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和七個兒子爲國捐軀,換來皇帝對她的尊敬,該歌頌還是悲哀?

丈夫和七個兒子為國捐軀,換來皇帝對她的尊敬,該歌頌還是悲哀?

作為楊門女將之首的佘賽華,她的傳奇人生與其他女將不同,因為她是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佘賽華出身於將門世家,父親姓折,自嫁入楊家後感念折字犯了楊家男兒戰死沙場的忌諱,便改姓佘,用以祈求上蒼賜福祿於楊家男兒,降災禍於自己一人所受。由於父兄皆為武將,佘賽花自小便展現出騎馬射箭的天賦,與平常的世家小姐不同,佘賽花不喜女紅刺繡,不喜琴棋書畫,她只對排兵佈陣、舞刀弄劍感興趣,還經常觀看父兄練兵,可惜錯當了女兒身,不然肯定要跟著父兄馳騁沙場。

丈夫和七個兒子為國捐軀,換來皇帝對她的尊敬,該歌頌還是悲哀?

由於長期生活在將門家庭,父親專門為佘賽花挑選了同樣是將門家族的楊家為婆家,佘賽花嫁給楊繼業後便跟隨楊老令公生活在北漢都城太原。丈夫為國守邊,楊夫人當然不會像一般婦人一樣操持家務、侍奉公婆,她把楊家的家丁整編起來,教他們習武練陣。在當時,街頭混混們只要碰到楊家人,不管是燒火丫頭,還是廚房雜役,都不敢惹。這倒不是畏懼楊家勢力,主要是打不過楊家僕人,拜佘賽花所賜,楊家僕人對付個把流氓地痞是不在話下。

丈夫和七個兒子為國捐軀,換來皇帝對她的尊敬,該歌頌還是悲哀?

丈夫和七個兒子為國捐軀,換來皇帝對她的尊敬,該歌頌還是悲哀?

佘賽花得知丈夫是被潘美所害,便一紙訟狀告到了金鑾殿,皇帝雖然沒有認為是潘美故意害死楊繼業,但還是認為潘美對陳家谷之敗負有一定責任,於是連降潘美三級,以示懲戒。然而,佘賽花的悲劇人生還遠沒有結束,丈夫殉國後,她的七個兒子也先後為國捐軀了。皇帝為了表示對楊家男兒為國盡忠、戰死沙場的敬意,給了楊家很多賞賜和爵位,還尊稱佘賽花為佘太君,佘賽花一時榮光無限。

丈夫和七個兒子為國捐軀,換來皇帝對她的尊敬,該歌頌還是悲哀?

可年逾古稀的佘太君,這大半輩子經歷了七次喪子之痛,眼睜睜的看著白髮人送黑髮人,丈夫、兒子先後離自己而去,這種悲涼怕不是朝廷給的榮譽能彌補的。佘太君包括所有的楊門女將,她們的一生於國而言,是可歌可泣的一生,於自己何嘗不是一曲淒涼婉轉的悲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