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努力,永远都不会被辜负

你的努力,永远都不会被辜负

01

“老师,为什么我看了那么多书,却仍然不会写文章,语文成绩也不好?”

我问他都读过些什么书,从他的回答来看,确实比同龄的孩子读的书要多一些,但还远远称不上博览群书。

我告诉他,读书确实对写作、对提高语文成绩有益,但不见得你今天读了书明天就能看到效果。读书是一个厚积而薄发的事情,不见得一下子就有功利性的回报。

而且,读书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不仅仅表现在语文成绩上面,也许在不知不觉之间,你的个人素质已经在悄悄提高。

你的努力不会白费,坚持下去,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02

很长一段时间了,我一直在努力减肥,制定了运动计划,天天坚持走路上班,每天晚上打一到两个小时的乒乓球。

同时,买了个体重秤,天天早上起来定时称重,并做成电子表格,认真地记录在电脑上。

但遗憾的是,体重的数字在某个范围内一直起起伏伏,并没有明显的减轻,似乎腰围也没有什么变化。

说实话,看到这样的数据,自己也有些灰心,觉得自己白努力了。

不过,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经常有身边的朋友乃至陌生人说我的气色很好,显得精神特别足,人也挺拔。这是以前没有过的事情。

其实我自己也经常觉得,身体比以前更轻便,有时候过马路的时候,都有一种想小跑的冲动。出去旅游,登山,别人都气喘吁吁了,自己仍然不觉得累。

我知道,这些都是坚持锻炼带给我的益处。

虽然体重并没有减轻,但精气神已经有了改变,体检时,各项指标也明显比以前好了许多。

而这些,不正是减肥想要达到的效果吗?

03

俞敏洪曾经介绍,他一开始创办新东方的目的,只是为了挣够出国的钱。

因为当时他联系的美国的大学,只给了他20000美元的奖学金,但出国一共需要30000美元。

而他在北大教书的工资,每个月只有60元人民币,需要不吃不喝100年才能攒够缺的那10000美元。

于是,他决定创办新东方,给自己攒出国的学费。

三年之后,他终于攒够了去美国读书的钱,但他发现,新东方是一项事业,出国需要的托福、GRE、GMAT考试,相应的教育在国内是一片空白。

他决定留在国内,把新东方做大做强。

俞敏洪为出国准备了四年,对出国的流程、对国外入学考试了然于胸,最后却没有出国。

但他那几年的努力和实践,显然给他带来了另一种收获,成为了他事业的起点。

04

爱迪生有一则轶事,大家都耳熟能详:

他试制白炽灯泡的时候,选用各种材料做灯丝,失败了1200次。

有人讥讽他的失败,爱迪生则说:“我已经有了很大的成就,证明了1200种材料不适合做灯丝。”

这不是狡辩。

正是有了前面的失败,才有了后面的成功。

如果他第一次试验就找到了正确的灯丝材料,那只是幸运。

经过百次、千次、万次的试验才取得成功,这才是科学的常态。

爱迪生不会问,为什么我都试验一千种材料了还没有成功。他知道,那是在为成功积累经验。

如果他中途放弃,只能让前面的努力也付诸流水,也就不会有后来伟大的发明。

05

很多时候,之所以没有看到回报,一是你的努力还不够,二是已经有了回报你还不自知。

从小就养成读书的习惯,也许在中考时没有感觉受益,但在高考时却可能爆发。就算对考试没有帮助,坚持十年、二十年、一辈子,也会发现真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你已经和别人完全不同。

也许你天天坚持锻炼仍然没有变成小蛮腰,但肯定能换来精神焕发,换来意志品质的提升,换来更好的体力和精力,换来工作和生活状态的巨大改变。

我们天天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可能不一定考上理想的学校,不一定升职加薪,但我们读过的书会变成我们的知识,我们做过的工作会变成我们的经验,总有一天会派上用场。

不要因为没有带来语文成绩的提高而不再看书,不要因为没有减掉体重而不再锻炼,不要因为暂时没有成功而不去努力。

在这个世界上,你的朋友可能辜负你,你的恋人可能辜负你,但你的努力从来都不会辜负你。

它会记下你的每一滴汗水,并在前方的某一个地方等着给你回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