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起,所有門診不再打點滴!輸液=自殺?

在許多發達國家,輸液是醫生迫不得已才使用的“最後方式”,然而在國內的一些醫院,輸液往往成了“最簡單快捷”的首選給藥方式和治療常態。

2019年起,所有門診不再打點滴!輸液=自殺?

我們只知道輸液“好得快”,卻忽視了輸液的種種危害和隱患。

央視新聞:輸液=自殺

有數據顯示,每個中國人1年裡掛8個吊瓶,遠高於國際上人均2.5-3.3瓶的水平。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我國70%以上的輸液為不必要的輸液。我國還是抗生素使用大國,中國抗生素人均年銷售量達到了138克,而美國只有13克,是美國的10倍。

2019年起,所有門診不再打點滴!輸液=自殺?

你知道過度輸液危害有多大嗎?

  • 降低人體免疫力
  • 損傷人體肝腎等器官
  • 導致人體菌群失效
  • 造成人體不良反應
  • 嚴重甚至可導致休克及死亡

據中國安全注射聯盟統計,我國每年因不安全注射導致死亡的人數在39萬以上,每年發生的藥品不良反應,有60%左右是在靜脈輸液過程中發生的。

因此,靜脈輸液是公認的最危險的給藥方式。


說了這麼多,是不是對靜脈輸液“談虎色變”,以後需要對它敬而遠之?

哪些情況才需靜脈輸液?

專家說,不能“一刀切”地反對靜脈輸液,當出現以下情況時,靜脈輸液是可以使用的:


大出血、休克、嚴重燒傷的患者;劇烈噁心、嘔吐、腹瀉的患者;不能經口進食的患者、吞嚥困難及胃腸吸收障礙的患者;嚴重感染、水腫的患者;外用藥無效時;藥物傷害組織時等


2019年起,所有門診不再打點滴!輸液=自殺?

這53種疾病不需要輸液

廣東省衛計委辦公室下發通知,指出以後市民在全省各基層醫衛生機構門急診就醫,有53種常見病原則上不需要輸液:


一、內 科

1. 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病毒性咽喉炎

2. 急性氣管支氣管炎,體溫38℃以下

3. 支氣管擴張無急性炎症者

4. 支氣管哮喘處於慢性持續期和緩解期

5. 肺結核(播散型肺結核除外)

6. 間質性肺疾病無明顯呼吸宭迫

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緩解期

8. 無併發症的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風疹

9. 高血壓亞急症

10. 慢性淺表性胃炎

11. 無水、電解質紊亂的非感染性腹瀉

12. 單純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13. 輕度結腸炎

2019年起,所有門診不再打點滴!輸液=自殺?


14. 無併發症的消化性潰瘍

15. 具有明確病因的輕度肝功能損害

16. 多次就診未發現器質性病變考慮功能性胃腸病

17. 急性膀胱炎

18. 無合併症的自發性氣胸

19. 單純的房早、室早

20. 無急性併發症的內分泌代謝性疾病

21. 無特殊併發症的、阿爾茨海默病(老年痴呆)、面肌痙攣、運動神經元疾病、多發性抽動症、睡眠障礙、焦慮、抑鬱症、偏頭痛

22. 癲癇(癲癇持續狀態、癲癇頻繁發作除外)

23. 無特殊併發症的腦血管疾病的一、二級預防(腦血管疾病的非急性期)

24. 無特殊併發症的腎性貧血、腎病綜合徵、慢性腎小球腎炎、蛋白尿

2019年起,所有門診不再打點滴!輸液=自殺?

二、外 科

1. 體表腫塊切除術後

2. 輕症體表感染(無發熱,血象正常)

3. 輕度軟組織挫傷

4. 小型體表清創術後

5. 淺靜脈炎

6. 老年性骨關節炎

7. 非急性期腰椎間盤突出症和椎管狹窄症

9. 慢性勞損性疾病

2019年起,所有門診不再打點滴!輸液=自殺?

10. 慢性膀胱炎

11. 慢性前列腺炎

12. 前列腺增生

13. 無合併症的腎結石

14. 精囊炎

15. 急性鼻炎、各類慢性鼻-鼻竇炎、過敏性鼻炎、急性鼻竇炎無併發症者

16. 急性單純性咽炎、慢性咽炎、急性單純性扁桃體炎

17. 急性喉炎(重症除外)、慢性喉炎

18. 急慢性外耳道炎、急慢性中耳炎無併發症者、外耳道溼疹、鼓膜炎

三、婦 科

1. 慢性盆腔炎

2. 慢性子宮頸炎

3. 無症狀的子宮肌瘤

4. 前庭大腺囊腫

5. 陰道炎、外陰炎

6. 原發性痛經

7. 不合並貧血月經不調(功血)

2019年起,所有門診不再打點滴!輸液=自殺?

四、兒 科

1. 上呼吸道感染:病程3天以內,體溫38℃以下,精神狀態好。

2. 小兒腹瀉病:輕度脫水可以口服補液者。

3. 毛細支氣管炎:輕度喘息者。

4. 手足口病或皰疹性咽峽炎:無發熱、精神狀態好,血象不高者。

2019年起,所有門診不再打點滴!輸液=自殺?

尚科教育健康管理講師稱“能吃藥不打針,能打針不輸液”是世衛組織確定的合理用藥原則。

以前我們一頭痛感冒就去醫院門診“掛個水”這種司空見慣的看病模式終結了!

據國家衛計委統計公報,除十餘個兒童醫院,最終不能門診輸液的醫院將達到460個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