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为何都不愿种地了?都是辛酸泪!

一、种地累。

虽然是一首关于花生的打油诗,涵盖面并不是很广,但是已经道尽了农民种地的重重辛苦,年轻人外出务工,老人、妇女、孩子留守于村子,这些社会的弱者便成了种地的主力。尽管在我国现阶段,部分劳动已经机械化,但种地本身就是力气活,弱的人做劳动力,其辛劳程度不言而喻。

农民为何都不愿种地了?都是辛酸泪!

二、种地穷。

若是在十几年前山上或者路边的荒地是大家争着抢着种的,如今,自己家的地,也只愿意种地块好的,因为这两年粮价一般,农民只求有自家吃的,至于种地赚钱的事情恐怕要放一放了!另外,农业方面的生产成本随着物价的上涨越来越高,加上大量农民工进城打工,农村生产劳动力严重不足,进而导致农业生产的人力成本骤升。众所周知,这两年农资价格一路飞涨,尤其是农药、肥料这些对于农作物来说必不可少的东西,从种子到浇水、喷药、施肥……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成本,加之农产品种出来了,卖的价格也不一定是什么样子,这对于农民来说,无疑多了一个不想种地的理由。如此,便有了恶性循环,农民不想种地或者种地随意,农资产品卖不出去,农作物长得不好,价格卖得不高,农民积极性再下降……

农民为何都不愿种地了?都是辛酸泪!

三、 种地亏

农业补贴国家是有政策的,但能到农民手里却是一个概率事件。近几年,国家对三农的补贴客观上是存在的,但是根据近几年情况,补贴政策难以落到实处!各地官员不作为,特别是乡村干部的贪污腐败,政府年年补贴抵不过一个中饱私囊。这就导致多数农民压根见不到补贴,怨声载道,补贴没有吗?有!补贴到手了吗?没有!

另外,国外农产品进口越来越多,进口的农产品越来越受到国人的追捧。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在科技水平高、种植规模化的情况下农业实现了智能机械化,生产出来的农产品不但品质高而且价格低,这就使得农民哪怕丰产难丰收。

农民为何都不愿种地了?都是辛酸泪!

四、种地难。

天灾人祸,总是人为行为难以阻挡的,不稳定因素也是相当多。旱、涝、冷、热、冰雹、霜冻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又颇大,农产品容易受到市场的影响。尽管互联网+时代到来不少农民仍不会使用网络了解市场信息,跟风种植,中间商投机倒把,政府又没有做到合理的调控和规劝,丰收难。譬如:“蒜你狠”,“姜你军”,“柚要命”等都是一些不确定因素,而最终受害的正是农民。

农民为何都不愿种地了?都是辛酸泪!

此外,种什么也是个问题。资料显示:种玉米,种小麦,种水稻,基本也赚不了大钱,种经济作物,风险难以承担!

对于一个小农户来说,尤其是对一辈子以种地为生的老一代而言,土地是维系生活的重要载体,忍痛弃地对他们而言无疑是不愿意走的一条路。

农民究竟是不想种地了,还而是缺少种地的动力了,这是一个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