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玉米市场:“虫虫危机”再现,7月“拐点”真的会来吗?

2018年6月24日~6月30日(第26周)国内玉米市场在南方港口进口、国产玉米库存充裕的背景下维持相对弱势;但对于7月物流、中美关系以及东北(以及河北)玉米螟和粘虫病害的消息令业内对于新作玉米价格前景总体看好。截至上周五,我国北方锦州玉米集港1720元/吨,陈玉米集港1690元/吨,前者较前一周提高5-10元/吨,后者较前一周下跌5元/吨;广东港口散船陈玉米报价1850元/吨,市场“高报低走”现象依旧,优质集装箱玉米报价1890-1900元/吨。7月份能够成为国内玉米市场的拐点成为一个话题,但究竟是新作玉米机会更多,还是陈作行情迎来转机呢?我们将一一道来。

7月3日玉米市场:“虫虫危机”再现,7月“拐点”真的会来吗?

临储玉米周成交量(率)继续下降,7月出库率更关键

截至6月29日当周(第12周)临储玉米拍卖投放798.3314万吨,成交191.1855万吨,成交率23.9%(上周27.13%);国产玉米方面:黑龙江85.2万吨,吉林62.3万吨,辽宁16.8万吨,内蒙古26.9万吨;一等玉米34.8万吨,二等玉米108万吨,三等玉米47.7万吨,四等玉米0.6万吨;2014年玉米86.9万吨,2015年玉米104万吨。

7月3日玉米市场:“虫虫危机”再现,7月“拐点”真的会来吗?

至此,临储玉米累计成交已达到4957.3249万吨,按出库率40%左右计算,尚有3000万吨尚未出库,若按国内每月玉米常态消费量1500万吨计算,待出库玉米够国内消费两个月,故从数量上来看,从目前到秋粮上市前期玉米理论供应充裕,唯独担忧出库不及时。当然,在如此背景下,JCI认为综合资讯后认为:2017年优质玉米库存可适当增加,以防7月出现不测。

南方港口玉米库存维持高位水平,直接影响下游需求

不可否认,当前国内玉米价格维持弱势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需求,截至周末,广东港口玉米库存维持在100万吨水平;高粱库存高达28万吨,大麦库存15.1万吨。

7月3日玉米市场:“虫虫危机”再现,7月“拐点”真的会来吗?

不过,从价格水平和南北贸易保持轻微亏损的角度来看,目前国内玉米价格继续下行空间着实有限,尤其是一旦中美贸易战概率趋于上升的情况下。当然,不到最后一刻,一切都不是结局,但起码需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北方玉米主产区再现虫害,玉米螟与粘虫牵动C1901合约神经

今年对于我国东北玉米产区是诸事不顺的一年,前有春播干旱,后有大风冰雹灾害,眼下当玉米进入拔节期再现玉米螟和粘虫病害。此前专家预报,2018年全国玉米主要病虫害发生将重于常年,预计发生面积为10.8亿亩次,东北和华北地区玉米螟、粘虫、地下害虫、大斑病为害最重,正在应验。受此影响,C1901合约在基本面和技术面的双重引导下出现一轮上涨。

不过,从历史经验来看,病虫害对于玉米单产最后的影响总体有限,也不会改变市场根本的供求格局,只是“虫害”对于今年玉米单产的影响是否会雪上加霜还需审慎关注,尤其是在短期还是要抱着敬畏市场的心理。

7月3日玉米市场:“虫虫危机”再现,7月“拐点”真的会来吗?

综上所述,在下周中美贸易最终将尘埃落定的大背景下,眼下玉米市场疲弱是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庞大的临储库存也意味着其中长期供应过剩的局面,但从品质角度、贸易利润等角度来看,并不妨碍玉米价格出现反弹的可能性。至于c1901合约,JCI认为虫害对于市场基本面不构成威胁,但步入7月以后授粉阶段是否会出现极端高温,进而与前期不利天气形成共振,后市行情应可期需要密切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