕老師是一所211師範大學數學教育專業本科畢業,後來考上了本校的碩士研究生,當年以優秀的成績考上了當地城區招考的高中教師編制。16年城區招考31位高中教師,僅有2位是正規碩士研究生,也因此,讓城區某重點高中名氣提升了很多。

女教師因績效不明朗毅然辭職!學校欠缺激勵管理,老師沒有積極性

16年當上高中數學老師,沒有職稱是沒有定級的老師,工資也就2500元,17年的時候以碩士研究生直接定級為中學一級老師,也才2700元。每次在大學群裡跟大學同學曬補習班的工資,李雲燕老師都覺得很尷尬。去年年底的績效分派方案,也是讓李雲燕老師大跌眼鏡。且不說學校校長和管理層多出一線老師績效一大截。學校居然連績效方案,事先也不公開給一線老師瞭解。而且也不知道績效總和最終走向。對於學習數學的老師,這點難以合情合理。

女教師因績效不明朗毅然辭職!學校欠缺激勵管理,老師沒有積極性

很多任務學校會以文件形式必須讓老師去做。這些文件把老師學習和教學工作搞得支離開來。讓老師每天、每週、每月、每學期,為了一些不該做的去做。比如老師去扶一下貧窮人士,必須老師每學期必須聽課20節,然後手寫學習和分析心得體會,名曰繼續教育報告冊;又比如一師一優課,讓老師去日西課,錄視頻課程,和學生對好問題答案和流程,上課變成走過場。老師已經心神俱疲,李老師還年輕,都覺得睡眠不好。學校已經有老教師剛退休,或者沒有退休多久,就病倒了。

女教師因績效不明朗毅然辭職!學校欠缺激勵管理,老師沒有積極性

很多老師都會產生過離職的困惑,學校任務量多,教學壓力大,最主要是工資績效方面也不夠明朗,讓很多老師慢慢地消磨了積極性。

不單單是學校,很多中小企業也會存在類似現象,公司沒有完善的管理制度,老闆喜歡一言堂,員工積極性低,沒有好的激勵機制。


傳統薪酬機制的失敗

  1. 薪酬是相對固定的,做多做少,做好做壞在薪酬上都差不多。
  2. 獎勵是短期的、隨意的,福利項目越來越多,獎勵反而很不給力。
  3. 目標是想出來的,所謂目標只是想法,做多少算多少。
  4. 文化是貼出來和念出來的,沒有沉澱,沒有轉化為行動並形成習慣。
  5. 以工作時間來衡量敬業精神,重考核輕激勵,買的是員工時間和體力,而非價值!

傳統的薪酬模式就是會造成員工等待分錢的思維,最終導致老闆累、員工人效低、企業管理成本越來越高!薪酬績效管理失敗的最大因素在於:企業的思維不等於員工思維;員工的利益不等於企業利益;所以很多薪酬績效方案難以持續運營,往往只能半途夭折。

女教師因績效不明朗毅然辭職!學校欠缺激勵管理,老師沒有積極性

如何打破傳統的薪酬模式,建立一套分錢的激勵機制

很多老闆都捨不得分錢給員工,以為分錢給員工就是把自己的錢變少,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錢一定是越分越多;當然有些老闆也捨得分錢,但確實不懂得分錢,結果錢一分人心就散了。老闆最核心的能力就是分錢能力,很多公司員工之所以不積極,業績不好,主要是因為薪酬機制出了問題。

女教師因績效不明朗毅然辭職!學校欠缺激勵管理,老師沒有積極性

員工狀態的三個層次:

第一層:讓員工給老闆幹,為公司打工,拿固定工資,做份內之事,出工不出力。

第二層:讓員工給自己幹,為自己而做,採用寬帶薪酬KSF、量化薪酬PPV,結果導向效果付費,在利益驅動下全力而為。

第三層:老闆和員工一起幹。為使命、願景而做,用股權、合夥人。有共同責任,長期利益趨同,共圖未來。

女教師因績效不明朗毅然辭職!學校欠缺激勵管理,老師沒有積極性

KSF對員工的轉變:

  • 收入由老闆給 →收入由自己創造
  • 薪酬變化幅度不大 →薪酬上升沒有空間限制
  • 做多做少一個樣 →只有做的多才能拿得多
  • 在上級監督下做 →自動自發工作

KSF對企業的轉變:

  • 企業由老闆一人經營 →企業由全體員工共同經營
  • 員工工資上漲意味著企業成本上升 →員工工資上漲意味著企業利潤上升
  • 員工消極工作 →員工主動加班拼命幹
  • 人才留不住 →人才趕都趕不走

私信“激勵”兩字,免費發送長達100分鐘薪酬績效管理內部視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