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菏澤援鄂女護士們的日常:輸液、送飯、吸痰……

2月7日,湖北黃岡,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陰,氣溫3~8攝氏度。

跟隨山東首批醫療隊馳援湖北的菏澤市傳染病醫院的護師劉巧英已在黃岡度過14天。其間,劉巧英和同事們在珍貴的休息時間發佈的朋友圈,除了記錄自己的工作,也不乏她“被黃岡人民感動,更給予病人力量”的點滴。

患者病情穩定向好 陸續出院增強救治信心

2月6日,劉巧英和同事們所在的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普通西區迎來了首批出院的確診患者。“四名患者,兩男兩女,他們都屬於輕症,經過對症治療,呼吸道症狀消失,兩次核酸檢測陰性,符合治癒出院標準。一下子出院了四個人,給了我們很大的信心。”劉巧英說。

感動!菏澤援鄂女護士們的日常:輸液、送飯、吸痰……

山東醫療隊負責的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普通西區2月6日迎來首批患者出院

除了有出院的好消息外,普通病房的大部分病人們也在陸續好轉。入院時發熱需要吸氧的62床,已經連續多天體溫正常,可以自由的下床活動。“尤其是一位年齡比較大的阿姨,由於本來就有一些基礎疾病,一度臥床起不來,吃喝拉撒全都要我們照顧。這兩天她的症狀緩解了很多,開始給我們要東西吃,我值班的時候給她餵飯,看到她能吃得下非常高興。”劉巧英說,“病人能吃好,增加了抵抗力,恢復的會快一些。”

感動!菏澤援鄂女護士們的日常:輸液、送飯、吸痰……

來自菏澤市立醫院的主管護師仝雯被分到了重症病房,每四個小時進行一次輪班。她告訴記者,重症病人的心理壓力更大。有一天,一位在重症病房的同事拿了很多水果到病房,問病人想吃什麼,病人說什麼都想吃,就是怕麻煩醫護人員。“同事就給他削了一個梨子,病人很快就吃完了。在護理中,我們不怕麻煩,只要病人能好起來,一切都值。”仝雯說。

感動!菏澤援鄂女護士們的日常:輸液、送飯、吸痰……

穿過緩衝區為病人送飯

感動!菏澤援鄂女護士們的日常:輸液、送飯、吸痰……

自己動手清理醫療垃圾

感動!菏澤援鄂女護士們的日常:輸液、送飯、吸痰……

逐漸適應工作環境 物資供應基本得到保障


在逐漸適應工作環境後,劉巧英說,最大的感觸就是溝通很重要。特別是清醒的病人,要讓他們有傾訴的機會。在護理時,一個簡單的手勢、一個堅定的眼神都會給他們以安慰,“這就是我們能給的能量”。

感動!菏澤援鄂女護士們的日常:輸液、送飯、吸痰……

減少交叉感染,裡外溝通靠比劃和寫字

感動!菏澤援鄂女護士們的日常:輸液、送飯、吸痰……

齊心協力共同做好防護

從最初穿著厚厚的隔離服不適應到投入工作;從做測體溫、量血壓等最簡單的護理,到熟練進行皮下注射、給患者吸痰。在持續、專注的救治中,山東醫療隊的醫護人員們和患者建立起良好互動。

感動!菏澤援鄂女護士們的日常:輸液、送飯、吸痰……

8小時工作制,上早班的醫護人員開始加藥準備給患者輸液

對於大家最關心的物資問題,劉巧英說現在已經得到了基本的保障。護目鏡可以嚴格消毒後重複利用,防護服、N95口罩等防護物資也跟得上。

感動!菏澤援鄂女護士們的日常:輸液、送飯、吸痰……

暖心的“小太陽”讓醫護人員取暖

“唯一不適應的大概就是氣溫,感覺這裡比家裡還冷呢。”市傳染病醫院的護師孟貞打趣說。為了避免交叉感染,中央空調是不能開的,有企業捐贈了“小太陽”“暖立方”,讓醫護人員的取暖得到保障。“我們在走廊來來回回走動護理病人,還穿著防護服倒也不覺得很冷,有多餘的暖立方就拿去給抵抗力弱的病人。”孟貞說。


感動!菏澤援鄂女護士們的日常:輸液、送飯、吸痰……

愛心不間斷 我們和黃岡人民並肩作戰


這幾天,山東醫療隊陸續收到了家鄉人民運來的物資,蔬菜、水果、日用品應有盡有,讓前方一線醫護人員吃好、休息好,成為家鄉人民能做的最簡單也是最重要的事。

感動!菏澤援鄂女護士們的日常:輸液、送飯、吸痰……

來自家鄉和黃岡市民的愛心捐贈

除了家鄉人民的掛念,劉巧英說,連日來黃岡的愛心人士的“投餵”讓她感動,“每天下班後都有紅糖姜水驅寒,無論幾點下班都有熱乎的飯菜。水果沒有間斷過,我們還分到了兩次新鮮的草莓,都是黃岡的志願者採摘好送過來的,牛肉乾等小零食也有。”劉巧英說。

感動!菏澤援鄂女護士們的日常:輸液、送飯、吸痰……

“艾灸條、保暖衣、甚至成人用的尿不溼都有”。援鄂的市立醫院的主管護師潘秋玉說。幾天下來,自己住的房間被各類物資快要堆滿了。

得知剛剛被評為了市“三八紅旗手”,幾位援鄂的醫護人員說,“感謝家鄉政府和人民,我們一定不負重託,平安歸來!”

山高水長,魯鄂情深。謝謝你們,上演了最美逆行!謝謝你們,護佑著一方人民的平安!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定能打贏這場戰“疫”!


分享到:


相關文章: