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腦血管病是否需要一年兩次輸液來預防?

我國基層曾非常流行一年輸液兩次來預防心腦血管病,後來因其遠期療效不顯著和不能是患者遠期獲益(即並不能真正的預防心腦血管病)而廢除,但最近在我接診的患者中仍有部分患者靠這種辦法來預防心腦血管病,有必要在此澄清一下。

首先要說明的是為什麼這樣做不能預防心腦血管病。心腦血管病是人口老齡化以後最常見的、也是危害最廣泛的疾病,它們的基礎都是由於動脈粥樣硬化,而動脈粥樣硬化的原因包括:吸菸、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和人體自然老化,要預防心腦血管病就必須從以上各原因著手,因為這些原因都是長期因素導致的,比如高血脂並不是偶爾吃一次雞蛋就會升高,而是一種脂肪代謝紊亂疾病一樣,僅僅靠一年兩次輸液並不能從根本上去除這些高危因素(和藥物的半衰期有關),況且輸液輸什麼?多數是輸一些“活血化瘀”的藥物,而這些藥裡面並沒有真正能控制血壓血脂和血糖的有效成分,所以這應該是個很模糊的概念。並沒有證據證實遠期可以降低心腦血管病的發生、發病、致殘和死亡率。

那麼,既然輸液無法預防,是否就沒有有效的預防辦法了?不,通過大量的循證醫學證據,已經發現了這種辦法並找到了規律,只要按規範用藥就能預防。具體如下:

1、改善生活方式:適當運動、減肥、戒菸、少飲酒、規律睡眠和減輕工作壓力。

2、控制血壓:建議規範降壓,長效降壓劑使用

3、控制血脂:他汀類藥物

4、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平穩有效控制血糖。

5、心腦血管病患者提倡阿司匹林腸溶片的使用

只要所有的危險因素能夠長期控制到正常,就能最大限度最好心腦血管病發病、復發、加重等的預防工作。另外一定不要盲目的購買保健品服用而停止服藥!

心腦血管病是否需要一年兩次輸液來預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